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路跑步都靠边站!世卫组织公布的''最佳运动''居然是它

 zjshzq 2019-08-30

........................................................................................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找一个最适合的运动方式,既适合中老年人又适合年轻人,同时对于身体的增益效果也最大。

.............................................................................................

终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当下最流行的所有运动方式进行了全面分析以及数据研究发现,最佳的运动方式就是——跳舞。
世界卫生组织将跳舞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舞蹈使老人们经常在一起,增进相互了解和沟通,减轻老人们的孤独感,同时还能消减衰老带来的周身疼痛。此外,跳舞会让人心情愉悦,身体不适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改善。

跳舞会带来六大神奇变化
1、心肺强
长期坚持跳舞,可以增强肺活量,加强心脏储备能力,还能增强身体抵抗力,降低罹患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2、平衡好
研究发现,中老年人连跳三个月交谊舞,每周三天,每次半小时,其平衡能力可改善50%,跌倒的风险明显下降,这对于预防中老年人因跌倒而引发的骨折有明显作用。
3、柔韧佳
跳舞能提高人体柔韧性,大幅度的动作可以充分舒展身体的各个部分,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增强灵活性和协调性。而良好的柔韧性会减少运动受伤的概率。
4、肌力壮
跳舞是全身性运动,会动用全身大部分肌肉,不仅能增强肌肉力量,增加耐力,还可改善体型。经常跳舞还能舒活筋骨,减少因运动不足而导致的腰酸背痛等问题。

5、脑力棒
据一项研究显示,经常跳舞能让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下降76%,好于其他各类体育项目。还有一项研究表明,与舞伴的配合以及彼此间的身体接触能改善已患病人群的运动能力。
6、心花放
跳舞是一项集体活动,能帮助中老年人广交新朋友、联系老朋友,增加社会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大家一起聊天可以驱走内心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跳舞让身体机能得到改善,可无形中增强自信心。

跳舞虽好,但要适度
中老年人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运动能力以及兴趣爱好选择舞种。总的原则是,随着年龄增加,运动强度需要适当地降低。
1、50岁~60岁,求乐
这个年龄段的中老年人心肺功能相对较好,可以按照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节奏稍微欢快的舞蹈,比如探戈、恰恰舞、交谊舞等。运动幅度和频率可以稍快,达到中等强度运动,每天1~2小时即可。
跳舞的负荷量要适宜,每周运动5~7次为佳,让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20次左右。

2、60岁~70岁,求柔
六七十岁的老人跳舞要以中低强度的运动负荷为度,适当减小动作幅度和频率。
可选择扭秧歌、扇子舞等舞蹈,动作较为柔和,对腰、膝、踝等关节造成冲击较小,可避免运动疲劳性损伤的发生。运动时的目标心率可以用“170-年龄”来计算,有锻炼基础者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5~10次/分钟。
3、70岁以上,求动
年纪较大的老人心肺机能明显下降,平衡感和柔韧性较差,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增加,最好选择慢三、慢四、太极舞等舒缓柔和的舞蹈。要避免突然的大幅度扭腰、转髋、下腰等动作,以防发生关节、肌肉损伤或骨折。

看完是不是吓一跳,跳舞竟然有这么多好处!还等什么,赶紧叫上朋友们,一起舞起来吧!
来源:新老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