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30./文/木易观察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中国的典籍和上古传说中,有大禹治水、尧舜禅让、仓颉造字、嫘祖始蚕等记载,距今不下万年。这些记载和传说时刻提醒我们,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一代又一代先人通过不断拼搏、探索,历经千辛万苦开创得来。很多上古传说还被收入华夏正史,由此构筑出华夏民族所独有的以祖先为纽带的家国同构思想体系。面对前人留下的这些传说故事,我们每个人都会由衷感叹华夏历史源远流长,何止区区五千年。 然而上个世纪20年代,西方“没有考古佐证就不能证明历史存在”之类的观点传入中国后,我们开始对自己的文明没有了自信。加上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不能全部满足这些标准,使我们说话没有了底气。而那些祖上只留下些神话故事的国家和地区,却时不时传出考古新发现,将其文明形成的时间上限往前推了又推。其实,人才是历史的主要载体。华夏民族只所以迄今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华夏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有些民族虽然早一步发展到较高的社会历史阶段,但已早早湮灭。这些民族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或许会被其他民族继承下来,但他们的历史却因为失去人这个载体,只能为历史所遗忘,直到考古学家再次将其发掘出来后,才被现代人所知晓并解释。咋一看,惊喜连连,细一想,却是疑惑纵生。 据历史记载,古希腊公元前已经灭亡。但按照西方人的说法,希腊文明却奇迹般的保留下来,而且还比较完美。发现这些文明成果的地方不是荒山野岭的石洞,而是中世纪的阿拉伯图书馆。但我就是不敢相信那么多政治、文化、历史的巨著,在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传承下,仅靠羊皮纸和莎草纸以及鹅毛笔就能传承千年?历经战乱和朝代更替,躲过黑暗中世纪的火刑柱和教皇的追杀,然后被希腊人的后代西方人发现并保存下来,而且是充满智慧的巨著,阿位伯人巨然只知道妥善保管,而不知道加以利用?更神奇的是,西方的字母文字历经变化,艰涩难懂,然而在这批瑰宝出现后,一下子就涌现出这么多语言文字大师,能够把这些珍贵资料翻译成当时西方人看得懂的文字,传播四方,甚至来到中国。而且从这上面诞生了光辉灿烂的现代文明。这一切如同梦如幻,你相信吗?所以,我们只有两个选项:要不,古希腊文明是真正的神级文明,是地球人的骄傲。要不,这里面可能有很大的问题。 然而我国良渚古城遗址这次申遗成功,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是近百年来,中国人围绕西方的文明起源“三要素”,用大量的考古实证,据理力争得来的,是中华文明认定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华人的一件大事,标志着考古界终于找到了华厦文明认定的新的理论体系,即不同于西方主流的文明起源理论和发展模式——良渚古城遗址所代表的一系列中国新石器晚期区域国家形态,在东亚地区早期文明起源发展进程中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它们与西亚地中海为核心的西方文明进程是平行且能互相映照的两种模式,这为西方世界从历史角度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提供了实证,促使西方学者正视中国新石器晚期考古的丰硕成果,承认中国早期文明被世界大大低估的事实。低估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文明起源发展模式跟西方不同,不符合文字、铜器、城市这样的西方标准。用新的文明起源理论和发展模式衡量,中华文明可能很长很长。 除各种典籍记载和上古传说外,从近代的考古成果看,在中华这块大地上,上古时期包含着多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从距今约9000年前后开始,在这些不同的地理环境下,逐渐孕育出多个具有不同文化面貌、不同发展谱系的文化区系,如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海岱地区、甘青地区;长江流域的四川盆地、江汉地区、环太湖地区,以及西辽河地区和珠江流域等,是一个“满天星斗”、城邦林立的时代,无数个拥有共同特征的史前文化和文明,坐落于中国的东北、华北、黄河下游、黄河上游、黄河中游、淮河流域、长江中游、长江下游、长江上游、珠江流域甚至是河西走廊、西藏高原等。可以说,这个时代的中国就是一个超大型的“希腊世界”,可以称为是“华夏世界”。最终被黄河中游的文明逐步在政治上整合,开始了统一国家的千年进程。 这次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证明“中华五千年文明”这个定论再无争议。下一步,预计将在此基础上,通过考古界、学术界、文化界对近百年来围绕这一问题的考古成果、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硏究方向进行调整,将在不久的将来,能给“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这个话题找出一个可靠的、让世人信服的理论依据和实证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