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419期】

 bdcxrh 2019-08-29
今日练习

朱某,年高体弱,工作辛劳,一心为公,很少休息,渐觉疲惫乏力。

4月初,天气乍暖还寒,患者感受寒邪,恶寒,微微发热,咳嗽吐痰。服用解表宣肺,止咳化痰之方,表虽解,仍咳嗽不已。又服他方仍无效,且日益疲乏。

停药10余日后,又来复诊,病未好转。改与止嗽散仍无效,反觉全身蒸蒸发热,而体温正常,胸透无异常发现。

患者自感寒以后,心下时感塞闷不畅,咳吐去痰液,心下塞闷之感可暂缓。

处方:___汤,3剂。(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药后,咳嗽大减,蒸热已除,精神稍加,继服3剂,咳嗽全止,心下塞闷亦解,而仍感乏力,故与补中益气汤调理善后。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四逆散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期原医案

卞某,男,36岁。

病手足厥冷,胀痛麻木,不堪其苦二年,厥冷时,手足汗出欲滴,其汗出随厥冷之轻重而变,厥重则汗多,厥轻则汗少,他医曾用右归、八味等而无效。

视其人体格健壮,面颊丰腴,目炯有神,决非虚人之相,舌质红,脉沉弦有力,问其所苦,答偶有腹胀,别无他疾。

刘老诊毕,释曰:厥有种种,总不外“阴阳气不相顺接”之理,医者治当明辨,此非阳虚阴盛之寒厥,亦非热邪深伏之热厥。此患手足厥冷,乃肝胆气机郁结,疏泄不利,阳气受阻不能达于四末所致。

本病临证遣药时,易与血虚寒厥之当归四逆相混淆,分辨要点是此案脉弦有力,而彼则脉细欲绝是“点睛”处。

处方:

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各10克。5剂,日1剂,水煎服。

服药1剂后,患者自觉有气从心下往下行走,直抵小腹,且腹中微微而动,矢气频频,顿感小腹宽舒,随之手足转温,汗出减少。

药尽,四肢胀痛、麻木消失,但汗出仍不能止。上方加桂枝10克,煅牡蛎30克,意在桂枝配芍药以调和营卫,煅牡蛎敛汗以和阴阳。又投5剂,药后,厥回汗止,患者自以为病愈而未复诊。

不日,旧病复发,厥、汗如初,为何药已奏效而不能根治?

刘老搁笔思之,移时曰:“郁结之阳虽已通,但被阳郁所伤之阴未能及时滋补,阴不足而不能制阳,则反被阳逼而为汗,汗出更伤其阴,阳无偶则自郁而复厥,所以,郁阳之气宜疏,而阴弱又不可不救。”

刘老遂疏四逆散与六味地黄汤合用,重用熟地30克,又服6剂,厥回冷消,汗出已止。此后未再复发。

按语

《医方考》:此阳邪传至少阴,里有结热,则阳气不能交接于四末,故四逆而不温。用枳实,所以破结气而除里热;用柴胡,所以升发真阳而回四逆;甘草和其不调之气;芍药收其失位之阴。

《注解伤寒论》:四逆散以散传阴之热也。《内经》曰,热淫干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枳实、甘草之甘苦,以泄里热;芍药之酸,以收阴气;柴胡之苦,以发表热。

相关经典原文学习

《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