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健脾养胃,养生保健的药膳方子,乾隆皇帝都用它

 南山梵境 2019-08-31

乾隆和慈禧吃了几十年的“八珍糕”, 被誉为“中医养生第一糕”, 你也吃得到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养生食方:八珍糕。

党参(或人参一两)、茯苓、炒白术、莲子(去芯)、薏米仁、芡实、山药、扁豆等8种中药各二两组成,具体做法是:这八种药共研极细面,加白糖,水适量蒸而为糕。

“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这句话是八珍糕创始人——明朝御医陈实功书中记载的,我们不难看出,每个字都在称赞这个小糕点。可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有“千年养生第一糕”之称的——八珍糕!

头号粉丝慈禧:一吃就上瘾,从此离不开

清代光绪六年九月的一天,西太后慈禧由于嗜食油腻肥甘病倒宫中。她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稀溏、闷闷不乐,众太医心急如焚。

经过众医研讨都认为该给“老佛爷”补脾益胃,开了八味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处方:茯苓、芡实、莲子、苡仁、山药、扁豆、麦芽、藕粉,共研细粉,加白糖,用水调合后做成糕点,并取名“健脾糕”。

吃了此糕几天后,“老佛爷”的病状竟完全消失了,食量大增,周身亦有力了。“老佛爷”一高兴便将“健脾糕”改称“八珍糕”。从此,“八珍糕”竟成了慈禧最喜食的食品。不管有病无病,总要让御膳房为她做“八珍糕”食用。

高寿的乾隆:半辈子都在吃八珍糕

“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十九日起,至八月十四日,皇上用八珍糕四次,用过二等人参八钱。”

“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初九日起,至五十三年十二月初三日,皇上用八珍糕九次,用过四等人参四两五钱。”

这是乾隆帝的饮食记载中所述。

乾隆是一位非常博学又注重养生的人,这款八珍糕实际上是日常保养用的小药。基础方是:茯苓,白扁豆,莲子肉,薏米,怀山药,芡实。乾隆年轻时食用的八珍糕其余两味药为山楂和麦芽,目的是消食化积;年老后,去这两味而用人参和党参,目的是强身健体。

八珍糕远不止健脾养胃,它适合这8种人吃:

1、成年人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身体疲倦,面黄肌瘦、免疫力低下,阴阳气血虚损。


2、肿瘤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经常有食欲不好,体虚乏力的症状出现,从中医的角度讲,就是脾虚,也就是免疫力低下,患者经常不想吃饭,或吃的很少,体力很差,不想外出活动。

3、需要补肾益精的人群:淮山药“健脾补虚,滋精固肾”,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有腰膝疼痛、夜尿频多等肾虚症状的人群很适合用“清宫八珍糕”调补。

4、糖尿病人非常适用:“清宫八珍糕”里没有加入任何糖分,淮山药和薏米都是降血糖的食疗佳品,长期食用有明显降血糖的作用。

5、日常养生人群:山药、薏米、芡实在《神农本草经》中都被尊为上品,经常食用有预防疾病、益智安神、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

6、追求美丽年轻的女性:慈禧晚年也是每日食用“清宫八珍糕”,对女性来说,“清宫八珍糕”可以改善气血、消除色斑等,使皮肤更红润细腻。

7、脾胃虚弱的上班族:有很多人工作压力大导致饮食减少、身体疲倦、面黄肌瘦、免疫力低下,阴阳气血虚损。

8、小儿肠胃薄弱、消化不良、不爱吃饭,不长个,食少腹痛、面黄肌瘦、脾虚便溏等症,有健脾养胃、益气和中之效。

孩子用的八珍糕,可比成人的要做得细致,著名中医博士罗大伦在他的博客中将做法传授给我们:

黑米、糙米、粳米、糯米(各200克)、党参(或者人参)30克、白术30克、茯苓50克、薏米50-100克(舌苔薄--50克,舌苔厚--100克)、莲子肉50克、芡实50克、山药50克、白扁豆30克(大便干燥--用杏仁代替)。

先把这些药研成粉末,再把糯米、大米研成粉末,两者混合,把这些米粉和药末放入水中,装在一个浅碟子里面,和成面,可以加一点白糖,蒸20分钟后就成了软软的米糕,蒸熟了以后冷却切成小块,烘干,以便于存放。也可以直接把药末放在水中熬成糊状,然后喝下去。

来源:养生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