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中国人致死致残首位原因,有研究显示,中国人脑卒中发病风险全球最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团队建立一种新的China-PAR脑卒中风险预测方程,为个体化预测脑卒中10年和终生的发病风险提供了依据。文章8月8日在线发表于Stroke杂志。 研究者介绍,该研究应用China-PAR队列总样本达12.7万人的前瞻性长期随访数据,构建了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模型。 首先在两个前瞻性队列China MUCA(1998)和InterASIA共2.1万名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2.3年的数据上进行建模; 之后又在包括近8.5万研究对象的独立队列进行验证。 结果显示,China-PAR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可较为精确预测我国男性和女性的脑卒中10年和终生发病风险,观察到的脑卒中发病风险与风险预测值一致性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10年脑卒中风险与终生风险并不等同,研究显示,35~49岁人群中有5.7%其10年脑卒中风险较低,但其终生脑卒中风险却较高。 研究者指出,年龄是决定10年脑卒中风险的重要因素,很多年轻个体虽然其10年风险低,但由于其随着年龄的增长,风险逐渐累积,终生风险并不低。 尤其是年轻男士,其脑卒中终生风险较高。 男性和女性模型中均考虑了城镇化(是否为城市居民)和居住地(南/北方)因素,此外男性模型还纳入父母亲脑卒中病史; 女性模型还纳入了腰围,预测能力提升优于体重指数。 因此,China-PAR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与美国新版Framingham脑卒中风险评估算法相比,更加适合于中国成年人的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为基层的脑卒中一级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转自:中国心脑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