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类型

 茶香飘万里 2019-08-31

一、根据思维的凭借物(思维的内容):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所要解决的任务目标一般总是直观的、具体的。(小学低年级阶段明显,主要表现为学生做数学题会通过扳手指这样的动作帮助自己思维。其次,盲人也是通过手势这种动作帮助自己进行思维的。)

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表象是这类思维的支柱。(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主要通过头脑中的表象,比如头脑中苹果形象的相加,来进行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二、根据思维的逻辑性: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顿悟、灵感,如:病人去医院看病,未经过仪器的检查医生就能知道病人得什么病)

2.分析思维是经过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如病人看病经过各种仪器设备的检查,经过专家的严密分析后,得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分析思维。)

三、根据思维的指向性: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也称为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聚合大家的观点,是从多到一的过程、如北京到上海有很多出行方案,选择一个最佳最好的出行方案。]

2.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kl

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数学的一题多解,是从一到多的过程。如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途。)

四、根据思维的创新性程度: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用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学生利用教师课堂中所教的知识原理解决课后习题属于常规思维。)

2.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鲁班根据茅草能够割破手指发明了锯子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