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6年资料 古今汤方剂量异同的考证

 zpyyzzhzzh 2019-08-30

内容提示: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古今汤方剂量异同的考证 朱晟 一、汉秤较现秤约小五倍 汤剂里药物的用量要适当才能获得所希望的治疗功效假如用量过低难收预期的结果假如用量太大往往发生意外甚至中毒或死亡这一类的不幸事件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医药上的剂量问题非常重要。又在适量的用药范围内也可因为剂量的不同而产生相异的治疗效果必需很正确的掌握它远...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古今汤方剂量异同的考证 朱晟 一、汉秤较现秤约小五倍 汤剂里药物的用量要适当才能获得所希望的治疗功效假如用量过低难收预期的结果假如用量太大往往发生意外甚至中毒或死亡这一类的不幸事件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医药上的剂量问题非常重要。又在适量的用药范围内也可因为剂量的不同而产生相异的治疗效果必需很正确的掌握它远在一千七百余年前的张仲景时代我国医师即已将这些合理的特点应用于治疗下列三个汤方均见于汉末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 药料种类虽同但用量不同故功效有别: 小承气汤: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 枳实三枚。腹大满不通者用之 厚朴三物汤:大黄四两 厚朴八两 枳实五枚。腹痛而闭者中之 厚朴大黄汤:大黄六两 厚朴一尺 枳实四枚。支饮胸满者用之 以上汤方虽然是 2—3 次分服的 但大黄的一次用量仍有 1.4-2.0 两 现代大黄的常用量只有 2—3 则汉代比现代的大黄用量约为五倍上下。 有少数书籍记载着古人与今人的体质不同故剂量有别这一论点不甚可靠因为二三千年间人类的体重基本上没有变化产生量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古代的量衡标准约比现代小五倍。所以我们在学习与研究古代医药文献时对于药物重量应当按照五分之一的比例来换算成现代的重量就比较接近正确了。 二、以“律吕家”之说为证 我国古代的各种度量衡制度有许多人做过研究工作并有外国人参加因为很复杂变化很大甚至在同一时代与地区的因为使用性质不同而度量衡制度亦不同所以各人的结论自难一致常有争论形成一种学问称考证这个问题的学者为“律吕家” 。但其中关于医药的剂量问题则较简单配制汤药仅以计算重量为主现删繁就简摘录诸家有关之说如下: 唐李淳风“隋书律历志”:“阳以古秤三斤为一斤” 。 杜佑“通典”:“六朝量三升当今一升秤三两当今一两” 。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依四分为一两秤是 定” 。 唐苏敬 “新修本草” : “古秤皆复 今南秤是也 后汉以来 分一斤为二斤 一两为二两” 。 宋林亿等校“千金方”:“今之用药定以三两为今一两三升为今一升” 。 宋沈括“梦溪 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仲景之世四升乃唐宋之一升四两为之一两” 。 金李杲“用药法象”:“古云三两即今之一两云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 。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比” 。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古一两为六钱古一升为三合三勺” 。 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汉晋升斗权衡以今较之不过十之二” 。 清王朴庄“考正古方权量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古一升今六勺七抄也” 。 陆渊雷 “伤寒论今释”: “汉之一两 当今之三钱四分 汉之一斗 当今之一升六合” 。(陆氏系参考章太炎先生之说) 吴承浴“中国度量衡史”:“宋一斗当莽(即汉代的王莽)一斗之 1.79 之六倍即 3.352倍较唐之三倍于古者又大 0.352 倍。又宋一斤当莽一斤之 0.8125 之三倍即 3.692 倍较唐之三倍于古者又大 0.692 倍然考唐之一斤已等放清库平之制„„宋之斤两重量实与唐同亦与清同” 。 杨宽“中国历代尺度考”:“东晋后魏三百年间量器增大达三倍自唐迄阴又增十分之六” 。 日本小岛学古“经方权量考”:“两者三分四厘八毫也” 。 日本清水藤太郎“国医药物学研究”:“一铢=0.06g一两=1.42g一斤=22.69g。 “第三改正日本准药局方”:“一两=2g” 。 叶橘泉“古方临床之运用”:“日本汉方医学会„„所订之公分(g.)制虽然说是集合了多人几经商酌而订出可是我们仍然感觉到也未必完全适合应用:幸勿 拘泥” 。 李时珍与张介宾同为明朝人但两位的说法差六倍所以清代的王朴庄曾辩正其误不过王氏的考据亦未被后世采用。吴承洛及杨宽先生的意见大部分与古人的说法相近即我国古代重量的变化唐秤较汉秤约重三倍唐清之间增重的速度较小各人说法亦不一其中以徐灵胎及杨宽之说较近实际即又增约一倍弱近因老秤改新秤(0.8525:1)稍有增加故汉秤约为新秤的五分之一或小五倍。 三、以人的体重来作证 “语林”:“孟业为幽州其人甚肥或以为千斤武帝(即汉武帝)欲称之难其大臣乃作大秤挂壁 业入见帝 帝曰:朕欲试自称有几斤:答曰:陛下正是欲称臣耳 无烦复劳圣躬于是自称之果得千金” 。 “唐书”:“安禄山晚年益肥„„量肚过膝自称约三百五十斤” 。 人们对于体重印象较深既经载于史书不至有误。现称胖人一般不过二百斤故汉秤约为现秤 四、度量衡制度变化的原因 从上面的资料看来说明历代度量衡制度变化总的趋势是量器逐渐增大相应的实物 计量就缩小了。基本原因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在收租课税中欲多取之民用之于己采用了加大秤斗尺的剥削方法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欵识商周兵器说”云: “古度量衡短小而且轻今度量衡长大且重又何也?自古利权皆自上操之官吏之征银帛粟米也未有不求赢者数千年递赢之至于如此此亦不得不然之势也。 ” 但自唐代起量器的增长速度在一般的公开情况下则显著降低这并不是封建主对于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已减轻剥削实系剥削方式有了改变因为工商业发达起来交易市场在扩大实物有征入而售出也增多了货币在流通上渐占主要的地位所以量器就逐渐稳定下来。 五、古代用药量的考证 我曾试图按照古代医方剂量来折合现代的分两很难恰当不易得出可靠的比例因为方剂系由多味药料组成不是单纯的而且各人用量变化很大所以不能作为主要证据但可作为辅证现将各个时代麻黄汤的一次药料用量列表如下: 仔细分析这两个表的内容很难恰切的比较出汉秤和现秤的差额但从轮廓看来假如说汉秤比现秤小五倍或小五分之四则出入不太大而且比说小四倍或六倍要适宜些。 穴、古代医药剂量的特点 根据上述的二个表我们还可以看出两个特点相当重要需要注意: 1.晋唐之间的秤虽较汉秤缩小约三倍但晋唐医药书中的用药量仍与汉代同。 2.宋秤虽与以前的唐秤及以后的明秤等出入不太大更不小于明秤但宋代医方书中的用药量一般的多比较低。 前一个问题 “唐六典” 、 “唐会要” 中有所说明 因唐秤有 “大小两制” 、 “公私悉用大者” 、“内外官司悉用大者” 即一般都用大秤比汉秤差三倍。小秤与汉秤相同只限用于“合汤药”等 “晋书律历志”指出了它的原因: “医方人命之急而称两不与古同为害特重” 。 这个问题最近并有实物可资证明日本奈良的己仓院尚保存有我国的唐代药材账目上所记的年代为日本天平胜宝八年即我国唐至德元年或西纪 756 年距今已为 1200 年即系用小秤计量的账上的第一种是麝香写着: “麝香(即四十)剂重四十二两并袋及裹小已下并同” 。 此处的 “小 已下并同”  系指所用的秤是小秤 麝香以下都是小秤称的(清水藤太郎 后一个问题并不是宋秤的计量反而比明秤小因为宋朝的统治者公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曾改变汤药剂型 代之以 “煎散”  就是根据成方 制备大量散剂 临用的时候 “煎散” 取汤但是汤中含有大量的散末不易滤取有时只好连汤带滓一起吃下去所以我们在宋医方中看到“和滓服”等字样故用药量亦相应的有所减少沈括在“梦溪笔淡”药议项下反映了这 件事: “古方用汤者最多用丸散者殊少煎散古方无用者惟近世人为之„„近世用汤者全少用汤者全用煎散大率汤剂气势完壮力与丸散倍蓗煎散多者一啜不过三五钱极矣比功较力岂敌汤势?” 这种“煎散”为汤的方法盛行于宋曾广泛的应用了数百年随宋朝的灭亡而逐渐被取消即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局方”时代因为此事属于剂型问题仅把和剂量有关的附带提一下: 七、从黍重所测得的结果 刘向“说苑”辨物篇:度量权衡以黍生之分为分。 “汉书”: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宋蔡元定“汉书律历志:“黍百粒之重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宋程回“医经正本书”:百黍为一铢。 除陶弘景说“十黍为一铢”外其他诸家均以“百黍为一铢” 。后人常根据黍重来测定当时秤与汉秤的比例如十九世纪初日人小岛学古即照陶氏之说称黍重而定“一两者三分四厘八毫也”(见丹波元坚:药治通义1839 年)。 我亦取现代的黍称之每百黍(一铢)的平均重量为 0.593g据此推算则汉秤一两等于现秤的四钱四分(14.232g)汉一斤为现七两(228g)假如和其他说法及实际情况对比一下则我的测定和小岛学古等的考证同样的都不可靠。因为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内所产的黍由于干湿大小的不同量差可以达到四分之一以上而且黍子经过数千年的人工选种和培育黍粒可以增大例如北京古物陈列所展出的洛阳汉墓中的谷物较之现代实物外观上要小一些所以我们不能用现黍来与汉黍作比。好像现代的附子、泽泻、地黄等药材形态都比古代的大是同一理由古人用附子是按个数计量的我们就不能遵古了。换算汉秤时应当把这一类的因素都考虑进去。 八、古今重量的对比 根据多方面的考证可以说明古今医药上的剂量异同问题比起其他的度量衡来要简单得多医药书中基本上只采用两种制度唐代及其以前用 九、古今用水量的换算 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凡云蜜一斤者有七合猪膏一斤者一升二合” 。 “灵台仪象志”说“水与蜜同积异重„„若二十与二十九之 比” 。蜜的比重为 1.355猪脂的比重为0.8590.864当时在没有精密比重计的条件下可以认为古人测定的准确性很高并无差误。现以蜜为据则唐代的一升为 105.43cc即约 100cc.。 我们再以此换算出的数据来核对古代汤方的用水量: 张仲景麻黄汤:药约九两(56g) 以水九升(948cc) 煮取二升半(264cc)温服八合(85cc)。 张仲景炙甘草汤:药约五十二两(325g) 以酒及水一斗五升(1582cc)„„取三升(316cc)温服一升(105cc)。 张仲景桂枝汤:药约十五两(94g) 以水七升(737cc) 煮取三升(316cc) 温服一升(105cc)。 张仲景葛根汤:药约二十两(125g)以水一斗(1054cc)煮取三升(316cc)温服一升(105cc)。 陶弘景及孙思邈:大略二十两药(125g)用水一斗(1054cc)煮取四升(422cc)。 麻黄汤中麻黄的成分较难煮出 故用 17 倍量之水并久煮 炙甘草汤要取用浓缩的稀浸膏用水量仅五倍 觉得少一些 以上二方是较特殊的例子 一般的张氏汤方多用约八倍量之水而且是一项成熟的经验了所以后来的陶孙二氏都循遵此例。 不过现代制备汤药的用水量则较少 一般约 35 倍 蒸发水分量包括煎药时间也比古代少。 是否因为孙氏之说有误所以我也跟着错下来呢?经仔细核对孙氏前后的材料 觉得错误的可能性不大。 现代汤药用水量能够减少的基本原因关系不在放量剂而是由放近代的汤药配制方法有了改进因为古代药料多用“捣、研”等方法来破碎有药末并有药块成分难煮出所以用水量要较多煮的时间及蒸发水量也大宋朝以后切片渐多近百年来更因切药工具大有进步常用的植物性根、茎、皮、果实等药料多切成薄而均匀的药片现称“饮片”  “饮片”这二个字在清季始用它所以煎药时成分易煮出又便于去滓因为这一改进汤药的用水量才有可能减少煎药时间也缩短了。 (本文发表在 1956 年 10 期第 531 页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