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至阎连科先生此文,深有感触。想我曾有幸与阎连科先生在武汉有数面之缘。第一次见到阎连科先生,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次讲座上,他讲述了小说的六条内脉线,使我受益匪浅。 2018年11月12日,著名作家阎连科受邀为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本科生讲课。六十岁的他,手里拿一副老花镜,头发斑驳疏白。那是他投身写作的第四十年,也是他时隔三十年后再次来到武汉。他打趣地说道:“一个好学校通常有几颗老树、几幢老房子和几个老人,今天我见到了许多老树和老房子。我们学校真的很大,而且繁华。”现场的气氛顿时轻松活跃起来,2018年秋讲也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了序幕。 文学关系的六条内脉线阎连科首先在黑板上写下“文学关系——阅读与写作的内脉线”,将分析文学主流脉络作为本次讲课的主题。他解释道,许多篇章庞大、人物复杂的小说不易被理解和把握,但事实上所有复杂小说都有其内在规律和脉络,即为文学关系。“找到文学的的脉络,就像在东湖之中扔进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就是引发所有波澜的核心。” 在举例分析大量中外小说的基础上,阎连科提出六种文学关系:文学伦理线、文学的社会关系、社会伦理关系、文学心理关系、作家与文本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在文学伦理线的讲解中,阎连科以《红楼梦》《百年孤独》《战争与和平》为例,在黑板上一笔一笔画出小说的主要家族关系图,对其中的家庭伦理关系作出了精要的解读。 在后面几种文学关系的讲解中,阎连科穿插列举了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卡尔维诺、博尔赫斯、杰克伦敦等作家及其作品,将小说中的特殊人物和特定细节信手拈来,提纲挈领地将文学关系简明扼要地呈现出来。他的博学与敏锐、对中外小说的深刻把握与独特理解令现场师生惊叹不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