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寒假热论证2

 悦人才能悦己 2017-09-10
第二部分证侯研究的复杂证候。如郑钦安在《医理真传· 辨认一切阳虚证》中说:“ 凡陬f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外虽现一切火症,近似实火” ,其本质是阳气受伤,阴气太盛,逼元气真阳外出。认识阴盛格阳的病性有虚实之分,特别是掌握阴盛格阳可因虚而致,真寒假热证不仅可发生在疾病的危重阶段,还可存在于大量慢性疑难杂病之中,对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真寒假热证的四种病机 根据临床观察总结,真寒假热证常存在四种病机发展趋势,即离绝、外浮、上越、下迫。其中外浮与上越,既可伴随离绝的病机而发生于疾病危重阶段,也可单独出现,见于大量慢性疑难杂病之中,形成错综复杂的真寒假热证候。下迫的病机多单独发生,也可与上越的病机同时出现,但大多见于慢性疑难病证。正如《景岳全书· 杂证谟· 论虚火》中所言:“ 一日阳戴于上,而见于头面咽喉之间者,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所谓无根之火也;二日阳浮于外,而发于皮肤肌肉之间者,此其外虽热内则寒,所谓格阳之火也:三日阳陷于下,而见于便溺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 。2.1离绝“ 阴盛至极” 和“ 阳虚至极” 都会发生虚阳外浮和虚阳上越分别引起“ 格阳” 和“ 戴阳” 证候。这类阴阳离绝发生的病机变化尽管病性有实有虚,由于虚阳欲脱,最终均会见于疾病的危急阶段,病情险重。如《赵守真治验回忆录》大汗亡阳案,谭长春,男,45岁。久患疟疾,突发高热,误用麻桂发汗,大汗不止,身不厥冷而外热愈炽,躇卧畏寒,厚被自温,不欲露手足,声低息短,不能言语,神衰色惨,面色红赤,舌白润无苔,脉数大无力。此乃大汗亡阳,阴寒内盛,虚阳浮越,属戴阳之证,用大剂茯苓四逆汤回阳救逆。茯苓25克,生附子18克,干姜15克,野山参12克, ( 另蒸兑) ,另加童便半杯冲服。一日夜进三帖,午夜发生烦躁,随即热退汗止面色不红,次日口能言,声低不续,后用十全大补汤加补骨脂、益智、巴戟、杜仲温补气血肾阳,半月而愈。当阳气并未亏损至极,而是一定程度的损伤,成为低于正常水平下的阳气虚弱状态,亦可阳不制阴,阴气偏盛,发生阴阳格拒,引起虚阳外浮、上越、下迫的病机变化。此时虽然阴阳格拒并不激烈,但因虚阳在外、在上、在下,虚阳郁积之处,常见许多热象,形成真寒假热之证,见于慢性疑难疾病之中,给辨证增添许多困难,影响辨证论治水平。2.2外浮是指脾肾阳气亏虚至一定程度,阴盛格阳,虚阳外浮。在慢性疑难病证中常见全身发热或上半身发热、手足心发热,或阵阵潮热、面红、心烦、易惊悸、手足躁动、夜卧不安、口渴夜半尤甚、脉洪大等假热表现。同时亦具有阳气内虚之征:面色唇口青白,声低息短,少气懒言,目瞑倦卧,腰腿脚凉,皮肤细嫩,身重怕冷,形体多虚胖,小便清长,大便溏稀,舌淡青滑或黑润,苔淡黄润滑,满口津液,脉浮虚,或细微无力。正如《景岳全书· 传忠录· 命门余义》指出:“ 元阳畏避,而龙火无藏身之地,故游散不归,而为烦热,格阳等病” 。又如《阴证略例· 活人阴脉例》所云:“ 问身微热,烦躁,面赤。脉沉微者,何也?此名阴证似阳也。” 患者自觉发热,欲脱衣揭被,为阴盛于内,格阳于外。虽有格拒,病情并不危重,系典型慢性疑难杂病。2.3上越是指久病肾阳虚衰,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常见面赤颧红,印堂微红,口舌干燥,面部生疮,头晕目眩,头痛目赤,耳呜耳聋,鼻衄齿衄,牙痛龈肿,齿牙浮动脱落,口疮舌烂,上半身热,头颈汗多等头面耳目口腔咽喉等虚火表现。同时内见许多虚寒之征:如下半身冷,足趾更冷,腰膝酸软而冷,便溏溲清,夜尿频数,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脉多浮大、沉细无力,尺脉虚弱【6】【71。如《冷庐医话· 用药》云:“ 真阳不足,无根之火,为阴邪所逼,失守上炎。”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论火不归原治法》亦日:“ 气海元阳大虚,其下焦又积有沉寒锢冷,逼迫元阳如火之将灭,而其焰转上窜者” 。260 第二部分证侯研究2.4下迫是指脾肾之阳虚于中,阳虚则寒,阴盛于中,虚阳不能升清于上,反而下逼,引起腰腹下肢、二阴及二便失调等虚热症状。中焦虚寒,阴寒在中波及于上,病人可见胃脘、胸部怕冷;虚阳在下郁结,气有余则热,可见腰腹、前阴、下肢发热,阴囊、肛门潮湿,足心发热多汗,为典型的上真寒,下假热之证。脾肾阳虚,运化无力,可见腹部胀满、大便干燥、几日一次;脾肾阳虚,膀胱气化不行,小便运迟,蓄积过久,可见小便浑浊、尿短黄赤,形成寒火下迫之势。虽然在下有种种热象,但其人面白、唇青、口不渴、满口津液、饮食无味、不思水饮、不喜冷食、舌淡胖大、脉微细,为阴寒内盛之征。正如张景岳《景岳全书· 杂证谟· 论虚火》所云:“ 三日阳陷于下,而见于便溺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 。由此可见,阴盛格阳形成的真寒假热证病性、病机、表现错综复杂。特别是在慢性疑难杂病中出现,因其热象而误辨为热证,或因寒热症状的组合发生于非寻常部位而感到病机不可思议,无法辨证。通过学习经典医籍,注重临床实践,精心提炼总结,认识病性病机,即可提高辨证识病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