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古代诗歌中的比兴赋手法(三)

 江山携手 2019-08-29

谈古代诗歌中的比兴赋手法(三)

三,赋

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赋”一般有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赋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

例如,汉魏乐府中的《焦仲卿妻》,诗歌除开头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外,其后基本上是直言诗,也就是运用了赋的“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写法。

又如,诗歌《木兰诗》,这首诗除最后四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外,诗人也是运用了赋的“直言叙事”的手法。

特别是陆游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这是诗人八十五岁、奄奄一息、即将告别人世时,以遗嘱形式,对儿子“直言”倾吐未完成的心愿和殷切希望。

之,比、兴、赋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诗歌艺术思和表现方法在理论上的认识日趋深刻和完美,而且推动了诗歌在创作中的日趋丰富和完美,对促进古代诗歌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