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巢湖往事,双抢

 神农草HHF 2019-09-01

作者:於翠霞

巢湖往事,双抢

还有几天就到大暑了,大暑,顾名思义就是一年中最热最热的时候,阳历七月份,农历六月中旬,俗称“六月心里”。

有句民谚是这样说的“好汉不挣六月的钱”,意思就是身体再强壮的人,也不在六月里去拼命挣钱。可农村的收入来源有限,为了能多挣点钱,哪顾得了这些啊,只知道拼命赶时间。因为我们地处亚热带地区,一年种两季稻的话就要跟时间赛跑。越早一天载下双季稻产量就会越高。所以从大暑到立秋这15天里,既要把地里的早稻割了脱粒,还要把地重新翻过来靶平,再把双季稻栽下去,这就是“双抢”,抢收抢种。这个时候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天气也变化无常,在午后经常会出现强对流天气,突如其来的一场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晒场上晒着的稻谷还有稻草要快速收起来,把人折腾的筋疲力尽,

这样天气我们现在在空调房里都嫌热,可双抢时必须要在烈日炎炎下干那么繁重的农活。现在回忆起来都汗直批。

我参加“双抢”是在上初中以后,刚刚放了暑假,就准备着要参加“双抢”这场战斗了。父亲已经把稻田里的水放干,过几天就要去稻田边在稻穗上捻下几粒稻子放在嘴里嚼嚼。父亲说只要里面的米粒已经非常硬了就可以开镰割稻了,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提前清理晒场。五月收午季时会用上晒场,不用的时候上面就会长出很多的杂草,同时还遗留着麦秸,油菜壳,所以要清理干净,重新平整,用石滚子压实,

农具的准备必不可少,割稻的镰刀要重新锉一下,挑稻把子的稻架,叉稻草的叉子,翻晒稻谷的样把(谐音),还有拢稻的刮样,扬稻的掀等全部要拾掇一下,等一切准备好了之后,我们的“双抢”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巢湖往事,双抢

割稻,挑稻把,打稻

割稻是第一步,我们全副武装,穿上破旧的闲置的长褂长裤,割稻的时候会惊起田里的各种蚊虫和小咬,如果身上有肉露出来就会被叮的全身是包,痒的钻心。

到了田边看着那么一大片的稻浪心里没有喜悦只有愁。稻子割完后一般放在田里晒一两天,才挑到晒场上脱粒。

挑稻把是最重的一个活,姐姐跟父亲挑大头,我跟妈妈在田里抱稻把,把稻把整齐地码在稻架上,再用绳子勒好放在扁担的两头。然后妈妈会踩着齐小腿的泥水把一担担稻把送到田埂上父亲的肩头,这叫“起肩”。稻田离晒场有远有近,一般有两三里的路,几个人轮流接力把一担稻把送到晒场上。父亲接过妈妈的担子,姐姐接过父亲的担子……这样循环往复,后来我和弟弟也参加到了他们的行列,一担大概百十来斤,才开始挑真的挑不动,越挑越能挑了。

其实“双抢”里没有一个活是轻松的,在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跑着抱稻把也累人。抱稻把的时候好苁人,有时手一抄,稻把下会碰到冰凉的东西,妈呀,水蛇。于是之前要松松稻把堆,让躲在下面的蛇游走,然后我们再抱。

姐姐的肩膀上都挑的脱了皮,姐姐在我们姐弟三个中性格最憨,她读的书最少,在家里的农活中她基本都占大头。所以大姐出嫁那天,父亲都哭了,一是舍不得姐姐,二是担心家里少了一个强劳动力,说家里的“大牯牛”被人牵走了。我和弟弟读书都读到二十多岁,也就是放假的时候才能帮家里干些农活。况且我个子矮,干农活不太行。在家烧火做饭居多,姐姐是最辛苦的。

稻把挑到晒场上后就要脱粒了,当时用的是最原始的方法,牛拉着石滚子在稻秸秆上压。父亲负责拉牛脱粒,妈妈负责带着我们翻晒。

巢湖往事,双抢

犁田

前面说的是双抢的“抢收”,接下来是“抢种”。这边刚刚把稻把挑走,那边父亲就开始犁田。

几十年前种地还是老办法,用牛耕地。村里从最初的生产队到后来分成村民小组,每个小组五六家。为了节约成本,一个组合伙用一头牛。这样一个轮回下来,五六天才能轮到每家一回。家里的农事基本都是按着牛哪天能到我们家还有天气状况来安排的。

在牛轮到我家的前三天,当然也要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开始割稻,等牛轮到了那天,一大清早就开始挑稻把,然后我们去场基上铺稻把。父亲则开始犁田,牛平时都是拉着沿田埂去放,让它慢慢吃饱。在此时,哪有那个闲功夫。于是在牛轮到我们家的头一天,就去河滩里还有旱地里割几大捆青草备着。人吃饭牛就吃草,既省了人工也省了时间。

每次还煮上一锅棉籽饼慰劳老牛,双抢时期牛也累。到了晌午停止犁田,它又要去场基上拉石滚子打稻,人累,牛也累。十几天忙下来人人都瘦了一圈,经常在秋后很多体质不好的人都会大病一场。

最忆是巢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