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Zhang J, et al. Brain Res. 2018 Jan 1;1678:245-253. doi: 10.1016/j.brainres.2017.10.017. Epub 2017 Oct 24.】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好发于老年人。颅骨钻孔(burr-hole craniostomy,BHC)引流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手术效果良好。分隔性慢性硬膜下血肿(septated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CSDH)较为少见,因血肿被纤维素隔膜分隔,颅骨钻孔引流术效果较差。对此类病人,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损伤较大。采取内镜下小骨窗开颅术(endoscope-assisted burr-hole craniostomy,EBHC)清除血肿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的Jibo Zhang等回顾性评估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在该医院施行BHC或EBHC治疗的SCSDH患者的疗效。结果发表在2017年10月的《Brain Research》在线。 该研究纳入BHC和EBHC治疗的73例SCSDH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BHC组和EBHC组,主要结果指标为血肿复发率,次要指标为术后第一天、出院时、术后6月的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引流管放置时间等。 73例患者归入BHC组31例,EBHC组42例。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EBHC组术后血肿复发率明显低于BHC组(0%比25.8%;p=0.0030)。EBHC组致残率同样明显低于BHC组(4.8%比35.5%;p=0.0121)。术后30天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6个月后EBHC组死亡率明显低于BHC组(2.4%比9.7%;p=0.0072),死亡原因均与手术无关。出院时EBHC组患者恢复较好,GCS评分15分的患者多,严重神经功能缺陷患者少。6月后随访发现,两组患者间也无明显差异。EBHC组引流管放置时间较短(27.2h比52.0h;p=0.0055),平均住院时间也较BHC组短(4天比5天;p=0.0015)。EBHC组术后第一天及出院时血肿清除率均较高(85.3%比72.5%;p=0.0037)和(90.3%比85.1%;p=0.0127)。 综上所述,内镜下小骨窗开颅术的疗效肯定。对于复杂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如分隔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建议行内镜下小骨窗开颅术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TMC编译,《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