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暑假作业展示——鲁迅小说里的“封建读书人”

 昵称38437329 2019-08-30

本文所指的“封建读书人”,即是旧知识分子阶级。鲁迅先生对自己笔下的旧知识分子形象表现出对其“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复杂情感,运用辛辣的讽刺手法揭示了旧中国下造就的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原因——对封建制度,封建思想深刻依赖性。
一、功名:对科举制的依赖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政权通过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举一词是一个含义丰富复杂,含有具体动态特征的词语。广义的科举指分科取士或设科举士,起始于汉代。狭义的科举是指进士科举,以分科考试为特征,始于隋代。科举制的诸多内容及其特征是经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逐渐形成的,而往常所提的“科举制”基本为隋炀帝创设进士科为始。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进士科创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共存在了长达1300年,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为历朝历代所沿用。
在儒家“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下,无数封疆旧知识分子认为科举制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科举的道路。科举制度使极少数的知识分子跻身统治阶级,而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却因此一生皓首穷经,一无所能,穷困潦倒,最终成为了科举制度牺牲者与殉葬者。鲁迅笔下的小说《孔乙己》所塑造的,就是这样一位属于后一类的旧知识分子形象的典型
(一)“惟有读书高”的自我认同
孔乙己作为封建社会末期里读书人的典型代表,他所奉行的即是在当时社会下由统治阶级所倡导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主流价值观,但终于只落得乱花白胡子。文中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文中表明孔乙己是读过书的,只是没有中举。但是这样所流露出的即是孔乙己这类封建读书人们的痛苦:这种读过书但又没有中举的尴尬处境成为了底层贫苦大众嘲讽的对象。但是“惟有读书高”所产生的自我认同感使这些读书人没有办法拉下脸,对自己的身份与处境释怀,他们只能做出种种表现以尽力产生不同于“短衣帮”的效果来满足自己“高人一等”的愿望。“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所表现出的正是这种对自我认同感的依赖。“讲话之乎者也,以至于和孩子说话都《论语.子罕》中的话来回答。但这些
(二)“万般皆下品”的自我定位
在接受“万般皆下品”的自我定位后,孔乙己不愿脱下象征身份的“长衫”,更不愿与“短衣帮”为伍进行体力劳动,但是现实的经济条件无法令他成为真正的“长衫主顾”。固守旧知识分子的自豪感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影响下,促成其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性格。他的自我定位令他自发的放弃了其大部分可行的经济来源,最终恶性循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能力在逐渐丧失。便可以替人抄抄书,换碗饭吃。但是结果是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自我定位所产生的“优越感”与现实穷苦生活的影响下,孔乙己逐渐成为了一个“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的穷贼。就是做窃书贼在孔乙己心中也是高雅
正是这深深的固执的依赖使他自命清高,自认优越,在生活岌岌可危时仍然无法放下“读书人”的架子去谋生。最终他丧失了一个正常人的意识和生存能力。科举制令其获得了“读书人”看似光鲜亮丽的身份,也使其产生了自我优越感。在没有能力继续“进学”的尴尬情况下,他的内心与现实产生了不可融合的矛盾——不屑于去谋生,但是又十分贫穷。这一矛盾将孔乙己一步一步的推向了死亡,也将无数无法跻身上层又不愿放下身份的旧知识分子推向了死亡。孔乙己的悲剧,也是科举制在封建社会晚期僵化后所造成的大部分旧知识分子的悲剧。所以在文章结尾处作者对孔乙己的死寄寓了其深切的希望:像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希望以后不再有了吧。
陈士成是个世家子弟,据他的祖母说,祖上是个巨富,只是到后代才败落下来。所以,他始终有光复门第的思想。而要做到这一点,在当时只有走科举的路子。
量金量银不论斗
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从《白光》故事原型看,“白光”可理解为金钱之光。其次,古时银锭的颜色反射出的也是白光。第三,在科举制度下,人们做学问,归根到底是为了升官发财。陈士成家道中落,一贫如洗,在十六次科考失败后,只能用其他手段获取金钱,而精神错乱的他,想到“祖宗埋下的无数银子”。由此,可知陈士成一切的行为活动都是冲着银子去的,银子的方向就是他行动的方向。同时比对全文,陈士成在文中是随着“白光”而走的,哪里有白光,他便扑向哪里,分析到这里,便不难看出,银子反射的光就是陈士成眼中的白光,白光就是金钱之光。
他光宗耀祖的欲望,令他不安于现状,企图通过科举考试或者挖掘巨额遗产而一步登天以至于着了金钱的魔力。是自身的信仰,使他不能自已。所以最后陈士成死在了自己的手里。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与陈士成其实正好象征了在封建社会中“失败”的两类“读书人”:一是如孔乙己般,自身生活十分困苦,希望通过科举来达到改变生活的目的;二是如陈士成般,自身生活曾经十分富裕,但因为某些原因中落,希望通过科举的途径来恢复家道。孔乙己和陈士成这两位封建“读书人”的形象恰恰浓缩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表现出当时的社会弊端。从多方面体现“封建读书人”当个人欲望和生活环境产生矛盾下,他们的不适应与反抗。所谓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所产生的影响,令他们最终失去了一个普通人所应有的生存能力和正常的意识能力。他们对封建社会的依赖已经深入骨髓,同时也深受其害。虽然大多数小说篇幅都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封建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鲁迅先生的文字,于今日而言,依旧起着巨大的警醒作用,他以他自己告诉了我们什么叫独立之意志,自由之人格
“鲁迅先生和他的作品是一团活火,是燃烧在被压迫人民头上的火焰,它将烧毁那一切苟安于现状的奴隶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