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苓散与茯苓甘草汤的鉴别点就是渴与不渴的问题

 温暖中医 2019-08-28

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这一段更简了,也是根据前一条说的,本来就是伤寒,无汗的伤寒证,经过发汗,汗出而渴者,也就是表不解而烦渴的,还有小便不利,还得用五苓散主之呀。

假设要没有这些话,伤寒汗出而渴,就用五苓散,那是错的,尤其底下这句话,不渴了,就喝茯苓甘草汤了,就更错了,就不可理解了。

主要五苓散与茯苓甘草汤并提出来,让你鉴别,鉴别的方法就这两个方剂是渴、不渴的关系。

五苓散证呢,根据头前这个说法,仍然有脉浮、小便不利而渴者,用五苓散。上证不渴的话,可以给茯苓甘草汤,是这么个意思。

茯苓甘草汤也是桂枝甘草汤的加减方,加茯苓、生姜。茯苓量用得非常重了,这个二两是错的,在《玉函经》就是三两,顶少得搁三两,这个方剂在厥阴篇里头还有这么一段,他说的伤寒厥而心下悸,应该给这个茯苓甘草汤,他说不然的话,水气入胃,必做利也,什么意思呢?

你看方药就看出来了,既有桂枝又有生姜,水气冲逆,水往上合气冲的气,逆满心下而心下悸,心下就是胃口这块呀,水和气都往上来,甚至于人就要呕的,所以他心下悸,在这段都没明说,这段的主要意思就是五苓散与茯苓甘草汤的鉴别点就是渴与不渴的问题。

我们用这个方剂,不渴就用它,是错的,主要得心下悸,气冲、心下悸,或者有呕逆,小便不利,也得有小便不利,我们才能用茯苓甘草汤。

不渴,没有猪苓,利尿的作用照五苓散差多了,不到消渴的程度上。这个方剂呀也很常用,茯苓甘草汤,一般由于里有停水失眠,这个方剂也挺好使,加上龙骨、牡蛎,治心悸、失眠,我常用这个方子,挺好使。

假设遇到顽固的失眠证,有心下悸得厉害,用其他的药不行,你用这个药,每每见效。龙骨、牡蛎都可以一样搁 12 克,很好使。茯苓可以加重,要是治失眠的话,茯苓起码要搁 4 两,4 两就是 12 克,还可以加,茯苓关于神经方面的证候用得相当多。

五苓散也有心下悸,也有茯苓。同时五苓散治消渴,这个不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