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诗仅16字,却清新脱俗,被李商隐化用,成千古名句

 acerbookstore 2019-08-30
欢迎走进集散化小仓库的独家空间
古典诗,也被称为旧体诗。它又分为古诗和近体诗。古诗,往往指的是六朝以前的诗体,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产物。近体诗形成了较为严格的平仄格律和字数要求,一般有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排律(也有人认为,排律不在近体诗的范畴)。
但是,古诗一般不受平仄格律和字数的要求,往往随着诗人的情绪和诗兴,而可以任意发挥。所以,有的古诗非常长,比如《诗经·豳风·七月》,比如屈原的《离骚》,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有的古诗却非常短,比如一首名叫《弹歌》的古诗,只有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仅仅这八个字,就写尽了一副古人狩猎的场景:砍伐竹子,接续竹子,打出泥丸,追逐猎物。语言简洁,节奏明快。
今天,我们来欣赏另一首很短的古诗,这首古诗仅仅只有十六个字,却用最简洁的语言,刻画出一位女子的人生,清新脱俗,令人赞叹。这首诗就是被收录到《乐府诗集》之“清商曲辞”的《青溪小姑曲》:
开水白门,侧近桥梁。
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这首诗看似非常简单,首先写了场景,“开水白门”,一开(庙)门,就能看到青溪上洁白的流水;“侧近桥梁”,庙宇的旁边,就是一座桥梁。这样的环境,可谓清幽至极。可是,“小姑所居,独处无郎”,如此清幽雅致的居所,却有一个非常大的遗憾——没有与“小姑”朝夕相处的郎君。
青溪,水名。据《六朝事迹类编》引《舆地志》中的记载:“青溪发源钟山,入于(秦)淮,连绵十余里,溪口有埭,埭侧有神祠曰青溪姑。”被供奉在神祠中的,就是青溪小姑。这位青溪小姑,姓蒋,是汉末秣陵尉蒋子文的三妹妹。蒋子文后来战死,他的三妹也投水而死。在孙吴时期曾经显灵,孙权就封了蒋子文为“中都侯”,立庙钟山,为钟山神;立他的三妹的祠于青溪,为青溪神。在民间传说中,蒋子文是十殿阎罗的第一殿秦广王。
关于青溪姑,在吴均的《续齐谐记》中,还记载了一个很美丽的故事:刘宋时期,会稽人赵文韶,有一天寄居在青溪河的中桥。晚上,他看到月光如水,就出来走动,想起家乡,心中略有惆怅,就唱起了《乌飞曲》。忽然有一个十五六岁的丫头,走过来说:“我们家小姐听见您一个人在这里唱歌,非常好听,我们正在玩逐月的游戏,不知道您是不是愿意我们过来一起玩?”
赵文韶心中一点也没有什么疑虑,立刻就请她们一起来。很快,一位十八九岁,非常漂亮的一位女子就款款而来。女子说:“我听见您的歌唱得非常好,您能不能再为我唱一曲别的歌?”赵文韶就又给她唱了一曲《草生磐石下》,歌声更为清丽悦耳。女子命令自己的丫头,取来箜篌弹了一曲,又命令丫头唱《繁霜》,自己摘下来金簪,扣箜篌和之。
春宵一刻,赵文韶赠送给这位女子一个银碗,一个琉璃勺子。女子也将自己的金簪赠送给赵文韶。第二天,赵文韶到青溪庙中,看到自己的银碗和琉璃勺子,都放在神座上。这才知道,自己昨天遇到的女子,就是青溪神女。
青溪小姑投水而死时,还是未嫁之身。这个故事,或许想要说明的,是在青溪小姑心中,宁可要一个情投意合的夫君,要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也不想成为被人瞻仰的寺庙中的神女。
唐代的大诗人李商隐,在自己的诗作《无题》中,很巧妙地将这个传说写了进去: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这首诗的开篇,就写了一位独居深闺的女子,在帷幄低垂,幽邃的居室之中的孤独寂寞。这位女子的处境,不正是与青溪河边的神女一样吗?她们都正值青春之际,都有着最美好的年华和容貌,可是都是一样的身无所托,孤独寂寞。
颔联的“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是尽人皆知的千古名句,上半句用的是楚王梦遇巫山女神的故事,下半句则完全从《青溪小姑曲》中化用而来。无论是巫山女神还是青溪小姑,都与首联中的那位女子一样,期待着美好的爱情,爱情却是如此的虚无缥缈。
颈联的“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则一连用了两个比喻,说明自己经受的挫折;尾联却展示出诗人不屈不挠的劲头,即便是明知道“相思了无益”,也不妨终身与痴情与惆怅为伴。
谢谢您的观看,请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