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病机学说-基本病机-阴阳失调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6-08 发布于上海
本文参考人卫出版社《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总结整理而成。

阴阳失调的含义

阴阳失调是指阴阳盛衰所导致的各种病理变化的总称,包括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亡失以及阴阳离决等。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形成阴阳的盛衰、互损、格拒,转化或亡失的一系列病理变化。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运动失常的概括。

由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也必须通过机体内的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所以阴阳失调又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

阴阳失调的基本病机
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
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寒与热是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机制,阴阳失调是邪正盛衰在病变性质上的表现形式。邪正盛衰有虚实之变,故阴阳失调通过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而表现出来,但阴阳失调旨在阐明疾病的寒热之性。

一、阴阳偏盛

阴阳偏盛是阴偏盛和阳偏盛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阳盛和阴盛病机的特点。前者其病属热属实,后者其病属寒属实。

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所以“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为阳盛或阴盛等病理变化的必然发展趋势。

1.阳盛:阳盛是阳热偏盛的实热性病理变化。阳盛的病机特点为阳盛而阴未虚,其病变性质为热而且实,所表现的证候为实热证。

阳盛则热,系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邪而从阳化热,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痰浊、食积等郁而化热化火所致。这种因阳邪偏盛导致热的病理变化,称之为阳盛则热。

一般而言,阳盛则热的病理变化,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阳以热、动、燥为其特点,故阳气偏盛产生热性病变,以及燥、动之象、出现发热、烦燥、舌红苔黄、脉数等。由于阳的一方偏盛会导致阴的一方相对偏衰,所以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同时还会出现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阳盛伤阴,阴液不足的症状。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阳盛。

阳盛则热的症状一般是实火,需要用清热剂,临床常用的清热剂有清气分热的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凉血的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清脏腑热的:清心火的导赤散;清肝火的龙胆泻肝汤;清肝火犯胃的左金丸;清肺热的泻白散;清脾火的泻黄散;清胃火的清胃散等。

但需要指出,“阳胜则阴病”,阳邪偏盛导致各种伤津、伤阴的病理变化,称之为阳胜则阴病,阳盛必损阴而虚。在病机上,必须分清阴的相对不足还是绝对亏虚。邪客于阳而致阳盛,阳盛必损阴,但阴虽亏而尚未达到阴虚的程度,阴仅相对不足,其病机为阳盛而阴未虚,从而表现为实热证。若阴由相对不足转而成为绝对的虚损,阳盛与阴虚并存,或只有阴虚,则病机便从实热为实热兼阴亏或阴虚内热,其证便从实热证转变为实热兼阴亏证或阴虚内热证。
 
2.阴盛:阴盛是阴寒偏盛的实寒性病理变化。阴盛的病机特点为阴盛而阳未虚,其病变性质为寒而且实,其所表现的证候为实寒证。阴盛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湿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之故。这种因阴邪偏盛导致寒而且实的病理变化,称之为阴盛则寒。

 一般地说,阴盛则寒的病理变化,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阴以寒、静、湿为其特点,故阴偏盛产生寒性病变以及湿、静之象,表现为形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苔白、脉紧或迟等,所以说阴盛则寒。由于阴的一方偏盛常常耗伤阳气,导致阳的一方偏衰,从而出现恶寒、腹痛、溲清便溏等。这种阳气偏衰的表现是由于阴盛所引起,所以又称“阴胜则阳病”。

“阴胜则阳病”,阴寒偏盛导致阳气衰微的病理变化,称之为阴盛则阳病。阴盛必伤阳而阳虚。从病机变化来说,阴盛则阳虚,虽然也可区分为阳的相对不足和绝对的虚损,但是,由于阳主动而易耗散,而且阴寒内盛多因素体阳虚,阳不制阴所致。所以,在阴偏盛时,多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阳气不足,难以明确区分为相对不足和绝对损伤,临证时应综合分析各种信息区分其异同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阴盛导致的实寒性的疾病,临床可参考温里剂及解表剂,如寒在表,则可用麻黄汤或风寒感冒颗粒;如里寒则可用温中散寒的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胃中虚寒,厥阴头痛,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可用吴茱萸汤。中阳衰弱,阴寒内盛的大建中汤;少阴病的四肢厥逆的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当归四逆汤等。
 
二、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阴偏衰和阳偏衰的病理变化的统称。阳气亏虚,阳不制阴,使阴相对偏盛,形成阳虚则寒的虚寒证。反之,阴精亏损,阴不制阳,使阳相对偏亢,从而形成阴虚则热的虚热证。

1.阳衰:阳衰又称阳虚,是指阳气偏衰的虚寒性病理变化。阳衰的病机特点为阳气不足,其病变性质为寒而且虚,其所表现的证候为虚寒证。

阳虚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一般地说,其病理变化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阳气虚弱,温煦功能减退,必然导致寒而且虚的病理变化,称之为阳虚则寒

就五脏而言,阳气不足,五脏皆有,但一般以脾肾之阳虚为主其中尤以肾阳不足为最,因为肾阳为人身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阳气的虚衰,阳虚则不能制阴,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经络、脏腑等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活动也因之而减弱、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这就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理。

阳虚则寒与阴盛则寒的区别:阳虚则寒,虽也可见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但尚有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所以,阳虚则寒与阴盛则寒,不仅在病机上有所区别,而且在临床表现及发病缓急方面也有不同;前者是虚而有寒,后者是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前者发病势缓,无明显受寒原因,后者发病势较急,有明显受寒原因。
肾阳虚,温补肾阳的金匮肾气丸、《严氏济生方》的十补丸等。

2.阴衰:阴衰又称阴虚,是指机体阴液亏损的虚热性病理变化。阴衰的病机特点为阴液亏损,其病变性质为热而且虚,其所表现的证为虚热证。阴衰多由于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所致。一般地,阴虚则热的病理变化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和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

机体阴液亏损,阴不敛阳,阳相对偏亢,必然导致热而且虚的病理变化,称之为阴虚则热。

就五脏而言,阴虚亏损,五脏俱有,但一般以肝肾为主,其他三脏之阴虚,久延不愈,最终多累及肝肾,五者之间,亦多夹杂并见。临床上以肺肾阴虚、肝肾阴虚为多见,因为肾阴为诸阴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等多种表现,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即是阴虚则热的表现。
肝肾阴虚临床比较有名的方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阴虚则热与阳盛则热的区别:阴虚则热与阳盛则热的病机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前者是虚而有热,后者是以热为主,虚象并不明显。

三、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累及另一方使之亦虚损,所导致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包括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

阴阳互根,相反相成,因此,阴与阳两者在病理情况下,无论盛与衰,都会彼此伤害、累及,故“互损”在理论上适用于阴阳的盛与衰。但在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互损仅限定在阴阳偏衰的范畴中使用。

肾藏精气,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阳气阴液之根本。所以,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脏阴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

1.阴损及阳:阴损及阳是指阴液亏损继而累及于阳,使阳气虚弱,从而导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阴损及阳的病机特点为阴阳两虚,阴虚为主。其病变性质的虚热虚寒并存,虚热为主,其所表现的证候为阴损及阳证。

阴损及阳,系由阴液亏损,累及阳气,使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例如:临床常见的遗精、盗汗、失血等慢性消耗性病证,严重地耗伤了人体阴精,因而化生阳气的物质基础不足,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自汗、畏寒、下利清谷等阳虚之候。此即由阴虚导致阳虚,病理上称为阴损及阳。其主要特点是:虚寒与虚热并存,但以虚热为主,虚寒居次。

2.阳损及阴:阳损及阴是指阳气虚损,继而累及于阴,使阴液亏损,从而导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阳损及阴的病机特点为阴阳两虚阳虚为主。其病变性质为虚寒虚热并存、虚寒为主。其所表现的证候为阳损及阴证。

阳损及阴,系由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的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例如,水肿一病,其病机主要为阳气不足,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而水湿内生,溢于肌肤所致。但其病变发展,则又可因阴无阳生使阴阳日益亏耗,而见形体消瘦、烦躁升火,甚则瘛疭等阴虚症状,转化为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证。

  此即由阳虚导致阴虚,病理上称为阳损及阴。其主要特点是:虚寒与虚热并存,但以虚寒为主,虚热居次。

  实际上,由阴或阳的一方不足导致另一方虚损,终究会导致阴阳两虚,只是某一方虚损程度轻重不同而已。因为肾阴为全身阴液之本,肾阳为全身阳气之根,故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最终又总是以肾阳、肾阻亏虚或肾中精气亏损为主要病变。

四、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而壅踞于内,将另一方阻遏于外,所形成的寒热真假的病理变化,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阴阳格拒主要是由于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或一方极度虚弱,因而使盛者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所致。阴阳格拒表现为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病理现象。

1.阴盛格阳:阴盛格阳,又称阴极似阳,是指阴寒盛极于内,逼阳浮越于外,所形成的(内)真寒(外)假热的病理变化。阴盛格阳的病机特点为阴盛为真,阳盛为假,即本质为阴盛,假象为阳盛,其病变性质为真寒假热。其所表现的证候为阴盛格阳证,又称真寒假热证

  阴盛格阳(真寒假热):多由素体阳虚,或因久病而致阳气虚损,发展至严重阶段,阴盛太过,格阳于外(或格阳于上)而致。如虚寒性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其证除有阴寒过盛之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细欲绝等症状外,又见身反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等假热之象。身反不恶寒、面颊泛红,似为热盛之证,但与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并见,知非真热,而是假热。

  阴盛格阳,因假热表现部位不同而有格阳和戴阳之分。格阳是内真寒而外假热,阴盛格阳于体表(身反不恶寒)。戴阳是下真寒而上假热,阴盛格阳于头面(面赤如妆)。格阳和戴阳均属真寒假热证,其病机同为阴阳格拒。实际上,疾病发展到阴阳格拒的严重阶段,格阳证和戴阳证常常同时出现,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2.阳盛格阴:阳盛格阴,又称阳极似阴,是指阳热盛极于内,阳气闭郁,逼阴浮越于外,所形成的(内)真热(外)假寒的病理变化。阳盛格阴的病机特点为阳盛为真,阴盛为假,即本质为阳盛,假象为阴盛,其病变性质为真热假寒,其所形成的证候为阳盛格阴证,又称真热假寒证

  阳盛格阴(真热假寒)是由于阳热至极,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闭郁于内,不能透达于外所致。其病变的本质属热,而临床症状反有某些假寒之象,故又称真热假寒。如热性病发展到极期(如阳明经证白虎汤证,阳明腑证承气汤证),既有阳热极盛之心胸烦热、胸腹扣之灼热,口干舌燥舌红等症状,又有阳极似阴的四肢厥冷或微畏寒等。热势愈深,四肢厥冷愈甚,所以有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之说,四肢厥冷是假象。

五、阴阳转化
在病机学中,阴阳转化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的病理变化和阳的病理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相互转变的病理变化。包括由阳转阴和由阴转阳,这种转化在证候上表现为表证与里证,寒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互相转化。

1.由阳转阴:由阳转阴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阳证转化为阴证的病理变化。疾病的本质本为阳气偏盛,但当阳气亢盛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向阴的方向转化。如某些急性外感性疾病,初期可以见到高热、口渴、胸痛、咳嗽、舌红、苔黄等一些热邪亢盛的表现,属于阳证。由于治疗不当或邪毒太盛等原因,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逆、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阴寒危象。

此时,疾病的本质即由阳转化为阴,疾病的性质由热转化为寒,病理上称之为“重阳必阴”。“重阳必阴”与“阳证似阴”不同,前者的“阳”和“阴”皆为真,后者的“阳”为真,而其“阴”为假。

2.由阴转阳:由阴转阳,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阴证转化为阳证的病理变化。疾病的本质为阴气偏盛,但当阴气亢盛到一定程度,就会向阳的方向转化。如感冒初期,可以出现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骨节疼痛、鼻塞流涕、无汗、咳嗽、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束表之象,属于阴证。如治疗失误,或因体质等因素,可以发展为高热、汗出、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阳热亢盛之候。此时,疾病的本质即由阴转化为阳,疾病的性质则由寒转化为热,病理上称之为“重阴必阳”。“重阴必阳”与“阴证似阳”有本质的区别。

六、阴阳亡失

阴阳亡失是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大量脱失,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变化,包括亡阴与亡阳。

1.亡阴:亡阴,又称阴脱,是指机体阴液大量亡失,导致阴液功能突然衰竭,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变化。其亡阴的病机特点为阴液脱失,阴虚之极,其病变的性质为虚而且热。其所形成的证候称之为亡阴证。

在疾病过程中,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功能严重衰竭,便出现亡阴之变。一般地说,亡阴多由于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阴液所致,也可由于其他因素大量耗损阴液而致亡阴,其临床表现多见汗出不止、汗热而黏、四肢温和、渴喜冷饮、身体干瘪、皮肤皱折、眼眶深陷、精神烦躁或昏迷谵妄、脉细数疾无力,或洪大按之无力。同样,由于阴液与阳气的依存互根关系,阴液亡失,则阳气所依附而涣散不收,浮越于外,故亡阴可迅速导致亡阳,阴竭则阳脱,而致阴阳俱脱,阴阳不相维系而衰竭,生命也随之告终了。

2.亡阳:亡阳,又称阳脱,是指机体阳气大量亡失,导致阳气功能突然衰竭,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变化。亡阳的病机特点为阳气脱失,阳虚之极,其病变性质为虚而且寒,其所形成的证候称之为亡阳证。

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脱失,而致全身功能突然严重衰竭便会出现亡阳之变病理变化。一般地说,亡阳多由于邪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脱失所致,也可由于素体阳虚,正气不足,疲劳过度等多种原因,或过用汗法,汗出过多,阳随阴泄,阳气外脱所致。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亡阳,多由于阳气的严重耗散,虚阳外越所致,其临床表现多见大汗淋漓、手足逆冷、精神疲惫、神情淡漠,甚则昏迷、脉微欲绝等一派阳气欲脱之象。

由于阳气和阴精具依存互根的关系,亡阳则阴精无以化生而耗竭。所以,亡阳之后,继之往往出现阴竭之变,阳亡阴竭,生命就告终了。

3.亡阴与亡阳的关系:亡阴和亡阳,在病机和临床征象等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由于机体的阴和阳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浮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耗竭。故亡阴可以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也可继而出现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活动终止而死亡。
邪正盛衰旨在揭示虚与实的病理机制,而阴阳失调旨在揭示寒与热的病理机制。阴阳失调的病机,是以阴阳的属性,阴和阳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互根互用和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论,来分析、综合阐释机体一切病理现象的机制。因此,在阴阳的偏盛和偏衰之间,亡阴和亡阳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阴阳失调的各种病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病情的进退和邪正盛衰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邪正盛衰和阴阳失调,共同揭示了病理变化寒热虚实的本质,寒热虚实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或者说是根本规律。因此,严格地说,邪正盛衰和阴阳失调才是疾病的基本病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