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市同安区“古”城墙

 明悟好学 2019-08-31

 入住位于“三秀路”的同安宾馆,从宾馆往窗外看,很惊喜发现“同安孔庙”就在对面街,庙外就是“同安古城墙”,附近还有“蔡复一故居”,“同安钟楼”等老建筑,欣喜!先说说“同安古城墙”。

    所谓的“同安古城墙”,现在其实只是个遗址,几乎没有完整的城墙原貌。现仅存东门至南门傍溪的一段,长450米,顶宽4米,距溪床高5米,大部以条石砌筑,间有夯填红泥,外表石条几乎剥落殆尽,就是一小段杂草丛生的土石“土垛子”。1996年,重修孔庙前城墙76米并复建了城墙垛堞,水泥包皮,很假。但还是同于1984年被立为同安“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同安古城墙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周长2544米,高约3.8米,顶宽3.6米设城门5个,东称“朝天”,西谓“厚德”,南名“铜鱼”,北叫“拱辰”,西北曰“庆丰”。初系土夯而成,后因屡遭水患兵祸破坏,历代曾多次修筑。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重修时,改称东门为“迎阳”,西北为“镇兑”,南门为“来薰”,北门为“绿野”,唯西北门延旧称“庆丰”。至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为防倭寇,用砖加1米,西门北门增筑重门,偏设哨所59处。翌年修城时又增筑敌楼10所。至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再修时,周长扩至约2710米,高约7.4米(比宋代夯土墙增高近一倍),改称东门为“鸿渐”,西北门为“朝阳”。其后,为防荷兰人进犯同安城,土城墙上赶筑炮台10座。

  清顺治五年(1648年)826日,城墙被清兵用炮轰陷,雉碟无存。顺治12年,清兵再犯,郑成功鉴于无险可守,遂拆部分城墙及官民入丙州岛,夯筑新城(新城已无存)。1680年清兵攻占金厦,清朝稳定了对同安的统治,又对同安城墙加以修整,后屡坏屡修,最后一次修整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1911年11月,同安同盟会员陈延香等还在同安五城门及县署遍插五色共和国旗。民国十五年(1926年)奉省令拆毁南门至小西门的城墙,修筑马路。

厦门市同安区“古”城墙

厦门市同安区“古”城墙

厦门市同安区“古”城墙

厦门市同安区“古”城墙

厦门市同安区“古”城墙

厦门市同安区“古”城墙

厦门市同安区“古”城墙

厦门市同安区“古”城墙

厦门市同安区“古”城墙

厦门市同安区“古”城墙

厦门市同安区“古”城墙

厦门市同安区“古”城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