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练--中基

 康泰wjr图书馆 2019-09-01

1.阴损及阳指的是(单选)
A.阴寒内盛,损伤阳气
B.阴虚阳无以化,导致阴阳两虚
C.阴气不足,阳气相对偏盛
D.阴寒内盛,阳气浮越于外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阴损及阳,是由于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阴寒内盛,损伤阳气表述的是阴盛伤阳的病机变化。阴气不足,阳气相对偏盛表述的是阴不制阳的病机变化。阴寒内盛,阳气浮越于外是指阴盛格阳。


2.导致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的病机为(单选)
A.热极生风   

B.血虚生风   

C.阴虚风动   

D.肝阳化风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致虚风内动。临床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


3.“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属于(单选)
A.早期诊治   

B.扶正祛邪   

C.未病先防   

D.先安未受邪之地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防止疾病传变的方法:①阻截病传途径②先安未受邪之地。肝属木,脾属土,肝木能乘克脾,故临床上治疗肝病,常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既病防变法的具体应用。


4.阴盛格阳者治宜
A.以热治寒   

B.以寒治热   

C.以寒治寒   

D.以热治热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5.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为(单选)
A.朱丹溪   

B.张从正   

C.刘完素   

D.张元素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朱丹溪力倡相火论,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为滋阴派。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力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为攻邪派。张元素为易水派。

编辑:青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