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百佳艺术家——郭相君

 泊木沐 2019-08-29

作品欣赏

静处寻佳境 古意正阑珊

——郭相君【郭大兴】的山水世界

文/王智革(北京逸真画院秘书长)

中国山水画从来就是以安示动,以静示远,以平常处见高深的艺术形式。它的独特美感,往往产生于宁静淡泊之中,在不激不厉中显现它的崇高与肃穆。以微妙的笔触进入人们的内心世界,以一种独有的方式构成宏观的哲思体系。所谓的古意正是体现这些艺术内在的核心语言要素。而古意的重要源头之一,便是清静而纯粹的内心世界。无论佛家所说的定生智慧,静出圆融。还是道家的“清静为天下正。”它们所指向的都是人们精神世界的高级层次。我所认识的郭相君,就是安静的一位画者,就像深山中的一汪碧水,清澈透明。而他的山水画作品更是意味悠古,耐人寻味。

安静、沉着、谦和、并具有超常的耐心,以及与生俱来的心性,使相君具有一种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与相君接触的时间里,我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所了解到的郭相君是最能坐得住、坐得稳的一个。时间在他悠闲的笔调中凝固,作品一天一天的在他泰然自若的表情前呈现。在整整一年的时间中,不间断的出现大幅临古精品,使人感到意外和震惊,这也是我对相君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因为我知道,他是在用强大的内心探索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精神和艺术规律。

显然,在首都师范大学龙瑞山水课题班的深造学习,是相君对传统的深入理解、升华笔墨的一个重要契机。对“正本清源,贴近文脉”的认识也提高到另一个层级。作为龙瑞先生的弟子,我想这也是必然的。“提技进道,以道御艺。”似乎是渐悟画境的法门,而相君更是将此理贯彻在每日孜孜不倦的行动上。古人云:“日新之谓盛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堪谓提技悟道的不二途径。正是如此,相君的山水画很自然的充满了令人感动的人文气息。对古代经典的景仰,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他内心纯净的山水世界,幻化出他丰富的笔墨情感,构成了他山水画中那耐人寻味的古意。作品中丰富的可读性成为他最为突出的特点。中国山水画的可读性往往存在于每笔每划的书写意,这需要闲庭信步式的心态与内心的澹然。中国山水画中“有意味的形式”,从他悠然的笔端逐次生发,变得扑朔迷离。这使人更加关注他在画面中对细节的处理与把握能力。古语有云:尽精微,而致广大。他对细节捕捉的能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尽得古人意气,显得入世而脱俗,这在山水画里是很难做到的。正是他超常的耐心,将他的艺术感觉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高度。最为难得的是:他不僵守,不造作。自然而然,由心而发。毋庸置疑,从年龄、从性情、从勤奋程度、从修养的积淀、从他对传统的深刻解读等等,足以说明他的艺术前景,足以彰显他山水画的艺术价值。

毫无疑问,他是忠实的传承者,也恰到好处的利用传承,直视中国山水画的核心,并自觉或不自觉的作出了一种选择。在探索的过程中寻找内心世界的必然所在。对传统的笔墨意蕴,意境、内在思想的沉淀,是一种有力的体味与感知,这需要真正领悟到传统内在的精髓,从而展现出他所拥有的古韵与意趣。在相君的笔墨线条中处处充满了这种精神的通达与哲思。不单薄、不生涩、不甜腻。在个体线条的质量感中,恰如其分的体现出传统山水的厚重感。骨法用笔凸显出他沉稳庄重的华丽。这种审美风度,显现出他在长期的绘画实践和修养的积累,这些都是具有很高难度的表现。他在古与今的对比中,用他自有的方式,寻找着他的山水世界与家园。在他的山水世界里,既遵循共性的艺术规律,又在努力思考个性化的方向。艺术的道路漫长而修远,求索其谁?向相君致敬!

艺术简介

郭相君原名郭大兴,河北遵化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遵化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郭大川中国画高研班班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郭大川中国画高研班助教兼班主任,北京启承文化中国画高研班导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