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战斗机摆脱对跑道的依赖,那它将成为真正的空中雄鹰。如今,在强调夺取制空权的作战前提下,一旦爆发战争,战机起降的机场和跑道很有可能在第一时间被导弹所摧毁。在此情况下,垂直起降战机应运而生。 垂直起降战机最早诞生于与二战时期。不过由于相关技术壁垒较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只有英、俄、美三国真正研制成功。垂直起降战机最大的技术难点在于发动机和控制系统。英、俄、美三国可谓是各显神通。 首先是英国的鹞式战斗机,其解决方法是发动机先从进气道吸入空气,再将这些气体从机身前后四个可旋转的喷气口喷出,以此来为战机提供垂直升降的能力。 再者是俄罗斯的雅克-141战机,它采用了升力发动机和推力矢量发动机结合的方案,即在战机垂直起降时,两台位于机身前部的RD-41发动机开始运转,同时位于机身尾部的R-79发动机也开始向下偏转,在3台发动机帮助下,雅克-141得以顺利起降。 最后则是美国的F-35B战斗机,它的原理和雅克-141大致相似,不过是用一台升力风扇取代了两台升力发动机,而升力风扇的动力来源于F-135引擎。 除了以上三个国家外,我国也曾数次传出正在研制垂直起降战机,2005年有消息称,成飞正在研制一款类似于F-35B的新型战机,而在2015年,中航工业与中航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签署了一份“短垂”项目的合同,这或许拉开了中国研制垂直起降战机的大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