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的育学园 前几天看到一个特别暖心的视频,美国一个3岁的小男孩,亲自给自己最心爱的女孩儿——妈妈,做了一顿饭。自己买菜、倒果汁、擦地、摆餐桌,虽然中间经历了一些小插曲,但还是完美地将烛光晚餐呈现在了妈妈面前。 其实,很多孩子不会做家务恰恰是因为大人保护得太好,不舍得,或者觉得孩子太小没必要做。但其实,学做家务是每个孩子都要学习的技能,而且好处也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多哦~ 01 — 孩子学做家务竟有这些好处 让孩子学习做家务,不仅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给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自信心,入学后,他们也能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份内之事,而且家务劳动能力的培养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责任感,通过与家人一起分担家务,孩子可以体会到爸爸妈妈的不容易,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还可以培养对待事情的专注态度。 之前看到过一位家长让孩子学习收纳玩具,通过这件事情树立“家人”的责任意识时,很受触动。 小女孩玩完玩具没有收拾好,被妈妈批评后道歉,说:“家人是什么事情,大家都会互相帮忙,然后自己的事情,也会自己做好的。”孩子从小具备了做家务的意识,才会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02 — 0-6岁儿童学做家务年龄表 ![]() 每个孩子的成长发育状况不一样,家长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1岁-2岁的宝宝,除了学习扔纸尿裤之外,还可以慢慢地开始学习丢其它垃圾,简单地收拾自己的玩具等。 03 —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做家务?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每个人都要做,要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更不要用礼物或者金钱作为交易,奖励孩子做家务,这是一个很不明智的做法,孩子会慢慢用这种方式讨好父母,从而形成错误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精细动作、大运动、认知程度、体力、专注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家长应该根据孩子各方面的发育状况和年龄,让孩子做能力范围内的家务。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把任务具体化,例如,跟孩子说“咱先把玩具擦干净,再收起来放到箱子里”,而不是说“把这里收起来”这种模糊指令。
孩子做家务时,家长一定要陪在他们身边。远离尖锐、锋利等危险性高的物体,远离火源,保证孩子的安全性。
家长要给孩子做榜样,一起参与到做家务的过程中,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例如:先让孩子学会自己扔垃圾、收纳玩具,然后再慢慢学习跟家人一起收拾餐桌或房间等家务。根据孩子的年龄,有步骤、渐进式地教导孩子学习做家务。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耐心地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而不是责备。
孩子做完家务,家长要及时给予赞美和鼓励,而且要鼓励孩子的具体行为。例如,跟孩子说:“你自己叠的衣服好整齐,还可以自己洗漱不用妈妈帮忙了,真能干!”。而不是简单的跟孩子说一句“你好棒!”。
在孩子学做家务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三分钟热度的时候,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给孩子制定可执行的“规矩”,让孩子的行为受到一定的约束。例如,玩完玩具要自己收拾、到了饭点按时吃饭,规定的时间要自己穿好衣服。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孩子不能做家务时,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但必须要跟孩子说明白——这是你自己的事情,爸爸妈妈是在帮你做。给孩子制定规则并不是用条条框框控住他们,而是在规则下强化孩子的责任意识。 很多家长错把自己的身份从“父母”变成“管家”,总是希望能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做到一切。他们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恰恰太多了,舍不得孩子做家务,往往会养成更多的“巨婴”和“妈宝”。聪明的父母,总是懂得稍稍“偷懒”,放手让孩子去成长和试错,也许他们会带给我们更多出其不意的惊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