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大铭 大概是1974年初春,烟台汽运公司职工知识青年下乡定点,前往栖霞县桃村公社。我们四人小组由老窦任组长,老孟、老张及我被选派随知青组一同前往驻点,任务是挨村修理农机,由青年组带队队长周洪金统一安排。 我们四人吃住在桃村汽车站的食宿站,每天早出晚归,每个人骑一辆自行车,各自带着工具箱。虽辛苦点,但大队领导的热情、村民的笑脸、可口的饭菜,令我们心情舒畅,每次回来都会有大队或村民送给苹果、炒花生和花生米,连对门午休的随车售票员都跟着沾光。 我们所到各村遇到的机器故障,大体差不多。那个年代刚刚恢复正常生产,有条件的大队都想搞点机械化,进了几台机器,由于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缺乏正常维修、保养,对这陌生的玩艺儿,一出点故障就束手无策,而对我们这些专业人员来说,那就是小菜一碟。比如,东劳都(音)大队一辆小型拖拉机出现前轮胎畸形磨损,专磨耗轮胎内缘,而且方向也不太稳,多次倒腾轮胎也无效果。我们去了,一眼就看出是前束有问题,用卷尺一测,果然,调整后,告知他们把轮胎扒下来,倒换安上,慢慢就恢复过来了,从此再未犯病。有的车运转声音节奏不均匀,俗称“缺腿”,即有的缸不工作,我找准那个缸后,将喷油头卸下来送专业机构校验,回来装上,立竿见影就好了。 我们在桃村将近一年时间,走村串厂,大小机械故障全部顺利排除。所到之处,农民交口称赞:不论什么毛病,人家去到一看、一摸、一听,立刻就找出故障,手到病除,不留后患,还告诉你发生的原因、今后如何防范———人家这才叫真技术啊! 南埠大队没有什么其它机械,只有莱阳发电厂支农时,送给他们的一台三个缸的波兰柴油座机。这机器利用率挺高,打场、粉碎、铡草、磨粉,什么都干。用了不到一年,有一天,正在运行中,突然“铿”一声,四处漏烟,后来就熄火了,再也发动不开了。大队请过好几帮人来修,却都摇头:“不能修了,这种机器在全国也没有几台,到哪儿去找配件?只有报废。” 南埠负责这台机器的人来向领队的周洪金请求:“听说这帮人(当时我们都在场)什么毛病都能修,能不能去看看?(不能)真的就这么报废啦!” 于是,我们去了南埠。经初步判断,应该是活塞碎了。我们动手拆气门室盖,此时,看热闹的孩子们立刻围拢了过来,当气门室盖被取下,孩子们齐声说:“就当中这两个‘磕头虫’不动弹,前后四个都磕头。”经查看,中央两只气门压臂挺杆弯曲而脱离压臂,致压臂不动。原因很清楚:是破碎的活塞渣块嵌塞在进排气门口上,导致了挺杆弯曲而脱离压臂。 这时,老孟发话:“活塞碎了可没办法解决。”我说:“本县就有规模相当大的活塞制造厂,能制造吧?”老孟气急道:“你说话倒容易!你也懂机加工这套程序,造一个活塞和造一万个活塞,工序是一样的,谁愿为你一个活塞专刻模型?那需要好多工艺流程,测绘、制图、晒图、刻模型、翻砂铸造、机加工,要走完这些程序,少说三四个月才能完成,你能等吗?”我很自信地回答:“只管拆下,我拿去试试。”老孟自言自语地说:“犟吧,当不了哭着回来!” 拆下一看,果然活塞顶部碗形燃烧室被击穿了。我们七手八脚把活塞取下洗净,我将那个破碎的及一个好的装进编织袋内,又让管机器的去找书记,到公社党委开信,我好带着到县委换信,再去活塞厂联系。 第二天早上9点钟,到达栖霞县城,很顺利办完手续,直奔活塞厂,直接去技术科联系。技术科长好像接到电话了,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看看我带去的破活塞,问道:“你想怎么办?”我说:“请求科长帮忙,三五天我来取货。”科长听了愀然色变,不悦地说:“就用泥巴捏,也得时间晒干呀!”接着就开始陈述老孟说的那一套。 我害怕他再继续说下去,就该拒绝我了,便插嘴说:“你说的这一切都不用你办,你只给提供铸件就可以了。”科长的声调更高了:“铸件?那是需要关键的模型做胎的!”我说:“模型我自己做,你只跟钳工组打个招乎配合一下就可以了。” 科长像赌气一样说:“那好!你若提供模型,三天来取坯件。”我生怕他反悔,抢着说:“一言为定!”接着,我去了钳工组,借划线的工具。一开始,我沿活塞销两端孔中心作基准,划了三条线,便于锯割时控制不移。我目不转睛地操作,终于,一分为二切割开来,其剖面基本光洁,我很满意,又叫人去买个生鸡蛋备用。我找了一块正好0.75毫米的青壳纸下脚料,在剖面做了个垫子。此时已是下午1点半多了,我正在用鸡蛋清粘补纸垫,只听身后一声:“我看看模型做好了没有?”我听出是科长的声音,便回答:“你看行吧?” 科长看到后,愣了好长一会儿,惊讶地喊道:“太了不起了,太聪明了,居然想出这一招!说实话我干了这么多年专业,从未想出这一招。你是干什么专业的?太有智慧了。再说你用这一招,早和我说一声,机加工多快,用小型铣床0.5毫米铣饼,速度比手操作快,看你费这个力气!”接着又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指着鸡蛋清粘纸垫问道。我回答:“增补锯路切割造成失圆度,我还要增补活塞外圆加工余量。”他叹道:“哎呀呀,不用你啦!这是我们的强项,加工余量不用担心。好啦,我说话算数,三天来取坯件吧!我马上派工,今晚就给你干。” 当他知道我是汽车修理工,来桃村支农,不由一脸敬佩地说:“支农的像你这么执着、肯负责,真值得我们学习。好啦!也不用缴费啦,支农嘛!” 第三天一大早,我赶到活塞厂,技术科长果然没有食言,两只坯件铸造好了,我检查了一下,确定外表无瑕疵,便匆匆向科长道了谢,带着物件赶回烟台的车队。我直接找到车工范吉林,向他求助。他可是车工中出类拔萃的高手,最适合干这种精度高、速度快又细致的活儿。果然,一天半即顺利完成,看上去,新活塞俨然就是一个进口原装货。其实,工夫大部分耗在活塞顶部,碗状燃烧室加工时,需要反复用量杯测试,其容积是丝毫不能差的,否则会影响发动机动力性及平稳性。 中午,我带着新活塞回到南埠,其它部件都早已准备妥当,我们齐动手,晚饭前就把机器发动开了,成功了!机器工作均匀平稳,声音节奏良好。村里的孩子们闻声而来,欢呼雀跃,直夸我们有真本事。大队书记自然也美得闭不上嘴,叫知青组伙房去买肉,多做几个好菜犒劳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