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中最唯美的一首咏月,短短的四句,读来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天天YTF 2019-08-28

唐诗中有很多无比唯美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可能并不是很出名,其实这样的作品,那也是最不容错过,尽管这样的作品并不是很出名,但同样很是经典。诗人在创作时,也是营造出了一种高远的意境,这也正是此类作品,能够一直流传下来,并且感动我们的原因。唐诗之所以能够如此伟大,也正是由于它的丰富性,各自各样不同类型的题材,那在唐诗中可谓是比比皆是,里面一些经典的作品,更是脍炙人口。

小编今天要向大家推荐一首比较冷门的咏月诗,那便是刘方平的《月夜》,这首诗其实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通篇更是营造出了一种高远的意境,读来也是朗朗上口,尽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才二十八个字,但是读来却是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也正此诗,最为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

《月夜》

唐代: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诗中这样的作品应当说是很多,但是刘方平的这首最独特的一个地方,便是描写的极为生动,诗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那一份观察,也是极为细腻。也正是这种细腻的观察,才能够写出如此生的优美诗篇。而从这首诗中,我们也是最能够感受唐诗的独特韵味,以及唐诗那一份唯美。说到底唐诗还是以抒情为主,大部分的诗人都只是描写了一种情绪,从而也使得唐诗无比的优美,也无比的抒情。

第一二句诗人写得就很优美,也很是生动,“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夜已经是很深,到了这个时候可是月色开始暗淡了起来,只是把很多人家的庭院都照亮一半,北方那一颗最亮的北斗星横在半空中,南斗星也开始西沉了。这两句诗可谓是如诗如画,读来更是朗朗上口,诗人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把深夜里的月色,描写的出神入化。

第三四句描写的就更加的生动,也更加的唯美,“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今天夜里突然感受到了春天的暖流,大概春天是真要到来了,同时还听到了夜里的春虫的叫声,透过绿纱窗飘进了房间里,使得人们听起来更加的感受到春天来了。最后这两句诗人并没有在描写月色,而转而描写了春色,这样的一种描写,也使得这两句与前面的两句遥相呼应,使得这首诗更加的有意境。

刘方平的很多诗作那都是描写的如诗如画,而且他的很多作品,那都是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往往可能只是寥寥数语,便是能够直击人心。他的这首《月夜》,也是他最经典的一首作品,同时也唐诗里描写月色最唯美的一首作品,通篇美得犹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画卷。这也正是此诗最为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

唐诗中很多描写月色的作品,可能也只是单纯地描写月色,可是刘方平的这首作品就不一样,他不仅仅描写了月色,同时也描写了春天的景致,这样的一种描写,也令这首诗更加的唯美,也更加的令人感动,这也正是此诗独特之处。这么一首唯美的作品,也最是能够体现出诗人的才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