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与不幸交织于他的一生,愁思化作眼泪便成了诗——秦观

 Zhanjh1936 2019-08-28

幸与不幸交织于他的一生,愁思化作眼泪便成了诗——秦观

淮海居士,字少游,号太虚,也就是北宋词人秦观,而在北宋词坛,可以说是人才辈出,诗词作品,也是千古流传。有晏殊、晏几道、柳永、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黄庭坚等等,当然秦观也是众多文人雅士中的一位。

图一为秦观画像

回顾秦观一生

今日偶然间读得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其中的两句我也十分喜欢,'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其中第二句也是流传千古,时至今日也经常被人们引用,用来比拟爱情。秦观的诗词多为艳诗悲歌,总是梨花带雨,满腹愁思。今天就让我们回顾秦观的一生,一起忆起他的幸与不幸以及词中的满满愁思。

图二为秦观的《鹊桥仙》

成也苏轼败也苏轼,秦观一生之中的幸与不幸

秦观一代文人雅士、风流才子,成也苏轼败也苏轼,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幸与不幸纵横交错。

说到秦观的不幸便是自幼丧父,1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离开了他,而他个性豪爽,洒脱不拘泥于小节,从小就喜欢研读学习历史兵书,善于表达,喜好文学,溢于言辞,人生的第一个幸运,便随着遇见苏轼而悄然降临。

当年苏轼从密州到徐州去抗洪,秦观前去拜见,秦观作了一首《别子瞻学士》,'我独不愿万户侯,唯愿一识苏徐州',言谈举止之间,透露出雍容大度,把对苏轼知遇之恩表达得淋漓尽致。从此,他的政治生涯便和苏轼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苏轼引荐、步入官场

苏轼认为秦观乃是屈宋之才,于是便把秦观引荐给王安石,苏轼希望能通引荐,让秦观走向仕途之路,之后在苏轼的劝说之下,秦观决定发愤努力,刻苦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但前后经历了两次失败,最后在苏轼和王安石的共同劝勉之下,他通过自身的努力终于在第三次考中了进士,步入官场。

秦观一生中平稳安闲的日子

秦观的《满庭芳》中有一句,'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是啊,夕阳之下,寒鸦万点,流水绕着村子。闲适、安逸、舒坦的日子,在他先后担任主簿和太学博士的这段日子,秦观拥有闲情雅致般的生活,日子也是平稳舒坦。

那段时间里,没有党派之争,没有官场之烦恼,没有仕途进退之忧,有的只是清闲的日子,歌舞相伴,歌姬演唱,舞姬相合。这样的日子,实在是让人羡慕不已。

图三为秦观词集

苏轼一贬再贬,秦观走向贬谪生涯

秦观因为苏轼走上仕途,度过了他人生一段平坦的日子,但也因为苏轼的影响而受到了牵连。苏轼被贾易诬告,秦观也被诋毁,之后苏轼从扬州被召回,秦观也因此迁国史院编修。之后又因为新旧党派之争,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也因此受到牵连,一贬再贬,秦观作为苏轼的学生,也是好友,自然被视为苏轼一派也受到了贬谪,自此他七年的贬谪生涯也就开始了。

秦观本就是多愁善感,由于党争受到牵连,一贬再贬,这对于秦观来说,就好像左一步踩进泥潭,右一步陷入了深渊。远离了故乡的土地,不见了往日的安闲,送走了美好的日子。眼前只有剩下的一片寂寞荒凉而已。此刻,秦观仿佛已经厌倦了现实,厌倦了世俗,萌生了退意,最后在被贬谪途中,满怀忧愁地离开了人世。

纵观秦观的的仕途、一生,在眼前秦观的幸是苏轼,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加上身边好友老师的劝勉,最终取得胜利,于是开始了人生之中一段美好的日子,但不幸的也是苏轼,由于党派之争,一再受到牵连,不断被贬官,这对一个在朝为官的人,可以说说是痛苦万分,再加上秦观的忧思过度,仕途的结束也意味着他人生的结束,但他在诗词创作的造诣,对于北宋词坛的贡献,确实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由他创作的许多诗词也广为流传,至今被人们传诵,成为千古佳话。

秦观的愁思与爱情诗词

秦观的一生不仅有仕途上的幸与不幸,也有诗词中的愁思满满和自己对于人生爱情的个人哲理。

至今秦观流传下来的词作有两百多首,大约四分之一写的便是爱情诗,而绝大多数都是为青楼歌姬所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桃源忆故人》,主要内容大概是这样的,词中第一句就写到于是女子为所玉楼所困,仿佛长夜漫漫,难以入眠,看见枕头上的鸳鸯,凤凰成双成对,心中难以抑制的孤寂,而自己只能和衣服相拥而眠。突然被城门传来的号角声,月光洒落一地凄凉,但是她的夫婿却是流连于烟花柳巷中的薄情郎,而她也只能相隔天涯可望可得。

图四为鹊桥插图

这便是秦观笔下,词中,眼前,心中的爱情,是一种求而不得、一种满载忧思的爱情的愁,不仅体现在人、事情、爱之上,而在秦观被贬途中浓烈的愁苦之思也是难以抑制,溢于言表,他将心中积攒了多时的愁苦,挥洒于他的词中。在秦观的《如梦令》中,一句'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仿佛在说,他被贬途中难以安眠,门外马儿发出撕扯叫声,貌似在说别睡了,别睡了,该是起来的时候了,刚刚赶了一天的路,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奔波。漂泊他乡,奈何孤苦,触景生情,此时的他已经不是他,而且是一个装满孤苦愁思的容器。

图五为秦少游雕像

如果将北宋的文人雅士们比作一片花海,秦观可能不是鲜艳的玫瑰,不可能是清冷的栀子花,不可能是遗世独立的牡丹,也不可能是向阳而生的太阳花,他不一定是最美丽的,是最吸引人注意力的,但他必定是一朵让人心生怜惜的花朵,这朵花所散发出来的满满忧思,足以让人回味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