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习哥 来源: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 高中刚刚开学没多久,各高中纷纷开始强调校规校纪,各班班主任也开始和同学们立规矩。 8月25日,山西省范亭中学官方网站发布的一条《范亭中学严禁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动真格》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争议。其中“范亭中学学生管理十不准”中的“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一经发现立即摔坏或抛入水桶,同时不允许学生穿奇装异服,发辫不得超过21厘米,一经发现,立即劝其剪短”,成为争议焦点。 ↑被丢入水桶的手机 ↑女学生被剪短发辫 据学校官方网站报道,8月25日下午,按照学校安排,学校在校门口设置安检通道,各班班主任手握金属探测仪,对学生的背包、行李进行检查,发现手机便丢入水桶内销毁。截至当天下午6点,学校共销毁两部手机,勒令200余位女生剪短发辫。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网上引起争议。有网友为校方的做法点赞,认为“治校从严,教学有方”,也有网友认为学校管理方式粗暴,侵犯人权。该中学老师在之前接受媒体采访称,(销毁手机)主要是让学生坚决不带手机进校园,所以采取了措施表示决心,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把手机扔到水桶。剪发是让学生不要过于注重打扮,头发长梳起来比较麻烦,这是校长提出来的。 昨天下午4点多,学校通过官网发布了关于此事的最新回应。
范亭中学校长贾福民称,销毁手机的前提是和学生家长签了协议书,让家长知道和支持这一行动。而销毁一部(手机),可以震慑多人,学校强硬了,违规学生才会退却。文章称,校长分别对年级组干事、行政班主任、生活班主任和校长自己提岀了更高要求。包括要求行政班主任做到只要学生返校就查。一个年级一个通道,放置三个安检门,再购置多把金属探测仪。还要求生活班主任在学生宿舍查。“禁机”成为常态工作,用金属探测仪在柜子里、床铺下等地方搜查。 贾福民表示自己也已自加压力,“我已住校,学生返校时我也站在校门口和大家战斗在一起。”他说“禁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有些学生会和你斗智斗勇,藏猫猫,把手机放鞋底、风衣帽、电动车内部等不易发觉的地方,一定要严防严查。只要我们坚持检查和抽查,布下天罗地网,某些学生带手机的这份心是会死了的,就再也不动这歪脑筋了。” 下一步还将加大力度,只要发现,一概销毁,概不退还。 ↑范亭中学校长贾福民 校长贾福民表示,对于学生携带手机问题,学校采取过很多措施,但屡禁不止。“学校与其给学生保管手机,不如我们采取断然的措施让学生不拿手机,这样反而效果会好一些,”。 贾福民告诉记者,在学生报到之前,学校曾与家长签订关于《落实学生行为规范十不准》的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只要发现学生携带手机进学校,一概销毁,概不退还”。每份协议上均有学生、家长、班主任、年纪政教主任的签名。 “这项工作我们一定要长期抓下去,一定不能让家长对我们学校失望。而学校与家长签订《落实学生行为规范十不准》协议就是为了让大家都知道,以免在销毁手机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这种做法实际上也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当然校方目的并不是为了销毁手机,而是要限制学生在校携带手机,或频繁地使用手机。”贾福民说。 戳视频↓ 8月28日上午,原平市互联网新闻宣传中心官方微信公号“原平之声”发布范亭中学的声明,称前述学生行为规范是在调研、座谈、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依据相关规定研究制定。学校在执行规定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和声音,校方高度重视,认真进行了研究,采纳合理意见和建议,在方法和尺度上加以斟酌,使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合理、更加规范、更加严谨。 该声明称,“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的规定是针对以往部分学生携带手机、沉湎手机,严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和身心健康而制定,过去学校也曾采取过各种措施,但屡犯屡禁、屡禁屡犯,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对此,家长和社会强烈要求学校采取强有力措施,遏制手机泛滥。 规定出台后,学校与班主任、学生、家长在开学前签订了四方协议书,按照协议规定,“只要发现学生携带手机进学校,一概销毁,概不退还”。8月25日2000多名学生返校,处理了违反规定的三部手机,此举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认同,学生也认识到了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严重性。 关于“男女学生发型”的规定,是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学生发型要求制定,男生为普通短发,女生辫长为21-23厘米,以适宜为准。范亭中学采取的措施是:凡是超过规定长度的,由家长带领孩子剪短。 记者查阅范亭中学微信公众号发现,这已不是该校第一次发布手机禁令。在今年6月11日的一篇推文中,时任校长程俊杰在2019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就曾提到,“为了你们这一届,我可谓是煞费苦心,采取了好多措施,有些可能不近人情。监控单我每天签字是从你们高一的时候开始的,手机的禁令是从你们高二的时候开始的……” 多位老师反映,当前高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并且几乎都会带到校园来。除了满足最基本的和家长通讯的需求,绝大多数学生手中的智能手机是用来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刷扣扣空间、玩游戏、看视频、定外卖和收快递。 很多学校是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但这个规定往往收效甚微,于是改成“可以带手机进校园,但是不能带进教学区”。这又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因为决心带手机进校园的学生,就一定会把手机带进教室。手机带进教室,不但上课让学生分心分神,甚至在考试作弊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禁止手机进校园,何其难也! 2018年4月2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对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提出5项具体要求,并致信全国家长。 2018年8月3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得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 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推出“减负三十条”,明确课堂禁带手机。 此后,重庆市、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福建省、浙江省、云南省、天津市、江苏省等多个省市纷纷出台意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山东省甚至还以地方法规形式明确进行规定。 学习哥经调查发现,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地方的学校都对学生发型有明文规定。河北某重点中学校规中,甚至对家长行为做了规范…… (图片来源于微信号dzffcc) 前几天开学,河北衡水中学的1688字新生报到须知中,禁止学生携带包括手机在内的电子产品,更是被称为“史上最严校规”,引发全网热议! 而禁带手机、规定发型的高中,并非衡中一家。 如果你自律能力不强,从用手机,到玩手机,最后到沉迷于手机,这样的过程经历的时间很短,一旦沉迷,用在备考上有效时间总量势必就会减少,同时责任感也在降低,对于备考来讲,就是灾难性的。 由于手机固有的联络功能,如果建立了一个圈子,或者进了一个圈子,例如,目前很多同学热衷于“王者荣耀”,在集体游戏中,时间很快被消耗,并且可能被这个圈子“黏住”,这时候,备考都要往后放。 家长把手机交给我们是方便联系,我们往往也打着这样的借口买手机,甚至有人还会附加一些功能——促进备考。但是现实中,很多同学会逐渐陷进去。 拖延的习惯,有着极强的普遍性,一个沉溺于手机的考生,才打开手机之前或者打开手机的瞬间,也许会默默的提醒自己,要有节制,可是当打开之后,往往都有“关键时刻”,可以再等等,再拖拖,结果…… 学习哥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因为经常逃学,考试未能通过。有人问他:“通不过是不是要重修?”这个学生得意地说:“别人要重修,我才不那么傻。” 原来,学校的规则是,如果一个学生考试没有通过,有医生证明学生在考试期间生病了,就可以补考。而补考的卷子和原来的卷子基本一样,只有百分之二十的题有差异。这个学生就打算让考完试的同学把题告诉他,这样他至少可以拿60分。” 那他是怎么样拿到医生开的证明的呢?原来是去唐人街找中国医生,给医生一点小恩小惠,这样便可以蒙混过关。 这个故事让人听上去多少有些悲哀,不知道这个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能走多远呢?以蒙混过关得来的成绩,总有一天会接受职场的检验,而这种不守规则的习惯一旦形成,走入职场后也将难以改掉,而这种靠投机取巧获得短暂利益的做法也终有一天会露馅。 尊重和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化、一个现代人必需的品格。没有这样一种品格,你将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不遵守规则,你失掉的是信誉,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高中的时候觉得学校管理太严了,不是很理解。后来工作后才知道当初学校严格的管理对我们来说有多么宝贵。”一位衡中学子这样回忆自己的高中生涯,“那些曾经厌恶的校规校纪都内化到自己的骨子里,化成了高度的自律,为日后的工作与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考,这两个让人无比扎心字眼,让人不难联想到疲惫。 但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同学们必须要面对,我们也必须正视。在这关键的三年里,不免有懈怠、偶尔的跑神,并且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作为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场所,保障师生之间正常的教学和生活制度化,克服学生自由、散漫、懒惰、松驰的不良行为,减少违纪现象的发生,确保各项制度得到落实,创建平安和谐文明学校,严格的管理好处多多。 只有严格管理的学校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今后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人都是有惰性的,何况是十几岁的高中生呢? 只有严格的管理才能保障良好的教学秩序,使学习成绩不掉队。有许多办学历史长的学校,由于管理松散,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强,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例子比比皆是。 听上去,考试作弊、上课偷带手机、在一群同学中“个性”地留长发、烫卷发,这些行为也许你认为无伤大雅,但是谁又能保证“车”什么时候会翻呢?前几天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再次彰显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那些身在集体中不遵守规则、我行我素的害群之马必然要付出血的代价:
因为习惯了不守规则,一个高中生非要带自己家的金毛去江里洗澡,结果自己却掉进了江里,他的父亲为救他,也葬身江河…… 因为习惯了不守规则,在高速公路上开过头了非要倒车回来,结果不仅后面的大卡车来不及刹车,不仅自己全车覆亡,还连累大卡车车损人亡; 因为习惯了不守规则,19 岁少女花海铁轨旁自拍,被火车撞飞…… 是的,什么阶段就干什么样的事,十几岁的年级,就要想想如何把成绩搞好,而不是如何打扮、如何玩游戏、如何对抗校规。 你不喜欢你认为的“奇葩”校规,再长无非就忍耐三年时光。三年后尽可以留长发打游戏穿短裙,活成任何你想要的模样;不喜欢学校的军事化管理,自有无数人文自由又浪漫的大学氛围等你去挑。 但是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资本,去活成你想要的模样,去挑选你理想的大学。 而这些资本需要你践踏实地地去奋斗,你不喜欢现在的规则,终有一天可以逃开。但用不喜欢为不负责任开罪的恶习,一旦养成就一辈子丢不掉。 既然选择要用学习改变命运,所有无关的事情都该踢到一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