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国中医药促进会膝关节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肌骨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微创学会专家委员 中国软组织疼痛学会常委 中西医结合脊柱微创学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骨科微创外科治疗,以关节、脊柱方向为主,尤其擅长膝关节周围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及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门诊 骨关节疾病,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疾病,其中60岁以上老人一半以上患有该病,70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更是高达80%~90%,很是影响生活质量。不及时防治,病情会愈演愈烈,甚至引发致残危机!有数据显示:仅是骨关节炎,致残率就高达53%,危害不容小觑。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二康复中心主任——孙凤龙教授,做客我是大医生微直播,今晚19点到20:30,为大家讲解如何预防及改善骨关节疾病! 中老年人最为常见的两大骨骼问题 不得不防 骨骼疾病虽普遍,但对中老年人来说,最常见的骨关节病主要有以下两类: 随着年龄增长,骨钙和骨量的慢慢丢失,从而导致骨密度和骨强度也随之下降,且骨的微结构破坏,骨头会更加脆弱。 关节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非骨骼病变,而是软骨的破损。正常情况下,软骨耐磨、抗压,富有弹性,不会造成磨损。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合成软骨保护层的营养物质—氨糖含量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增大,伴随炎症发生,就容易患上骨关节疾病。 也就是说:钙质和氨糖的减少,是引发这两大疾病的重要因素! 骨关节病变 35岁后就埋下了“病根” 很多人说:年纪大了一身病,就怕自己老了。其实骨关节病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很可能在你年轻时就悄悄埋下了“病根”! 我们常称骨关节病变为“退行性病变”,除了使用频繁,耗损过大,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体内的钙和氨糖含量的减少,机体无法合成新的骨质,修复受损软骨。就好比要马儿跑得快却不给马儿喂草,骨关节自然就会出问题。 一般情况下,体内的氨糖含量在20-30岁时达到高峰,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流失,一旦骨关节病变,关节会出现疼痛、僵硬、变形肿大、不灵活、吱吱响等症; 而钙含量也会在35岁左右时下降,若出现腰背酸痛、驼背、易骨折等症,就要当心骨质疏松了。 但骨关节一旦出现这些症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 骨关节病变要早防早治 专家教你自测风险 骨关节疾病,最怕平时不养护,病了不及时医治,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为更好地帮助大家及时发现骨骼问题,专家特意给大家提供了自测方法。 单腿站立,下蹲,膝关节成90°。如果膝关节做不到90°,或是膝关节成90°前出现疼痛或不稳,说明你的膝关节软骨已经退化、磨损。 此外,专家还会在现场演示30秒坐起测试法、按揉髌骨法以供大家更好的评测骨骼风险。 补钙补不对 吃再多的钙片也是徒劳 很多人很困惑:明明我平时很注重补钙,但为什么还是出现了骨关节病变?补钙得讲究方法! 市面上补钙产品众多,哪种钙片更适合您?特别是中老年人已经出现了缺钙或是骨质疏松的症状时,如何选择更“高效”的钙剂? ① 不同成分的钙剂怎么选择? ② 一天得补充多少钙,什么时候吃最好? ③ 除了钙剂,哪些微量元素的搭配,能更好的补充钙、留住钙,让骨骼加倍健康? ▲ 健康骨骼和骨质疏松骨骼的对比 软骨,其实是骨骼两端的“防护垫”,能承受关节的负荷和吸收震荡,减轻运动时产生的震荡和冲击。 钙能促进骨骼的生成,但如果没有软骨,两端的骨骼就会互相摩擦,引发骨质增生、骨关节炎,出现疼痛、僵硬、发炎、肿胀等症,甚至无法走路,需要更换骨关节。 而氨糖,能补充软骨营养,修复受损,催出新生,清除杂质、促进软骨功能等作用,对骨关节的养护及关节不适症状都有重要作用。 那么,哪些人适宜补充氨糖,如何科学补充?专家都会在直播中详细解答! 骨关节疾病 治疗+营养+运动,三管齐下 好多人出现关节疾病后,不知道怎么办,又总有五花八门的选择,让患骨关节疾病的人群,不知道该怎样做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手术治疗确实是一种方式,但大多数人的关节,都是一种养护状态,可能不需要做手术,或者手术后应该怎么办呢?日常中该如何养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