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敌进我进!—— 李运昌将军冀东抗战传奇(五)

 mjhyxy 2019-08-31

敌进我进敌胆寒——1942年“敌进我进”战略和两次热南战役

“敌进我进敌胆寒”,此句是指冀东抗战史上我军著名的“敌进我进”战略方针。同时介绍一下和“敌进我进”战略密切相关的我军两次热南战役。它们分别是热南战役和热南反集家战役。

(1942年6月)27日,中共冀东地委举行第一次扩大会议。在会议总结中强调指出:今后,夺回被“蚕食”地区,巩固原有阵地,开展新游击区,突破敌之封锁包围,成为我冀东党目前的中心任务。开展敌占区工作,创造新游击区,为今天坚持冀东、发展冀东的首要工作。地委决定采取“在发展中求巩固”和“敌进我进”的方针,将热河中部、滦河以东和北宁铁路以南等敌占区域作为主要的开辟方向。(摘自《冀热辽子弟兵》250页)

这就是冀东抗战史上著名的“敌进我进”战略的最早出处。

读者大多听说过“敌进我退”的游击战口诀,但为什么在冀东要搞“敌进我进”战略呢?据当代学者研究,最早提出“敌进我进”战略的是刘伯承将军,时间是在1941年10月21日北方局的会议上。刘伯承将军指出,针对日军大举扫荡的作战特点,我军原先的“敌进我退”方针已经不能满足现实作战的需要了。在根据地有限的纵深内,除非我军彻底放弃根据地,否则就将面对“退无可退”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消极的退避不是办法,“敌进我进”就成了必然的选择。敌人打过来,我们打过去,按照刘伯承将军的话说,就是要打磨盘,要摸敌人的屁股。

这也正是冀东提出“敌进我进”战略的核心意图。事实上,由于冀东地处平原地带,战略纵深狭窄,非常不利于我军主力部队展开游击战、运动战,但却十分利于日军使用现代化交通工具进行大兵团作战。因此,如果我军不能出击到“敌后的敌后”,挺进热南山地,开辟新区,则必将受困于平原地带敌强我弱的格局,丧失发展壮大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可能性。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我军在开辟新区的同时,就要放弃冀东基本区。正如娄平同志在《“敌进我进”战略在冀热辽》一文中所说:“‘敌进我进’之‘我进’有双重目的:一是打到敌后之敌后去,把敌占区开辟成新的抗日根据地;二是与此同时,准备条件把握时机,把敌人蚕食去的地方夺回来。以实现‘我进’之地是我的,‘敌进’之地还是我的。只有这两个目的都到达,‘敌进我进’的战略任务才算实现……”(摘自《冀热辽抗日根据地研究论文集》212页)

可以说,“敌进我进”战略的提出,为敌我力量悬殊的冀东抗战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它使我军在战略守势的条件下,实现了战役和战术上的攻势,因此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敌进我进”这四个大字,闪耀着冀东八路军所向披靡、铁血不屈的英雄气概,它也是冀东抗战精神最光辉的代表。

抗战中李运昌给冀东八路军讲话

下面再介绍一下我军发动的热南战役和热南反集家战役。

首先要说明的是,热南战役发生在复仇战役之前,笔者并没有按照时间排序将它写入《李运昌将军冀东抗战颂》中,主要还是因为热南战役大都是小规模山地作战,大战斗较少。加之诗体的限制,因此把它和热南反集家战役放在一起介绍比较适宜。

1942年4月21日至5月底,我军发动了热南战役。虽然在战役战术层面我军获得了大胜,共毙伤俘日伪军300余人,拔除敌军大量据点,开辟了热南新区,甚至因此收到了八路军总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的通电祝贺。但是由于没能实现战役最初设定的目标——调动冀东日军主力进入热南山地给予消灭,所以李运昌司令员实在高兴不起来,相反,军分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及时总结了战役目标制定上的失误。

而此次日军没有上当的理由竟然也简单得出奇——因为热南地区不属于他们的管辖范围。所以,只要八路军过了辖区他们就撒手不管了。结果,我军的热南战役没能请来华北日军,却招来了大批关东军和伪满军。这次“不成功的大捷”,虽然没能实现战役目标,但却为此后我军提出“敌进我进”战略,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战役演练。

关于热南反集家战役同样需要作点说明。因为截至目前,对此次行动学界认知不一。有些著作(如《冀东革命史》)认为这是一次战役行动,但没有明确命名;有些著作(如《冀热辽子弟兵》《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三册大事记》)则没有明确定位,仅称之为“广泛出击”。因此,所谓的“热南反集家战役”这个名称,只是笔者为了叙述方便而添加,还望读者明察。

1942年11月15日至月底,为了配合基本区“反蚕食”斗争,我军发动了热南反集家战役。此次战役的战斗规模相对较小,其中较有影响的是黄花川之战。

(11月)中旬,李运昌、李楚离、彭寿生、李中权率分区直属队战斗部队,在喜峰口外黄花川战斗中,歼灭伪满讨伐队1个完整的中队。有力地打击了集家并村的日伪军。(摘自《冀热辽子弟兵》259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发生于此次战役之前不久的一次战斗,青河口伏击战。

(10月)本月,军分区直属队和丰玉遵基干队,在青龙县青河口伏击日本关东军田中讨伐队。田中以下130余人被歼,缴小炮1门、机枪3挺、长短枪100余支。(摘自《冀热辽子弟兵》258页)

从上述两场战斗发生的时间顺序、战斗地点、参加战斗部队可以推知,此次青河口伏击战应该是李运昌司令率军区直属队在热南寻机发动热南反集家战役前的热身战斗行动,故笔者将其一并抄录附上。

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出,青河口伏击战是一场冀东八路军全歼关东军的战斗,而且一次就消灭了130余人。根据笔者的统计,这也是冀东八路军在一次战斗中消灭关东军人数的最高纪录!

其它四次分别如下:1940年7月,包森率部在白草洼歼灭关东军武岛骑兵中队70余人;1941年11月,长胜部队在双洞子歼灭关东军安原中队76人;1942年8月,12团1营在彭家洼歼灭关东军原田东雨中队75人;1943年5月,李中权率13团在王厂沟歼灭关东军春田中队100余人。

来源:《黄埔》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