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第七章 第11条

 医贵仁心 2019-09-01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第11条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导读:《金匮要略》编辑按照刘渡舟编著《金匮要略诠解》中分类方法,按照第几章第几条标注。注释多选清代、近现代医家著作,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名家论述或者发表自己的注解!

子恒试注

结合本章第12条理解。肺痈病早中期出现喘息,不能平卧时,是肺中痰浊阻滞肺气。但因脓血尚未形成,故而未见咳吐脓血,此时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方中以葶苈子急泻肺中痰浊,以大枣补中兼缓葶苈之烈。若迁延日久,脓血已成,则此方难以取效。

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

此条见证,具如前第二条所云,乃肺痈之的证也。此病为风热所壅,故以苦梗开之,热聚则成毒,故以甘草解之。而甘倍于苦,其力似乎太缓,意者痈脓已成,正伤毒溃之时,有非峻剂所可排击者,故药不嫌轻耳,后附《外台》桔梗白散,治证与此正同,方中桔梗、贝母同用,而无甘草之甘缓,且有巴豆之毒热,似亦以毒攻毒之意,然非病盛气实,非峻药不能为功者,不可侥幸一试也,是在审其形之肥瘠与病之缓急而善其用焉。

清·吴谦《医宗金鉴》


此承上条,以明急治之义也。肺痈者,谓口中辟辟干燥,胸中隐隐作痛,脉数实也。而更加喘不得卧,是邪壅肺甚急,故以葶苈大枣泻肺汤,大苦大寒,峻泻肺邪,恐稍迁延,脓成则死矣。

集解

赵良曰:此治肺痈吃紧之方也。肺中生痈,不泻何待?恐日久痈脓已成,泻之无益。日久肺气已索,泻之转伤,乘其血结而脓未成,当急以泻之之法夺之,况喘不得卧,不亦甚乎。

清·黄元御《金匮悬解》

肺痈,喘不得卧,肺郁而气逆也。此缘土虚湿旺,浊气痞塞,腐败瘀蒸,肺无降路。葶苈大枣泻肺汤,大枣补脾精而保中气,葶苈破肺壅而排脓秽也。

清·曹颖甫《金匮发微》

与第11条同讲。

肺为主气之藏,风热壅阻肺窍,吸气不纳,呼气不出,则喘。喘急则欲卧不得,叠被而倚息,证情与但坐不得眠之咳逆上气者相近,但不吐浊耳。痈脓未成,但见胀满,故气机内闭而不顺,此证与支饮不得息者,同为肺满气闭,故宜葶苈大枣泻肺汤,直破肺藏之郁结。用大枣者,恐葶苈猛峻,伤及脾胃也(此与皂荚丸用枣膏汤同法)。至如咳而胸满,盖即喘不得卧之证,见于内藏者。热郁于肺,皮毛开而恶风,故振寒。血热内炽,故脉数。肺液被风热灼烁,故咽乾。口多涎沫,故不渴。要其始萌,胸中便隐隐作痛,时出浊唾腥臭,至于失时不治,吐脓如米粥,则肺痈已成。桔梗汤方治,桔梗开泄肺气,兼具滑泽之硷性,以去滋垢,倍甘草以消毒,使脓易吐出,而痈自愈矣。排脓汤之用桔梗,亦即此意。剧者赤小豆(此即杂粮市中赤豆)当归散,亦可用之。热重者,千金苇茎汤亦可用之。苇茎即芦根,瓜瓣不知何物,许半龙、章次公俱以冬瓜仁代之,亦通。盖冬瓜仁在肠痈大黄牡丹汤方治中,为保肺泄肠之品也。惟犀黄丸一方,最为消毒上品,初起时服之一料,无不愈者。方用犀黄五分,元寸五分,净乳香、没药各二两,先将乳没研细,然后和入犀黄、元寸,加糯米粉五钱,捣和为丸,如秫米大,每服三钱。又有俗传单方,用隔年咸芥卤,每日半杯,和豆腐浆饮之,胸中梗塞,顷之吐出脓血,日进一服,吐至无脓为度,而痈即愈矣。此皆补经方所未备,俾济世者资采择焉。辛未七月望后,予治浦东陈姓一证,胸中痛,咯痰腥臭如米粒,初诊用桔梗一两,甘草五钱,五剂而胸痛止,二诊用葶苈五钱,黑枣十二枚,五剂而如米粒之脓尽,三诊用千金苇茎汤,五剂而腥臭尽,岂知病根未拔,九月初十日复来,咯痰腥臭如昔,但不似米粥耳。予仍用桔梗汤加冬瓜仁、昆布、海澡、大小蓟以消余毒,另授以犀黄丸九钱,令其日进一服,病者遂不复至,盖已愈矣。考肺痈初起脚骨必痛,或舌下肿起一粒,以刀针破之,脓已成者,其血紫黑,未成者淡红,服犀黄丸百不一失,医者审之。己巳三月,长女昭华治愈王姓肺痈,亦用犀黄丸取效,附录之以告同志。

清·沈明宗《张仲景金匮要略》

此治标之方也。风中于卫,血气壅逆,呼气不入,则喘不得卧,因循日久,必致肺叶腐败,吐脓而死,故用葶苈急泻肺实之壅,俾气血得利,不致腐溃吐脓,且以大枣先固脾胃之元,其方虽峻,不妨用之耳。

清·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

肺痈,在将成未成之初,邪气尽壅于肺,喘不得卧,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此言肺痈始萌,病势渐进,当以此方,乘其未集而击之也。

刘渡舟《金匮要略诠解》

本条是论述肺痈在将成未成之初,邪气壅于肺的辨证论治。由于肺痈初起,风热病毒,浊唾涎沫,壅滞于肺,阻碍气机,因而咳喘不能平卧,甚或胸中隐隐作痛。

治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乘其始萌一击而去。方中葶苈苦寒滑利,开泄肺气,泻水逐痰;佐以大枣之甘以和药力,而有安胃补脾,补正生津,调和药性的作用。

胡希恕《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

这个葶苈大枣泻肺汤跟我们方才讲的皂荚丸是一样,都是祛痰为主。但是葶苈有些治咳嗽作用,它不但能够下痰,还能治咳嗽。它说肺痈喘不得卧,那这个不是在脓已成的时候,脓已成了这个药不能用,那就得排脓,吃下水的药不起作用。这也就是痰粘壅盛,肺痈也好,不是肺痈也好,一直吐痰而不得卧有用葶苈大枣汤这方子的机会。

这葶苈下水也挺猛啊,它也搁大枣。这个用的是汤,不是丸,这比那个药皂荚丸更有力量。这个葶苈还是好药,它没有多大毒,不像甘遂大戟芫花那毒都挺重的,这个问题还不大。但它也是个峻下药,用的时候还是要注意,最好配上大枣,作成丸药,用来去痰还是好的。我们临床上用啊,用三钱二钱的问题不大,我治喘也常用,痰多的也常加旁的药物。

它这个配制法也挺细腻的,它把那葶苈啊,熬令黄色,熬了就是去它的峻烈,力太猛了,就是制一下。捣丸如弹子大,就像弹弓弹子大。大枣十二枚,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把这个枣不要了,光留这个枣汤。然后把葶苈丸搁里头,如弹子大嘛,就是那一丸子,顿服。这个做法跟皂荚丸差不多。这个大枣就治葶苈的峻烈。

不是说一看到肺痈就要用这个方子,这是错的。它就是痰粘壅盛而不得卧,就有用葶苈大枣泻肺汤的机会,肺痈也好,其它的咳逆上气也好。但是吐脓的时候,这个方子就不要用。它底下讲了。

其他医家

《金匮要略编注》:“风中于卫,血气壅逆,呼气不入,则喘不得卧,因循日久,必致肺叶腐败,吐脓而死,故用葶苈急泻肺实之壅,俾气血得利,不致腐溃吐脓,且以大枣先固脾胃之元,其方虽峻,不妨用之耳。”

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金匮要略诠解》,作者/刘渡舟;《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

全章内容

第1条: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第2条: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出;热过于荣,吸而不入。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时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第3条: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第4条: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第5条: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第6条: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第7条:咳逆上气,时时吐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第8条: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第9条: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第10条: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第11条: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第12条: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第13条: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第14条: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附方:

《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

《千金》甘草汤。

《千金》生姜甘草汤。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治肺痿吐涎沫。

《外台》桔梗白散。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

第15条: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熟读成诵

第11条: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子恒中医工作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