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只有原创才是生命自由的状态

 冯振0alnnmjoe5 2019-08-31

 油画《自然·自然》系列

    2.15mx1.65m 布面油画

本文内容为《缤纷》杂志(2016年第7期)对林飞老师的采访,本公号增加了由于该杂志篇幅所限,未能刊出的内容。本文标题为公号编者所加。

原创,只有原创才是生命自由的状态

缤纷杂志:能不能谈谈您与绘画结缘的经历,是什么让您踏上艺术之路的?

林飞:那要从五岁讲起,我幼儿园的时候就喜欢写写画画。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班里和年级里的黑板报都是我来抄,那是很有成就感的!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我的书法。

我的艺术启蒙老师沈长城先生(1),是文革前从艺术院校毕业的艺术高材生,他是与徐悲鸿同期留法的艺术家谢投八先生(2)的学生。从那时候起,我走的路就比较正,因为老师会告诉我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我受到法国绘画流派的影响,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缤纷杂志:您和沈先生是怎样相遇,并能够拜他为师的。

林飞:  这又要讲到文❁革当时整个社会都很混乱,他们这批人并没有分配工作。本来,像沈先生这样的人会留在大学做骨干,但当时大学都取消了,他们就只能下放到基层来。过去,南平是闽北轻工业最发达的城市,他就到那里的师范学校做老师,这已经是非常好的去处了,其他一些人也有去县城的。我是在这种情况下认识沈先生的。那时候,老师不能随便带学生,这是资本主义尾巴,但他还是收我做入室弟子,我非常非常感谢沈先生,他让我的艺术有了真诚的起点和追求艺术高度的品质。

曾经有人请我去做报告,我就讲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说:那个时候,像沈先生这样的一批高材生,在地方培养了多少人才,他们做了多么有意义的事情!现在很多人都不清楚。

缤纷杂志:您从一开始,就接受了西方的绘画训练,为什么后来却以国画作为自己的主要创作形式呢?

林飞:我们那一代其实是文化馆出来的,文化馆经常搞活动,国画,油画,版画,什么形式都有。举办国画活动,我们就领毛笔、宣纸;举办油面活动,我们就领油画材料,我们那一代人往往是多面手。从最开始,笔墨就是我们的强项,而我自已也不愿意把笔墨丢掉,把这种能力丢掉太可惜了。

油画《禅境》系列

90x70cm 布面油画

缤纷杂志: 刚才您说了,您起初的创作核心就是水墨,您通过水墨的技法,又延伸到油画。水墨的语言又转换到布面上,这种转化过程之中,应该有一个先决的条件,就是艺术的母题,你认为您的艺术母题是什么?您表达的核心是什么?

林飞:我得益于范迪安先生(3)的鼓励与提携,1996年来中央美院学习并在北京发展,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我艺术人生的恩师。1997年我写了《论当下语境中的后文人主义》这篇论文,正式提出了”后文人主义”这个概念。

八五思湖之后,中国艺术界开始大量吸纳西方观念,那时候,人们总是喜欢用一个时髦的词,叫做“参照系”。大家都在说,我的参照系是什么什么,你的参照系是什么,很多人都有一个西方老师,一个西方的源头。大多数人都有追逐西方的热情,就像1919年新文化运动那时候的情形,觉得自己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但恰恰是这样,往往可能丢了中国的东西,而我希望把中国的东西留下来。

缤纷杂志:我有一个疑问,传统文人概念所根植的社会基础改变了,“文人”的内涵也必然发生变化,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文人精神”与当代社会存在着矛盾呢?您怎样看待这样的矛盾?又怎样调解这样的矛盾?

林飞:确实有很大的矛盾,但我并不认为应该调解这样的矛盾。每一个人,每一个画家都应该拥有自己独立的个性、独立的思想,这种思想也不需要传播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因为画家始终是极少数的人,画家的观念,画家做的事情,并不一定必须变成一个普适的价值观,一旦强行把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变成所有人的标准,就很可能出问题。每个人的审美都一模一样,沒有区别,肯定不是好事。而且艺术家需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这就更不能成为一种通行标准了。

缤纷杂志:所以您还是希望以一种“超人”的身份来创作?

林飞:对,我们这一代可能还是受到了尼采的哲学思想影响。我常常说,你们是前进档,我是倒车档,你们去做向前进的事情,我教你怎么回家,怎么入库。没有倒车档、不懂得入库的车子,一定会迷失的,这就是我提出后文人精神的原因。

缤纷杂志:您从1997年写下《论当下语境中的后文人主义》到现在,以至未来一段时间,“后文人主义”都是您创作的母题么?您一直围绕着这个理念在创作吗?

林飞:  包括我的《水墨看世界》(4),我的油画系列,其实都是围绕着我的”后文人“情怀在创作,我希望最后自己能做到自己满意的高度,促成自我完善。艺术其实也像是一种比赛,所有艺术家都在赛跑,和自己赛跑,也和别人赛跑,目的是最后通过独木桥达到理想的终点。所以说,艺术家都是以最后达到的成就来说话的,不论是当代艺术还是传统艺术,不到50岁、60岁的年纪,都不能算数。实际上,最后也是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留下来、完成自己用人生书写的创作历史。

油画《原态》系列

65x50cm 布面油画

缤纷杂志:您现在怎么看待中国当下艺术在世界范围的地位,中国和世界艺术史到底发生了什么关系?

林飞:我觉得这是个伪命题。我们一直在讲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经济如何崛起......但是艺术领域不应该这么思考。我们应该关注民族文化有没有延续、有没有生存发展,一个民族的内心需要,并不一定和世界有什么直接关联,我们经济强大了,艺术就强大了么?不存在这样的道理。有时候我们总是急于想让别人承认自己,仿佛被承认了,自己才存在,才有价值。

人应该做自己,不要做别人。你不要模仿塞尚,人家是现代艺术之父,你做塞尚是做不过塞尚的,东西方的语境不同,时代也不同。你要做的,应该是自己的高度,东方的高度。要有自己独立的一面,不要做克隆,艺术家还是应该实实在在地创作。

缤纷杂志:您个人对当下中国画的状态或者是状况,是怎么看待的?

林飞:八五思潮结束之后,人们发现有些地方不对头,大家模仿西方,却没有自己了。然后,就出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说法,但是这种弘扬的方式,却是运动式的,低层面的。学校里面开展书法课,学习中国画,但这种运动式的教学方式,却忽略了从小的文化修养教育.你看美展的作品,很多工笔画,小笔法非常漂亮,但仅此而已,没有高度。

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力度和气韵,并不见于纸上,这可是书画最重要的内容,这一关没法偷工减料。所以说,从小的基础和好老师非常重要。这就像是口哨和交响乐,口哨吹得再好,还是口哨。它和交响乐不同,因为交响乐有交响乐的内容,这些内容口哨里面呈现不出来。

所以说,还是得静下心来,让自己明白应该做什么。不明白的人就会被别人带偏,我们喜欢用统一标准来衡量一切,例如高考,但是等高考完毕之后呢?大多数人就把高考内容抛弃了,卸掉了。艺术也一样,用一刀切的标准来搞运动,真不如一个人天天埋头在自己的领域里前进,一直往上走,这才有可能成为大家。所以说,艺术还是需要实干家,能看出问题的是教育家,而艺术家要懂得解决问题,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地工作。

    国画《美国大峡谷印象》 

138x68cm  设色水墨

缤纷杂志:您未来的工作计划有哪些?

林飞:计划赶不上变化。今年,我本来想去西班牙,但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我朋友的赞助商没钱了,去不了西班牙。我就去了两次福建,去看老师,同学,朋友,都快成聚会专业户了。10月份,我还会再去福建,这些行程都不是事先计划好的。艺术也一样,计划有时候会被打乱,所以一步步踏踏实实向前走,一生做好一件事最重要。脚踏实地得来的成果.都是你的,别人想抢也抢不走,就像盖高楼,地基深度决定楼的高度。

缤纷杂志:您最欣赏那些艺术家?

林飞:欧洲范围来讲,我走了很多博物馆,印象中“卢浮宫”是大众喜欢去看的地方,里面的作品很写实,人体也很有质感;“奥赛美术馆”里面有一种优美的情调,是小资们喜欢去的地方;而“蓬皮杜现代艺术馆”,则是艺术家去的地方。一进门就是米罗、马蒂斯……直接打开了当代艺术这ー页,而在这之中,谁是佼佼者呢?我认为是培根,在他的画前面,我不由得感叹,上帝太照顾他,他的才能真大!在“奥赛美术馆”里,我觉得塞尚、高更、梵高这些艺术家是最优秀的;古典主义时期,最优秀的画家,毫无疑问非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莫属。

回顾整个西方艺术的历程,你会看到,他们有自己的传统,有自己的根,所以他们才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用力,在什么地方停,这就是修养,修养到了,做什么是什么。

缤纷杂志:那么,亚洲艺术家,或者近现代的中国艺术家,您欣赏哪一位呢?

林飞:如果是中国范围的话,我认为黄宾虹、林风眠都是一顶一的画家,再往前的话,我非常欣赏黄公望、文征明、倪瓒等文人画家。

   国画《孤寂的庞贝》 

  100x50cm 设色水墨

缤纷杂志:您平时除了绘画之外,还有哪些个人爱好、生活上有什么喜好?

林飞:我的兴趣爱好很多。我不喜欢在一个东西上面停留太久,除了画画,大多是了解一下就可以了。生活上,我喜欢养花种树,打理院子。

缤纷杂志:您提到文人、文人精神,那么,古典文人喜爱的诗歌、篆刻这些艺术门类,您也有涉及么?

林飞:有的,我上大学的时候,篆刻是班上最好的。诗歌我也写,这些东西和绘画都是相通的,画画得高兴时,就会题上一首诗,而且对于书法来说,最相配的文学形式就是古体诗,你用书法来抄现代的文章就肯定不太对劲,这是因为内在气质不一样,传统艺术形式的内核都是相通的。

有时候我们讲传统,其实是一种视角,用这个视角,你可以看很多东西。例如,我把油画和西方的东西融入到我的画里,因为我看到了这些。八大山人不画这些,是因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江西。而今天,我可以去意大利看庞贝古城、去美国看大峡谷、去法国看莫奈花园、去印度感受佛教艺术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尽管我用的是传统的视角,但视野可以不一样。

缤纷杂志:您的环球艺术之旅,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或者有没有特别有意思的回忆?

林飞:有很多,很多地方都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去法国登上勃朗峰,从山顶到山脚,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天气:晴空中,照见雪山打开的壮丽容颜,随之而来的雨雪、冰雹…...最后在阿纳西湖重回安详与宁静。还有在纽约的希尔顿酒店,我拉开窗帘,看到清晨的“911遗址”金光闪闪,那种震撼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我就想,是上帝让我看到了这些,他眷顾我,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做好自己呢?画家千万不能去做别人。

缤纷杂志:您如何看待您与您的作品之间的关系?

林飞:我始终坚持独立原创的艺术态度,我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我的孩子,它们从我的生命里来,我希望它们都能遇到珍爱它们的人。

注释1:林飞自1974年起,成为沈长城先生的入室弟子。

注释2:林飞自1979年起,师从谢投八先生。

注释3:林飞自1979年起,师从范迪安先生。

注释4:本公号将陆续推出林飞的水墨系列作品。

林飞

独立艺术家

1959年 生于福建

1983年 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

1997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研修班

被范迪安先生誉为“中国美术界的白鳍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