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的逻辑性特征及怎样对其进行批判性阅读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8-31
什么是散文?
一般认为
散文的特征是
“取材广泛,笔调灵活”
“形散神不散”
这只是
其外部结构特征
散文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
一直没有定论

因此,有人认为,散文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它只是在文学实践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在散文的大家族内部,亚种类繁多,差异性巨大,这使得我们对散文特征无法进行准确的概括和描述,给散文教学设计带来一个大难题。但是,对散文文体特征的把握是教学设计的前提,散文的批判性阅读也必须建立在散文文体特征的基础之上,离开了对文体特征的把握,批判性思维也失去了根基。

散文的逻辑特征

运用批判性思维赏析散文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对于好的散文,具有了一定文学修养的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它的美,但是为什么美一般就说不清楚了。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学会为美寻找理由,探寻美学的原理和散文的美学特征。因此,将批判性思维融入散文的教学中,是通过批判性的思考,引导学生从单纯的感性思维中探寻赏析散文的内在规律,实现感性认知与理性升华的统一。 

一、散文的逻辑性

散文往往具有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散文的创作注重形象思维,但并不只是形象思维在起作用,它从感觉开始,又超越感觉,有着内在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不是逻辑思维中的严密的逻辑推理,不是逻辑的实证,而是感觉发展变化中的情感、认知发展变化的因果关联和归纳过程。它常常通过想象、联想在起作用,将作者的内在情感运动从无意识领域引入意识领域。

01

归纳推理:以《花未眠》为例

人类认识世界,总是由认识个别和特殊的事物,逐步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的或特殊的经验事实出发而概括出一般性原理、原则的一种推理方法。在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中,归纳思想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散文的写作也常常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

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描绘凌晨四点的海棠花,从这个个别现象引发了一种规律性的认识: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作者从“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这一外在的感觉,生发出内心的感受,发现“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进而认识到: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从花未眠这件事感受到了海棠花的美,进而想到了自然美的无限性,包含着对自然永恒的敬畏与对个体生命短暂的哀叹。从个例到美的普遍性的认知,正是一种归纳推理。

这种归纳推理并不只是单纯的感性认知,它包含了推理的过程。川端康成说:“悲哀这个词与美是相通的”,海棠花的美便在于它的“哀伤”,它的“哀伤”之美在于夜间盛放,无人欣赏的孤独与寂寞。这是对“哀伤”之美内涵的阐释。盛极必衰,“迎接这一刻盛开的是下一刻的凋落”,盛开预示着衰败凋谢的来临,这是作者对生命的短暂发出的感叹。正如川端康成在下面文字里所表述的:“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夜间盛放的海棠花蕴涵着的浓厚的生命孤独感、短暂感、悲剧感、虚无感便形成一种美,一种哀伤的美。这是川端康成个性化的情感体现和审美基调,但也是普遍性的审美特征,是日本文学的审美基调——物哀之美。

作者的情感不是仅停留在初步感觉的新鲜上,而是写出了新鲜感产生的过程,写出了内在感情的转移,形成了感觉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这种感觉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说明美的产生也是理性推进的过程。

作者从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想到了“哀伤”之美,这是一种新鲜感的层次,随之又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搞了一朵花插入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进入另一种层次: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凝视它,想到这些?于是,又从花想到文学,想到画:“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大概认真观察的机会很少吧。壁龛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挂上一幅花的画。这画的美,不亚于真花的当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画作拙劣,那么真花就更加显得美。就算画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显眼的。”得到了反思: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从而引发感慨:美感的事物要去亲近,去探知,去认真观察,而不能仅凭头脑想象。

由此,我们发现,散文并不只是形象思维在起作用,它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当然,这种逻辑并不是实证的逻辑,要注意感性与理性的平衡与协调,理性过强可能会损害散文抒情的审美特征。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同样具有这种特点,在自然的景观面前,他将感情的抒发和智性的文化深思结合起来,把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文化景观的阐释统一起来,成为散文大家。

02

因果推理:以《我心归去》为例

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揭示原因来推论结果,或者根据结果推论原因,就是逻辑学中的因果推理。因果推理是基于前因后果间存有的确凿关系,也就是两事物间必有其依存的关系。

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是写他旅居法国时仅待了一个月就想回国的事。法国不好吗?为什么只待了一个月就心归去了?可以说,这篇文章就是在解释他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这属于因果推理中的溯因推理,是从已知的结果出发,寻找其原因;或从已知的推断出发,追溯其理由;或是从既定的现象出发,探寻其解释的一种推理。

作者如何展开文章呢?

作者不回避法国的好处。一是他在法国居住的是一幢雅静的别墅,前面临海,后面是花园,远离尘嚣,是度假疗养的绝好住处,如文章第1段中指出:“一幢雅静的别墅”“大”“环境优美”。二是法国环境的优美,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有静谧侵肌的湖泊、幽深奇诡的城堡、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等等。三是法国是“风雅富贵之邦”。这些说明法国物质丰富,环境优美,是生活的理想场所。

法国确实好,那作者的心为什么依然回归呢?难道作者的故乡比法国还要美?作者的故乡是什么样的?

文章第6段中写到故乡贫瘠脏乱,第8段中写到故乡浮粪四溢、拥挤不堪、阴沉连日。这些说明故乡远远无法与法国相比,是令人“失望”的。那为什么作者还要回去?这有悖于常理,作者是如何解释这个问题的?

作者首先通过描写在“异乡”的感受来回答思念故乡的原因。

在异乡的感受是:冷清、虚空、发疯。例如,“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声响的包围中,比如,早上厨房里妈妈煎鸡蛋的声音,是在为你准备早餐;晚上房门的转动声,是爸爸为你端来了削好的水果;老师讲课的声音是在为你传授知识……在法国时,韩少功的耳朵里,一切带有生活气息的声响都弃他而去,他觉得寂寞,有种被冷落的孤独无助感。

“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法语”的重复写出了作者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熟悉的文化,甚至熟悉的母语,因无法交流自然而然产生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就如同在监狱中人失去了自由,处于精神的困境。

“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用单调的重复写出无聊至极的精神状态,六次已经让人倍感无聊了,何况是六十次,会有一种让人发疯的感觉。

以上是在异乡的感受,那有没有一种可能,产生这种感受可能是因为不适应,适应之后就好了?不懂法语,可以学啊;想念妻子、孩子,可以把妻子、孩子也接到法国来。是不是一定要回去呢?故乡贫瘠、脏乱,法国却有繁华酥骨的都会、静谧侵肌的湖泊、幽深奇诡的城堡,两者相比,反差太大,难道这些还留不住他的心?

因此,上述原因还不够充足,作者进一步深入探寻背后的原因。故乡不仅有自己的亲人,还有自己的过去,通过故乡的景与物能将自己过去的点点滴滴联系起来,有让人回忆的东西

,从而感觉到自己过去曾存在过,确证了自己的存在。故乡有自己的血、泪、汗水,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因此,即使故乡贫瘠、脏乱,但故乡有月光下的小路,有田中的犁,也有美好的一面让人留恋。

可是,作者对故乡也有失望。第8段连着6个失望,这种失望能滴血啊!这又怎么让人愿意归去呢?

作者进一步探寻这背后隐藏的心灵密码,他写道:“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意思是说故乡将生长出丰收的果实,因而物质上将会丰裕;故乡还生长出歌谣,精神上让人充实。

因此,对故乡的失望含有更美好的期望,正如蒋光慈《哀中国》中所说:

我不相信你永沉沦于浩劫,我不相信你无重兴之日。

正如食指的《相信未来》所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