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内擫”与“外拓”谈“二王”书法之特点

 羲皇上人同故人 2019-08-30

关于“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的特点,我们可从他们在书法史的地位以及普遍认同的书论中去把握:

“二王”书法,不仅是魏晋书法的代表,也是古今书法的分水岭;不仅是集古法的大成者,也是开今体书法的创始人;不仅表现了超游物外的意趣和笔墨情怀,也充分体现了魏晋士大夫超游物外、崇尚个性自由的思想。

从内擫”与“外拓”谈“二王”书法之特点

孙过庭在《书谱》开卷说:“汉魏有锺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又云:“彼此二美而逸少兼之”。孙过庭对“二王”书法与锺张并提,以“妙”形容“二王”书法的特点。

孙过庭评论书法好用形容词,在他的《书谱》中妙语连珠、词藻华丽,而这里他称“二王”书法之“妙”,却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如何理解“二王”书法各有哪些特点,试作如下分析:

历来书论认为“二王”书法最显著的标志特点是“大王”用笔“内擫法”,“小王”用笔“外拓法”。这一理论最早见于书论中应是虞世南《笔髓论》:“草即纵心奔放,覆腕转蹙,悬管聚锋,内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搅吐纳,内转藏锋也。”这里没有提及王氏父子,只是阐述了“内擫”、“外拓”论。

元代袁裒的《总论书家》说:“右军用笔内擫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度;大令用笔外拓而开廓,故散朗而多姿。”

这是较早对“二王”用笔“内擫”与“外拓”的论说。

我们翻开许多书法史书,也都延续并认同了袁裒的这一书论:王羲之传承了古人笔法,开创了“内擫法”,而王献之在内厭法的基础上,开创了“外拓法”。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理解“内擫”与“外拓”的用笔方法呢?

关于这个问题,历来书论繁多,各有说辞。近代书法大家沈尹默先生对王氏父子的用笔“内厭”和“外拓”有专门说明,大意为其父王羲之用笔“内厭、含蓄、沉着;其子王献之用笔“外拓、豪放、飘逸”。

从内擫”与“外拓”谈“二王”书法之特点

沈老的解释,似乎还比较笼统。我们关键是对“厭”与“拓”的理解,按照字面意思,是用笔力的方向不同的两种。我们使用毛笔,通过运笔,使笔锋在点画中行,点画笔力的方向与笔锋的方向应该一致,只是在使转、折笔和起笔、收笔提按等过程中,笔力带着笔锋运转时,出现了笔力的方向改变。一些书论认为:“转笔、捻管”就是产生“内厭”与“外拓”的根本原因(关于转笔论本文不加论述),“内厭”为笔力向背,即“右起而内”,形如“) (”状;而“外拓”为笔力向相,即“左起而外”,形如“( )”状。

从内擫”与“外拓”谈“二王”书法之特点

这其实是在书写过程中变化多端的运笔姿态,多种方向的笔力变化频繁交替。即使”王羲之的同一件书法作品、甚至同一个字中都会频繁出现“内厭”和“外拓”。故很难认定一件书法作品属于哪一类用笔方法,而以这种运笔姿态来判断“二王”父子是属于“内厭”和“外拓”用笔书家,其实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之所以对“二王”父子用笔有这样的判断,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一是延续了历史对具有书法方向标人物“二王”的习惯认定,以便于我们对书法用笔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二是王羲之书法中的确是“内厭”多于“外拓”,而王献之的用笔是“外拓”法为多;三是方便我们在书学过程中对笔法、字法的理解。

从内擫”与“外拓”谈“二王”书法之特点

“二王”父子的书法特点,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就是书风的开创性,表现在笔势和结体上的不同。王僧虔云:“变古制今,唯右军”。王羲之在钟繇等老一辈书家诸多书体基础上,去隶意而创正书(真书),并继而汲取张芝等章草创今草(也有称之为“二王草”),这是书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新运动,而在这个运动中,王羲之无疑是领军人物,而《兰亭序》便是奠定他书圣地位的杰作。

从内擫”与“外拓”谈“二王”书法之特点

而王献之的书法,在其父亲的光环下,传承大王笔意,融入他豪迈的性情和笔墨情怀,字势更加肆意多变、跌宕起伏,姿态万千,气度不凡。

“二王”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自从有了“内厭”和“外拓论,我们习惯上把书法分为三大阵营:即王羲之之前的古文字、章草以及书家作品,大多归为内擫法,大多数北碑、欧阳询、柳公权书碑,亦属内擫范畴;而以王献之为“外拓”法代表,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以及颜真卿等书法,以及一些北碑等归为“外拓”阵营。其余大部分书家及书法作品归为“中间派”。

从内擫”与“外拓”谈“二王”书法之特点

其实,前面以说过,这仅仅是一种习惯论定,在我们书法学习中,对书法的笔法和特点把握,尤其对“二王”书法特点的把握,不应受其书论束缚,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微头条@青云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