直播嘉宾:青少年心理专家 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副主任 宋少卫 终于迎来开学季 一、孩子在开学前如何顺利度过适应期? 对开学来讲,一周时间应该是一个比较正常的过渡期,一周之内,不管是学生、老师、家长,恢复到正常的这个上学状态,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所以,家长也不用过分的焦虑,我们可以用一种积极的方式和方法去应对它。 ——宋少卫 二、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学,它跟传统教育的区别在哪里呢? 积极教育,它是积极心理学和教育学结合。 一、 积极教育,重要的是扬长,选择孩子最优势的地方,然后把他的经验过渡到整体上来。比如:鼓励孩子去形成他的优势学科,而不是强化他的负面的,或者劣势学科。 二、 心态不同。发现问题采取一种积极心态来看待。比如,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去思考它给了我一个什么机会,可以得到很大的控制和缓解家长焦虑、急躁的情绪。 我们把积极教育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培养孩子的心理,比如韧性、能力,使他建立起更好的自我,更积极乐观的去看待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麻烦。 三、积极教育由几大模块组成? 重点从六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积极的心理状态: 01 积极自我 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自我认知。比如:我从小到大是一个特别喜欢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人,原因很简单,从小我奶奶总说:少卫,奶奶觉得你是一个特别有主意的人,你总能找出办法,奶奶最喜欢听你说,我有办法了。实际上就是时间久了之后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很积极的自我认知。 02 积极情绪 孩子在情绪控制大脑的时候,是无法正常学习的。比如:家长不自觉地对孩子发点小脾气,甚至打两巴掌,当你发完脾气之后,孩子已经被这些负面情绪控制了,这个时候,他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非常差,所以从积极情绪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引导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03 积极关系 积极关系,包括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当孩子处在一种不好的关系当中,很容易因此影响到他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04 积极投入 现在孩子都很聪明,但有一些孩子会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有些孩子只会发挥自己的50%,甚至20%、30%投入到学习中,这个投入度不够是个大麻烦,所以我们要想使孩子积极地投入学习当中,就需要调动他的兴趣,他的爱好,使他真正的懂得这门课到底是教什么的,所以积极投入是需要兴趣来引领的。 05 积极成就 最后产生的目标就是要带来孩子的成果,他得能够不断地看到自己取得进步。如果我们的孩子,他总是体会不到积极成就的话,那慢慢的孩子他也会丧失努力的信心和意志。 06 积极意义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我在清华本科生160多个本科生里面做了一个调研,结果发现,这批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能给自己的学习,哪怕是次无效的学习,他也会赋予自己学习的积极意义。比如学霸们会这样想:如果遇到一道难题我就放弃了,那就不能证明我自己是个学霸,如果这个难题我琢磨出来了,那么我就真的更厉害了。这一次我没读懂没关系,我已经快要找到感觉了,它给每一次努力都赋予意义,最后他就真的坚持下来了。其实后来我们发现,如果我们借用外力去帮助一个所谓的“学渣”的学生,鼓励他再来一遍,鼓励他更好地去运用他已经看到的那些信息,他只要能够重复两三遍,他自己能把这题解出来,换句话说,他在积极意义做到位的前提下,也能变成一个学霸。 四、孩子开学之后,怎么通过积极教育的理念来去解决孩子的学习状态问题? 首先,孩子很长时间,或者超过一周的时间,仍然无法进入一个良性学习状态,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去责怪他,因为责怪没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跟孩子坐下来去商量。比如早晨起不来床这件事,这段时间你一直适应不了,我们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有效措施,每天早晨能够更好地爬起来,能够很好地保持一个精神状态到学校去,听孩子的想法,然后一起来采取操作。 第二个方面,比如说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出现一些问题,想要去更多地玩游戏,那么对于家长来讲,一方面我们要告诉他,怎么去把这些作业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第二,我们给他一些缓冲的时间,去逐步地克服他的小问题、小麻烦,使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合理的过渡期。 ——宋少卫 五、家校之间怎样更好地配合,帮助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首先我们说积极自我,家长和老师都要协同对孩子进行一个比较好的自我认知建立。比如,家长认为孩子有一个非常好的优点,他特别善于发现问题,那么在老师这也要同步,两个人共同形成一个比较积极自我的自我评价乐观确认。我们要更多地鼓励孩子勇敢地去面对问题,鼓励他遇到问题后不气馁的这种坚持,然后他在做事情遇到挫折之后,他会表现出我败了不要紧,但是我败的时候,我整个人没颓,这就是值得表扬的东西。 ——宋少卫 宋老师 提问时间 请大家简单地回忆一下,清华在做的积极教育体系有六大模块,这六大模块都是哪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