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消渴,应该注意什么?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19-08-31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慢性内伤性疾病。 

临床主要以多饮、多食、多尿三个症状侧重不同作为上消、中消、下消临床分类的依据。其病位主要与肺、胃(脾)、肾有关,尤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在治疗上,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基本治则,对上、中、下有侧重润肺、养胃(脾)、益肾之别。

一、病因病机

1、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阴虚体质者最易患本病。肾阴亏虚,水竭火烈,上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尿多甜味。

2、饮食失节。

常因长期过食肥甘、 醇酒厚味、辛辣香燥之品,导致脾胃损伤。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燥热伤脾胃,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善饥;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流注人小便,则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满养肌肉,则形体日渐消瘦。

3、情志失调。

长期过度的情志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或劳心竭虑, 谋强思等郁久化火,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4、过度。

《外台秘要》曰: “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


二、辨证论治

1、消肺热津伤

临床表现:口渴多饮,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代表:消渴方。

本方由黄连末、天花粉末、人乳汁、藕汁、姜汁、生地黄汁、蜂蜜组成。若烦渴不止、小便频数,加麦冬、葛根:若兼多食易饥、大便干结、舌苔黄燥,可用白虎加人参汤:若热伤肺月脉细苔少者,方用玉泉丸或二冬汤。

2、中消

1)胃热炽盛

临床表现: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代表方:玉女煎。

本方由生石膏、知母、熟地黄、麦冬、牛滕组成。若口苦,大便秘结不行,可重用石膏,加黄连、栀:若口渴难耐、舌著少津,加鸟梅;若火旺伤阴,舌红而干、脉细数,方用竹叶石膏汤。

 (2)气阴亏虚

临床表现: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紫红,苔白面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代表方:七味白术散。

本方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木香、高根、花香组成。兼肺中燥热者,加地骨皮、知年黄芩:口渴明显者,加天花粉、生地黄、鸟梅:气短、汗多者,合生脉散食少腹胀者,砂仁、鸡内金。

3、下消

 (1)肾阴亏虚

 临床表现: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

 本方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组成。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者,加知母、黄柏;尿量多而浑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气阴两虚而伴困倦、气短乏力、舌质淡红者,加党参、黄芪、黄精;水竭火烈,阴伤阳浮者,用生脉散加天冬、鳖甲、龟甲;若见神昏、肢厥、脉微细等阴竭阳亡危象者,合参附龙牡汤。

  (2)阴阳两虚

临床表现: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

本方由附子、桂枝、干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组成。尿量多而混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身体困倦、气短乏力者,可加党参、黄芪、黄精;兼阳痿,加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畏寒甚者,加鹿茸粉。


三、名医经验

 祝谌予总结了施今墨“苍术配元参、黄芪配山药”的用药特点,并将其进步发展为“糖尿病对药方”一黄 芪配生地黄降尿糖;苍术配元参降血糖;葛根配丹参养阴化瘀,标本兼治。祝氏创制的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为生黄芪、生地黄、元参各30g,苍术、葛根、丹参各15g。以此方为基础,辨证增减。70年代,祝氏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结合西医学对糖尿病病理的认识,开创了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先河。

消渴之方歌小记

消渴分为上中下

上消肺热津伤证

中消胃热气阴亏

肾阴亏虚阴阳衰

上消:

消渴三消体赢常

肺热玉泉消渴方

二冬汤疗气阴伤

中消:

胃热炽盛玉女煎

秘结增液承气汤

益气生津白虎人

阴亏七味白术散

下消:

地黄知柏肾阴虚

阴阳两虚肾气良

降糖活血消渴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