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见一见“活生生”的孔子和他的弟子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8-31

来,见一见“活生生”的孔子和他的弟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确认过世界十大文化名人,按年代顺序来排名,打头的就是中国的孔子,其他还有亚里士多德、阿奎纳、哥白尼、培根、牛顿、伏尔泰、达尔文、康德。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孔子的仕途虽然并不顺利,但他在教育方面却颇具开创性。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很多。《史记·孔子世家》这样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其中出名的有子路、颜回、子贡、冉有、宰予、子夏、子张、曾参等。“孔门七十二贤”既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孔子曾经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回到鲁国后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也是后人与孔子“面对面交流”最好的途径。除《论语》外,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也有很传神的描述。

但是让今人无论是读《论语》还是《史记·孔子世家》无疑还是多少存在一些天然障碍的。《论语》虽然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但事实上,每一条语录的背后,也都隐含着一个个故事,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也正是基于这些《论语》以及《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中的记载,掌阅签约作家陈舞雩创作了《孔子,人生不苦旅》这本书,把更为丰满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特别是活动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态展示出来。虽然作者竭尽全力以一种轻松的笔调来呈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活动,但他却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在讲述“历史”,还加上了一些自己的思考感悟。

书封上的推荐语中说,“本书认真严谨地讲述了孔子‘不严肃’的一生”。“认真严谨”是必须的;但“不严肃”却实实在在是一种自谦了——孔子在世的时候就没有想着要高高在上,虽然被后世尊为孔圣人,也依然极具亲和性。《论语》中就记载了孔子曾经很坦然地提起过自己小时候地位的“贱”:“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的坦率、诚实等等“可爱”之处也正在于此。

孔子在世时一生就颇为坎坷,后世中的“孔子”也是这样:曾经被尊奉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但在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十年文革中也曾遭到批判。但无论如何,孔子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人物。司马迁曾经如是评价:“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非常客观实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