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败你的从来不是对手,而是你的“感知”

 朝华读书 2019-08-28

结果不好,你会怎么做?

小程是我认识近5年的朋友,最近一次见面是在一个月前,那次见面,小程向我大吐苦水。

小程和几个朋友一起合伙创业,代理的是河北的一个燕麦片的品牌,业务刚开始的时候,小程非常勤快,每天晚上开会、讨论,制定策略都要忙到晚上一、两点,第二天六点多就要起床去跑市场。

都说创业辛苦,几个月下来,小程瘦了近20斤,这次终于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

可是,辛苦并不代表着有结果。

一年下来,产品没有卖出去多少,除了房租、物业、水电、每个人都没赚到钱,反而每个人都往里贴进去不少钱。

小程向我吐槽,什么合伙人不一条心,相互之间不配合,沟通不通畅……我耐着心思听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直见小程越说越愤怒,扬言明天回去就解散团队,这辈子再也不想看到他们几个。

这些话说完,小程也愣住了,他自己估计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在愤怒的状态下会脱口而出这些话来。

见小程愣住了,我缓了口气,慢慢的说道:这个过程,确实能感受到你的委屈和愤怒,但是,我刚刚听了半天,全是你的评价,而且是负面评价,难道你的合伙人没有一点让你值得自豪的地方嘛?

沟通不畅,这是一个结果,创业不顺,这也是一个结果。

解决问题永远有两个方向:

◆做错的是什么?改掉!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学习!

你会选择什么呢?

大部人会选择,尽快让自己逃脱不好的情感体验的那个选项。

念念不忘,是因为有特殊的情感体验

在朝华公益课《做懂孩子的父母》的第二节课中,讲到了为什么说父母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当时讲了三条原因:

1、很多父母还在“童年时期”的坑中没爬出来

2、很多父母自己还是”心灵上“的小孩儿

3、很多父母都是稀里糊涂成了父母,但还弄明白如何做父母

当时我听到这3条理由时,瞬间愣住了,为什么?

因为这三句话是对自己内在成长的一个拷问。

自己的内在小孩长大了吗?

夜深人静时,躺在床上,内视自己,看到是一个孩子,还是一个成人,还是青少年时期的自己?

据说,如果你能经常回忆起来自己的样子,是你内在样子。

记忆,代表着你的成长尺度,深刻记忆,代表着你的成长最深印记,这些最深印记,大部分时候,是你内在的孩子。

如果你经常回忆到的自己是7、8岁的样子,很有可能你的内在自我,被7、8岁的特殊事件卡住了,要么是美好的记忆,要么是不好的体验。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子说?

因为,经常让你念念不忘的时刻,往往有非常特殊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对你来说独一无二,甚至某某时刻,你还会想,如果时光如何停留在哪个时刻该多好啊。

如果不信,此时,看到文章的你,不妨,停下来,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让你念念不忘的是什么,你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然后想一想,这些情感体验对你来意味着什么?

◆好的情感体验滋养着你的成长,是你的养分。

◆坏的情感体验阻塞着你的能量流动,更是你的机遇。

伤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你的样子,其实你的内心展现

同样是这三句话,有些人是意识不到的,或是说,潜意识接收到了这些信息,意识没有意识到潜意识到在感知这些信息。

感知有意识和潜意识的部分。

最简单有效的增进感知的方法,就是慢下来,静下来,它的反义词是:快一点,急躁。

近敌是:这不是我想要的。

学习中有一种方法叫,功利式学习的方式,这个在学习力课程中会有更加详细的解释,这种学习方法的特点是:有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要解决的问题有非常清晰深刻的认识,自己想要什么非常清楚。

劣势是:目标太过于专一,忽略了很多可能性,更可怕的是,如果对要解决的问题定义不清、不明的情况下,拿到的解决方案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有位家长朋友,自己的孩子刚刚上幼儿园,就对孩子提各种要求,让孩子达到各种标准,别的家长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比较,她是拿自家的上一年级的孩子来做比较。

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就反思为什么,自己可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达到要求。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问了一句,你和老大的关系怎么样?

她说,还行,就是平时不怎么沟通,有事说事。

我又问了一句,那你希望,自己的小孩上一年级之后也像老大一样吗?老大的状态目前你满意吗?

结果……

对方没再回复我,或许觉得,我问你问题,你给答案就好了,不需要管那么多,也有可能觉得,老师说得对,我确实需要思考一下,是对孩子的要求重要还是关子关系更重要一些……

你的样子,其实是你内心展现。

面对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想方设方让孩子做到,这本来无可厚非,因为,任何选择都有代价。

你选择是吼、骂、打的方式,放弃的是美好的亲子关系。

你选择的是让孩子一切照你的方式来,放弃的是孩子自己的人生需要她自己做主。

你选择是遇见美好的自己,放弃的是不纠结过往,努力现在。

你的样子,其实是你内心的展现,愿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如果这篇文章能引发你的思考,欢迎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让他和你一起学习,共同思考。

-----

-----

朝华读书会

——52本书,内容涉及育儿、职场技能、认知提升、心理成长、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每周阅读一本,挑选其中的7个精选部分给大家讲解。

——每天10分钟,总时长超过1小时。有音频,有文字稿,有完整的电子书,听书、读书都不再是“快餐式”吸收。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读完整电子书,如果时间紧张,可以听书,或者看相应的文字。还可以在群里分享读书的理解和感悟。

——这里汇集着有同样的爱好和目标的人,学习和成长的路上我们就不再孤单,一路前行,互相陪伴。

用阅读丈量世界

欢迎关注——朝华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