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晨间|Costco开业第一天,随处可见被人“丢弃”的商品,还有乱贴的商品标签

 李平东方明珠 2019-08-28

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超市Costco

27号终于正式开业了

现场有多“壮观”,想必大家都在朋友圈看得差不多了。

小姐姐特搜队27日一早就出发,也去轧了一波闹猛,结果却狼狈不堪,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小姐姐8点从家中出发,导航显示开40分钟。

“噩梦”是从“北翟高架联友路、国家会展中心方向的1号出口”开始的,不知道是不是都赶着去Costco,全路段开始“红到发紫”。

不到三公里的路,最终堵了近50分钟,全程开了足足1.5小时,开到了门口,却被告知“停车场已满”。

不死心的人大有人在,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劝说也收效甚微……

只是路过的人。根本看不懂眼前的景象,“这到底是在干嘛?这里面买东西不要钱?”

就赶早了能停进去,迎来的又是一场路漫漫,被堵在斜坡的车动弹不得。而我们,只能停在了距离超市几百米远的临时停车场。

只是来逛个超市,为什么那么难?

“疯了疯了都疯了!”一位大爷边挤边抱怨,“撒地方来这么多人,挤死了!”

上海人民今天都不用上班?一张Costco会员卡最多可以3人入场,看似是可以有效“限流”的举措,但真心低估了大家的“热情”。

想要穿过人群,就会被人踩到脚,被购物车压到脚,鞋子从白到黑,心情也跌至谷底。

Costco的餐饮也远近闻名,想要吃18寸大披萨吗?想要吃最有名的热狗吗?请这边排队……

又挤又热又渴又饿,这是我们这2小时的真实写照。

阿姨爷叔是主力军,每一辆购物车都背负着很多:成桶的牛奶、成盒的面包、成箱的水果……

单价或许是便宜了些,但总价可能超出了大部分的想象,一个阿姨买了一盒鸡蛋和2桶牛奶,面对人山人海和巨大的商品,她透露出了失望:“我还以为会有多便宜呢……”

万万没想到每张会员卡限购一只的烤鸡差点引发“血案”,37.9元的一只烤鸡,想要拿到必须先排一次队。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直接和不明真相不小心插了队的阿姨吵了起来,为了买一只烤鸡,大家都很上头。

牛奶和可颂是当之无愧的人气商品,出现在购物车里的频率非常高。

42.9元一盒的可颂有28个,保质期只有2天,小姐姐算了下家里的人口,实在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它愉快地吃完。

沙拉也是巨大一份,里面的牛油果开始氧化发黑,阿姨们自然是满脸嫌弃。

“超市是你家,东西随便拿”,巨大的客流量带来的是各种不愉快的购物体验。

既然远道而来,当然要看得仔细点,新秀丽的箱子两件套1199元,样品放在外面,也依旧逃不过暴力开箱的命运。

店里售卖的凉亭、长椅都成为了大家短暂休息的工具。

随处可见被人“丢弃”的商品,他们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有些是温热的,有些则是需要冰冻的……

错误的商品标签也让人产生了迷惑:为何在抽纸前会出现微热山丘的凤梨酥的产品介绍?

原本的秩序被肆意地破坏,而这只是一家在美国再普通不过的连锁超市罢了。

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除了去游乐场那就是和家里人一起逛商店吧,但在Costco的2小时,我们没有感受到孩子的快乐。

他们很累。

他们也不敢随意走动。

或许可以买到几件心仪的玩具,但他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几个小时。

被放在购物车里的他们,一个个眼神中充满了茫然。

不知道在人来人往和漫长等待中,到底能做些什么。

我们还在店里看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主人说带ta过来看看,工作人员看到了也没有阻拦,它被形形色色的人包围着,来回踱步,有些不安。

第一次见到几乎横跨整个超市的结账队伍,工作人员也很无奈,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引导才是有效的。

一位排了1.5小时的大爷告诉我们,要不是从大老远跑来,才不会受这个罪,“第一次买东西结个帐要这么久,哈色特宁了。”

就算你买好东西离开,也很难找到一条平坦的出口,一片草地被人踩多了,反倒成了近路,肉眼可见的疲惫不堪,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2小时过后,门口的路依旧堵着。

怪Costco就对了?Costco:我好难呀,我太难了!

作为全球首家会员制仓储连锁超市,Costco商品以“量大、质优、价格低”著称,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让一大波上海市民开业第一天就冲到郊区轧闹猛。

但谁曾想开心买买买变成闹心挤挤挤,逛个超市也能如此狼狈,小姐姐也是闻所未闻。如此占地面积的大型超市却在开业第一天就出现了入场限流、商品限购、试吃排队、买单等待2小时等种种情况,小姐姐在店里的2小时更是被挤得晕头转向,实在令人唏嘘。

根据现状,Costco与中国市场的以及中国消费者还需要慢慢磨合,但是这段磨合期还会持续多久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