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越来越大, 早教更是备受家长们的推崇,然而对于早教,不论是已经参与的家长,还是仍在观望的家长,误区一直存在。 那么家长对于早教到底有哪些错误的认知和误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早教能教会孩子哪些知识?“多久可以学会做乘除算术啊?”上文中张大姐的疑问就是一个典型的早教误区。 总有家长以为早教是提前教会孩子学校里的知识,以为早教是教数学、教语文这类具体的学科知识。或者以为早教是学舞蹈、练书法,不是这样的。 早教不是提前让孩子上学,也不是补习班,同时也不是兴趣班。早教是培养孩子的多元化智能,是培养孩子习惯,建立各项能力的基础。基础打好了,对他们长大后各类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家孩子不需要早教家长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想法,和上面的误区有关。说白了,就是对早教真正的内容存有误解。 人的智能不是天生就形成好的,需要后天的引导和培养,从出生到上小学以前(也就是0-6岁)这个阶段对人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在每个阶段,儿童的成长发育都有不同的特点,一旦错过,就会给他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前面说过早教是建立孩子各项能力的基础,就像一个房子只有地基打好了,才能保证房子的质量和稳定。早教的缺失会导致的负面影响,会持续到孩子成年,且难以逆转。 有的家长说:“我小时候也没上过早教啊,现在还是那么优秀!” 那苔叔想对这些家长说的是:如果您小时候上过早教,那么现在一定会更加优秀! 孩子太小学不会早教就像上小学上初中,同样的老师讲同样的课,有的人学得很轻松,有的人学不会,并不是课程出了问题,而是你不适合这堂课。 回到早教这个点上,不同的孩子适应的早教方法不一样,家长抱怨孩子学不会,关键不在于孩子年龄太小,而是没有找到适合孩子成长情况的早教方法。 对于这些家长,应该做的是为孩子选择量身定制的早教课程,才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成长。 价格越高早教效果越好一些家长选择早教的标准非常粗暴: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并且顽固地认为价格越高早教效果越好。 却从不考虑价格是人员工资、运营成本、广告投入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也从不考虑高价的早教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孩子。 比起华丽的硬件设置,家长应该更多关注教育理念、师资力量,其实早教的效果最终如何,还得看家长的投入程度和孩子的接受程度。 早教是学校的事与家长无关一些家长认为,学校才是孩子受教育的地方,老师才负责教孩子,当父母的只需要管孩子吃好、穿暖、不磕着、不伤着就行……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种认知简直停留在二十年前。 对孩子而言,家庭是教育的起点,父母是最亲密的老师。早教不是教孩子,而是教父母! 教父母如何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