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楷书的笔顺和偏旁

 草庐问道 2019-08-31

楷书的笔顺

笔顺也称笔序,是指汉字笔画或构字部首书写时运动的方向及先后顺序。人们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和书写习惯,总结了一定的笔顺规则。依照这些规则来写,不仅便于点画得势,脉络贯通,把握字的结构,将字写好,还有助于提高书写速度。否则,书写起来就会感到不方便,如果养成了错误书写的习惯,还难以纠正过来。

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如下。

(1)先横后竖。

(2)先撇后捺。

(3)从上到下。

(4)从左到右。

(5)从外到内,指两面或三面包围的字。

(6)从内到外,指下包上或左下包右上的字。

(7)先里头后封口。

(8)先中间后两边,指竖在中间而地位突出,或左右包中、或中间大两边小且相同结构的字。

以上八条是基本的笔顺规则,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面再补充四条规则。

(9)点在下面或左上,一般后写。

(10)竖在横左面,一般先写,竖跟其他笔画相交,底下没有档笔,一般后写。

(11)横竖笔画组合的结构,最底下的横最后写,有的字横在中间也后写。

(12)由竖组成的笔画如竖折、竖弯钩等,跟别的笔画相交或相连的一般后写。

由于汉字结构形式比较复杂,上述笔顺规则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般书写习惯,个别字还可以用不同的笔顺书写,如“力”字,可先“丿”后也可先后“丿”,在书写实践中要灵活掌握。虽然在章书中笔顺变化很大,但以上介绍的这些基本原则”是不变的。

楷书的偏旁部首

偏旁部首,也称字根,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好偏旁部首的写法,对写好汉字十分重要。

楷书偏旁部首在字中的位置有一定的规律,合体字的结构不外乎上下、左右、内外三种基本形式,偏旁部首与此相对应,则可分为字头、字底、字左旁、字右旁、字框等五种形式。

1.字头、字底

字头、字底具有对称均衡的特点。写上下结构的字,关键就在于写好字头、字底使之对称均衡、上下呼应。一般来说,字头要相对轻些,写得紧凑些;字底相对重些,写得宽舒些,以垫托上方,并且要根据上部的伸缩和宽窄来做相应的变化。这样上紧下松,左右平衡,就能给人以上下均衡、重心平稳的美感。

(字头、字底)

2.字左旁、字右旁

左右结构形的字是由字左旁和字右旁组合成的,左右偏旁一般决定字的高度。陈绎曾说:“一切偏旁,皆须令狭长,则右有余地矣。在右者亦然。”因此,写这类字要处理好左右两部分的关系,应注意偏旁容让,或左收右放、或左放右收,使之左右相让,主宾分明,有呼有应,结合紧密。

(字左旁、字右旁)

3.字框

写带字框结构的字,关键在于写好字框。字框是字的外轮廓,它的大小决定字的大小,一般字框要写得紧凑一点,看上去,才使人感到与其他的字大小一致。再者字框形状不一:或正方形,如“国”、“因”等,要写得饱满方正;或长方形,如“日”、“目”等,要写得窄长一点;或扁方形,如“口”、“曰”、“四”等,要写得扁一些并要上宽下窄。

(字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