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对早教有误区,伤害的是孩子的未来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8-31

通过虎子妈的推荐,张大姐开通了一套早教年卡,介绍完操作方法之后,虎子妈问:“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吗?”

张大姐说:“多久可以学会做乘除算术啊?”

这让虎子妈有点哭笑不得。

尽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越来越大, 早教更是备受家长们的推崇,然而对于早教,不论是已经参与的家长,还是仍在观望的家长,误区一直存在。

那么家长对于早教到底有哪些错误的认知和误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家长对早教有误区,伤害的是孩子的未来

早教能教会孩子哪些知识?

“多久可以学会做乘除算术啊?”上文中张大姐的疑问就是一个典型的早教误区。

总有家长以为早教是提前教会孩子学校里的知识,以为早教是教数学、教语文这类具体的学科知识。或者以为早教是学舞蹈、练书法,不是这样的。

早教不是提前让孩子上学,也不是补习班,同时也不是兴趣班。早教是培养孩子的多元化智能,是培养孩子习惯,建立各项能力的基础。基础打好了,对他们长大后各类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家孩子不需要早教

家长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想法,和上面的误区有关。说白了,就是对早教真正的内容存有误解。

人的智能不是天生就形成好的,需要后天的引导和培养,从出生到上小学以前(也就是0-6岁)这个阶段对人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在每个阶段,儿童的成长发育都有不同的特点,一旦错过,就会给他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前面说过早教是建立孩子各项能力的基础,就像一个房子只有地基打好了,才能保证房子的质量和稳定。早教的缺失会导致的负面影响,会持续到孩子成年,且难以逆转。

有的家长说:“我小时候也没上过早教啊,现在还是那么优秀!”

那苔叔想对这些家长说的是:如果您小时候上过早教,那么现在一定会更加优秀!

家长对早教有误区,伤害的是孩子的未来

孩子太小学不会早教

就像上小学上初中,同样的老师讲同样的课,有的人学得很轻松,有的人学不会,并不是课程出了问题,而是你不适合这堂课。

回到早教这个点上,不同的孩子适应的早教方法不一样,家长抱怨孩子学不会,关键不在于孩子年龄太小,而是没有找到适合孩子成长情况的早教方法。

对于这些家长,应该做的是为孩子选择量身定制的早教课程,才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成长。

价格越高早教效果越好

一些家长选择早教的标准非常粗暴: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并且顽固地认为价格越高早教效果越好。

却从不考虑价格是人员工资、运营成本、广告投入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也从不考虑高价的早教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孩子。

比起华丽的硬件设置,家长应该更多关注教育理念、师资力量,其实早教的效果最终如何,还得看家长的投入程度和孩子的接受程度。

家长对早教有误区,伤害的是孩子的未来

早教是学校的事与家长无关

一些家长认为,学校才是孩子受教育的地方,老师才负责教孩子,当父母的只需要管孩子吃好、穿暖、不磕着、不伤着就行……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种认知简直停留在二十年前。

对孩子而言,家庭是教育的起点,父母是最亲密的老师。早教不是教孩子,而是教父母!

教父母如何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早教是一场马拉松,方向对了,才能到达终点。有还在误区的坑里呆着的家长吗?是时候出来透透气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