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365》--003.《黄帝内经》的流传

 保和堂 2019-08-29

 ·黄帝内经365·

·绪论·

三、《黄帝内经》的流传(003

《黄帝内经》的书名,最早见于汉·班固(公元32-92年)《汉书·艺文志·方技略》:“《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右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这七家医经,只有《黄帝内经》流传了下来。

东汉末著名医学家张机(字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在《伤寒论·序》中说:“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证治。”晋代医学家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在《甲乙经·序》中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亦有所亡失。”综合张仲景、皇甫谧两家之言,说明《黄帝内经》十八卷由《素问》九卷和《针经》九卷组成。张仲景所说《九卷》应指《针经》(王冰次注《内经》时,将《针经》改名《灵枢》)。张仲景、皇甫谧距班固撰《汉书》不远,他们的说法应该是可信的。

《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得以流传至今,指导中医临床二千多年,有一些人是不能忘记的。

(一)皇甫谧撰集《甲乙经》。

皇甫谧,字士安,魏晋间安定郡朝那人(今甘肃平凉),其曾祖父曾官至汉太尉。 据《晋书·皇甫谧》记载,皇甫谧二十多岁前“不好学,游荡无度”,只因抚养他长大的叔母语重心长地教导他“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使他幡然醒悟,从此“躬自耕稼,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终于成为魏末晋初杰出的医学家和学问家,在中国医学史和学术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皇甫谧的世界观中有浓厚的老庄思想,他给自己起了个号叫做“玄晏先生”。他一生谨遵“立乎损益之外,游乎形骸之表”的人生信念,安贫乐道,淡泊名利。晋武帝司马炎登基以后,曾多次征召,委以高官;咸宁年间更诏皇甫谧任太子中庶子、著作郎、司隶校尉等职,皇甫谧均辞疾不受。

皇甫谧一生撰述甚多,其中影响巨大而久远的就是《甲乙经》。宋代医官林億奉敕校注本书时题名为《黄帝针灸甲乙经》刊行。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中说:“……比按《仓公传》,其学皆出于《素问》。《素问》论病精微,《九卷》是原本《经脉》,其义深奥,不易览也。又有《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皆黄帝岐伯遗事也。三部同归,文多重复,错互非一。甘露(魏高贵乡公曹髦年号,公元256-260年)中,吾病风加苦聋,百日方治,要皆浅近。乃撰集三部,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至为十二卷……。”

从这段序文可以得知,《甲乙经》是皇甫谧依据《素问》、《九卷》(即今之《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三部书的主要内容,采用“使事类相从”的归纳方法撰集而成。皇甫谧撰集《甲乙经》时,《内经》篇目已有亡失,《甲乙经》的问世,为保存《内经》作出了贡献。另外,《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在唐后失传。《明堂》多为古代针灸类书籍,其主要特点是用“图形以表孔穴之名处”(王焘《明堂序》),确定人标准身高为 “七尺五寸”,按比例标示经络孔穴。考《甲乙经》厘定俞穴348个,并用分部依线的方法,划分了头、面、项、胸、腰、四肢等35条线路,详细叙述了各俞穴的具体部位和主治。这些内容当源自《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由于《明堂》等书籍大多亡失,所以《甲乙经》保存下来的这部分资料显得极为珍贵。

皇甫谧从甘露年中(约公元258年)开始撰集此书,直至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他去世前才刊行于世,花费了他中年以后的大量心血。《甲乙经》成书后,即传抄流行,至唐代又传至日本、朝鲜。本书对我国针灸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即使在今天,临床俞穴定位和针灸主治,也基本以本书为准。

(二)全元起与《素问训解》。

     全元起其人,史料记载甚少,我们至今不知道他的具体生年卒月。现代学者一般认为他是南朝齐梁间人(公元479-557年间)。据《南史?王僧儒传》载,“僧儒工属文,善楷隶,多识古事。侍郎全元起欲注《素问》,访以砭石。”以此推测,全元起官至侍郎,与王僧儒同朝为官。考王僧儒(公元465-522年),曾任南朝梁御史中丞。其后《隋书?经籍志》也记载:“黄帝《素问》八卷,全元越(起字讹误)注。”全注《素问》,应是《内经》的最早注本,《素问》后有九卷,全注八卷,已佚一卷。而这一卷在皇甫谧撰集《甲乙经》时即已亡佚。如宋·林億《素问序》:“……有全元起者,始为之《训解》,阙第七一通。”后世以此习称全注《素问》为《素问训解》。

《素问训解》在北宋时期尚存,而至南宋已少有人引用,大约在南宋兵乱期间亡佚。全氏《素问训解》的学术价值,一是开《内经》注解先声,二是保存了魏晋以来《素问》的原貌,三是为唐朝王冰编次注解《素问》提供了极好的范本。

(三)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生卒年月已无考。据唐代著名道家杜光庭所著《道德真经广圣义》(今为《正统道藏》收录)序云:“太子司议郎杨上善,高宗时人,作《道德集注真言》二十卷。”说明杨上善为唐高宗(李治)时人,官至太子司议郎。太子司议郎是太子属官,职司“箴诫规谏”。

按《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杨上善著作约九种七十余卷,其中《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十三卷,其它多为老庄等哲学著作的注疏。

《黄帝内经太素》与《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是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医学名著,成书不久即传入日本。在中国从南宋以后失传。在日本失传五个世纪后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重新发现,已残缺不全,后又回传中国。

《黄帝内经太素》的主要学术价值:其一,《太素》将《内经》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腧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泻、伤寒、寒热、邪论、风论、气论、杂论十九大类,每类又分若干篇目,分别注释,开分类注解《内经》的先河。其二,杨上善首先是一个成就卓著的哲学家(可惜他的哲学著作均已失传),其次才是杰出的医学家。他的世界观以道家思想为核心,又兼具鲜明的儒家思想,这些思想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有十分深刻的阐发,为后世以哲学思辨理解《黄帝内经》医学思想提供了范例。其三,《黄帝内经太素》为后世保存了王冰改动之前的《素问》原貌,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四)王冰编次注解《黄帝内经·素问》。

    王冰生活在唐朝中期,具体生卒年月已无从考证。据宋·林億等《新校正》引《唐人物志》云:“冰仕唐,为太仆令,年八十余以寿终。”所以后世医家多尊称王冰为王太仆。按唐制,太仆令为从三品朝官。又根据《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王冰自传云:“冰弱龄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序。”可知王冰次注素问共花了十二年,于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撰成,那么他开始次注《素问》的时间当在公元751年,恰逢大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

我们读王冰自序及其注文可以发现,王冰世界观的核心是根深蒂固的道家思想。他自号启玄子。道教是唐代国教,信道起号的人很多,但能像王冰那样,身处战乱动荡,却十数年笔耕不辍,且得享遐龄,实属难能可贵。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得道高士。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的学术价值主要是:

    其一,精勤博访,重新编次《素问》为二十四卷、八十一篇,成为历史上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素问》本。后代学者编著《素问》均以王冰注本为基础,今天我们见到的全本《素问》即是王氏注本。

    其二,搜集加入“七篇大论”,建构“五运六气”理论体系。

其三,“迁移补阙”,“敷畅玄言”,对经旨有较多发挥。尤其是承袭全元起、杨上善,用哲学观点特别是道家思维解读经旨。

(五)、史崧进献《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的流传可谓一波三折。王冰注《内经》时,将《针经》更名为《灵枢》。但王冰只次注了《素问》,未为《灵枢》作注,这既给后人留下巨大遗憾,也使《灵枢》流传的命运变得十分坎坷。至宋时,《灵枢》已无全本。因为在北宋医官林億奉敕校正医书时,也只能见到残缺不全的《灵枢》。但即便残缺,林億等人也应该对《灵枢》进行了校勘。但我们现在只能见到《素问》的校正本,却没有《灵枢》的林億校正本。其间缘故,已难以考查。令人庆幸的是,在林億校正医书三十多年后,完整无缺的《灵枢》却由高丽国(朝鲜)进献而来。

据《宋史》记载,宋哲宗(赵煦)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高丽国探得我国无完整版的《灵枢》,便提出进献此书,并换取中国历代史及《册府元龟》等书。礼部尚书苏轼提出异议,认为历代史等书籍事关国家机密,不可随便予人。但宋哲宗驳回了苏轼的奏请,同意高丽国的条件,并下旨令秘书省选奏通晓医书者二三员校对。次年(公元1093年),高丽进献本《灵枢》经校正后雕版颁行。 

接下来的中国进入社会大动荡时期,兵火遍地,生民涂炭。南宋小朝廷偏安于杭州。这一番折腾使国家藏书几乎丧失殆尽。《灵枢》流传命悬一线。至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才由锦官人史崧向朝廷进献家藏旧本《灵枢》。史崧进献应该是高丽所献《灵枢》的后继本,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全本。

关于史崧其人,史料几乎空白。我们仅从他献书所写的序文中可略窥一二:“……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仆本庸昧,自髫迄壮,潜心斯道,颇涉其理,辄不自揣,参对诸书,再行校对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今崧专访请名医,更乞参详,免误将来。利益无穷,功实有自。时宋绍兴乙亥仲夏望日。锦官史崧题。”据此我们为史崧立个小传:一、史崧,籍贯锦官。按《读史方舆纪要》:“……成都,周四十二里,更于彝里桥南立锦官,今城南名锦官城。”又《成都县志》记载:“史崧,成都人。”二、史崧出生于医学世家。三、史崧精研好学,作《灵枢集注》二十四卷,今已无传。

(六)明清时期影响较大的《内经》注本。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作者马莳,字仲化,自号玄台子,后人多称其为马元台,明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代不详,是继全元起、王冰后著名的《内经》注释大家,由于马氏娴熟针灸经脉,故其所注《灵枢》发微尤多。

《素问吴注》。作者吴昆,字山甫,号鹤皋,又号参黄子,安徽歙县人,生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约卒于泰昌元年(1620年),明代晚叶著名医家。所著《素问吴注》取义简明,在注释生理、病理、方脉、针灸等方面有独到发挥,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作者张介宾(约1563-1640年),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明末会稽人(今浙江绍兴),其先世在明朝以军功授以绍兴卫指挥。张介宾出身官僚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凡天文、音律、兵法、象数等无不通晓。先生早年拜京城名医金英(字梦石)为师,尽得其传。中年时代曾从戎幕府,后弃戎从医,游历河南、河北、东北等地,医名卓著。“为人治病,沉思病原,单方重剂莫不应手霍然,一时谒病者,辐辏其门,沿边大帅,皆遣金币致之。”(黄宗羲语)五十岁以后才返归乡里,活人之余,潜心著述。先生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四易其稿,撰成《类经》三十二卷、《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类经》将《内经》内容分为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等十二大类,是现存类分《素问》、《灵枢》最完整的《内经》注本,尤其对《内经》阴阳、命门、病机等理论的阐述具有独特见解,对后世影响巨大。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两书由清代医家张志聪率门人集体注释。张志聪,字隐庵,浙江钱塘人,生活在清代顺治、康熙年间,曾师从当时名医张遂臣。张氏设立侣山堂书斋,会同师兄弟及同门数十人,用了五年的时间集注《内经》,开《内经》集注之先河。本书强调从临床应用来阐发医理,不拘泥于历代医家的注释,对经文奥义多有发挥。

《黄帝素问直解》。作者高世栻,字士宗,清代浙江钱塘人,生于公元1637年,卒年不详。高氏初从倪先生学医,后师从张志聪,曾参与集注《内经》,精研医理十年,医名渐与张志聪相伯仲。因感觉《集注》意义艰深,用辞晦涩,不易普及,就自注《内经》,名为《素问直解》。本书纠误颇多,注释通俗浅显,于脏腑及运气方面的理论卓有发挥,后世评价较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