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接纳孩子(与孩子共情)

 xiaotunwh 2019-08-28

​【孩子发脾气时,家长的第1句话很

重要】''我知道......“

是缓解孩子发脾气的第一句

那么,如何促进理智脑和情绪脑的连接呢?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认知疗法在家庭教育中使用非常广泛,许多人将之比喻为帮孩子做“心灵按摩”。

而心灵按摩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和接纳。

面对孩子发脾气,与其对他说“你不该发脾气”“别闹了”“别哭了”“本来就是你不对”,

不如“我知道你很难过”“你是不是很生气”“如果是我,也会像你一样很伤心的”这样的句子管用。

◆ 引导孩子描述情绪

比如,我们可以询问乐乐:

“你现在是不是很难过?如果妈妈的积木塌了,也会跟你一样感到难过的。”

先帮助孩子确认自己的情绪,并借助同理心表示对孩子的接纳和理解。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

"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一句“我知道”的同理,能让孩子的潜意识浮出表面,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后,理智脑开始慢慢恢复工作。

当孩子的理智脑开始思考时,他的怒火就少了一半。这时,理性脑就和情绪脑就开始产生连接了。

◆ 引导孩子分析原因

引导孩子分析情绪,将发脾气的理由说出来的过程,就是帮助孩子进一步强化理智脑的使用。

此时可以运用行为疗法中的情绪ABC理论来引导孩子合理解释他发脾气的行为。

情绪ABC理论认为:看似是因为事件A激发了情绪和行为后果C,其实,是因为人们对事件A产生的错误认知和解释,而导致了情绪C的产生。

如果我们能合理解释B,就能产生不一样的行为和情绪后果。

比如,乐乐因为积木倒塌而发脾气。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分析情绪:

“你感到很伤心,是因为积木全部塌了吗?还是因为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搭好,感到很气馁?”

“不过,妈妈看到你都搭了4层高,觉得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 引导孩子反思行为

最后,引导孩子反思,孩子发泄情绪的行为是否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比如,可以询问乐乐:

“发脾气把积木全推到地上,这样还能继续搭积木吗?下次你在地上搭积木,是不是就不会掉到地上而捡不起来了?”

还可以告诉孩子,发泄情绪只要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破坏物品都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可以玩“打沙包”的游戏,把情绪宣泄在沙包上;可以玩跳舞游戏,跟着音乐随意扭动身体;或者玩“吃掉你”游戏,把一些小食品当做不开心的坏情绪,然后吃进肚子里......

有耐心的父母,才能教育出有耐心的孩子。

父母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希望的种子。

孩子发脾气,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一句“我知道”,胜过苦口婆心地说理;

一句“我也会”,胜过简单粗暴地压制;

一句“我懂你”,胜过千言万语地安慰。

孩子每次发脾气,其实都是他学习成长的好机会。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接纳和理解中,获得成长的最强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