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台市历代书院一览

 鸿雁书香 2019-09-01

邢台市历代书院一览

河北省历代书院约有三百余所,其中邢台市的历代书院有四十多所,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强,在邢台市已知的46所古代学院中,私立的近15所,约占三分之一,官办的约占三分之二。在已知的邢台历代书院中,元代就开始设置的约有6所,明代设置的约13所,清代设置的约27所

名称 所在地 创办年代 创办人 附记

1 紫金山书院

位置:紫金山

年代:宋末元初

刘秉忠、张文谦曾讲学于此

2. 董公书院

邢州(邢台市) 元代 元代大儒董朴 号龙冈先生,故也称龙冈书院

3. 龙冈书院

顺德府(邢台市) 明代嘉靖 顺德府知府高迁 又名连城书院、国士书院

4. 连城书院 顺德府(邢台市) 明代万历十年 由龙冈书院改名

5. 国士书院

顺德府(邢台市) 清代顺治十年 傅振商 由龙冈书院改名

6. 育英书院

邢台县 清代同治十三年 知县宋陈寿

7. 温州书院

沙河县(沙河市) 明嘉靖16年 知县傅钟琭

8. 襄南书院

沙河县(沙河市) 清康熙24年 知县谈九乾

9. 温泉书院

沙河县(沙河市) 清同治13年 李福田

10. 十方书院

南和县 明万历年间 朱正色

11. 和阳书院

南和县 清康熙18年 知县叶青黎 始建于元代,康熙间重修

12. 平乡书院

平乡县 清同治3年 知县苏性

13. 凤台书院

广宗县 清乾隆31年 知县劳敦樟

14. 广泽书院

巨鹿县 清道光17年 知县黄育梗

15. 孔岗书院

唐山县(隆尧县) 元代大德6年 进士孔璠 孔璠为孔子后裔,孔岗为孔子周游处

16. 资治书院

唐山县(隆尧县) 明崇祯年间 进士赵渔

17. 尧山书院

唐山县(隆尧县) 清道光年间 知县许本铨

18. 中丘书院

内邱县 清光绪13年

19. 林公书院

内邱县 元代 大儒林起宗

20. 鲁亭书院

内邱县 元代 大儒刘德渊 刘德渊,字道济,号鲁亭

21. 莲洲书院

任县 明代 谢洙

22. 广乡书院

任县 清道光27年 知县廷桂

23. 渚阳书院

任县 清光绪15年 知县张桂芬

24. 卢公书院

清河县 清康熙16年 生员霍拱辰

25. 信诚书院

清河县 清乾隆中期 道光18年更名经正书院

26. 经正书院

清河县 清道光18年 知县曹芴 由信诚书院改名

27. 春晖书院

清河县 清道光26年 知县布彦泰 学院落成于光绪二年

28. 紫薇书院

南宫县(南宫市) 明嘉靖年间 御史胡嘉谟

29. 南亭书院

南宫县(南宫市) 清顺治8年 知县沈秉

30. 东阳书院

南宫县(南宫市) 清乾隆16年 知县衷炳

31. 东郭书院

南宫县(南宫市) 明代 刘濂

32. 彤塔书院

南宫县(南宫市) 不详

33. 堂阳书院

新河县 清康熙16年 知县王汝翰

34. 作新书院

新河县 清乾隆40年 知县戴允元

35. 坤城书院

新河县 清嘉庆11年 邑人程约妻赵氏捐建

36. 槐川书院

柏乡县 明代 魏文毅 又名昆林书院

37. 槐阳书院

柏乡县 清乾隆30年 知县钟庚华

38. 慎斋书院

柏乡县 明代 魏谦光 字子观,号慎斋

39. 广阿书院

隆平县(隆尧县) 清乾隆24年 知县袁文焕

40. 乐天书院

临城县 明万历19年 邑人乔辅世

41. 尧峰书院

临城县 不详

42. 蒙泉书院

宁晋县 不详

43. 正学书院

宁晋县 明嘉靖30年 御史蔡瑗

44. 洨滨书院

宁晋县 明嘉靖39年 御史蔡瑗

45. 洺阳书院

威县 明嘉靖 知县钱术

46. 乐育书院

威县 清

*邢台临西县明清时期与今临清市同属于临清县,有清源书院,在今临清市

~~~~~~~~~~~~~~~~~~~~~~~~~~~~~~~~~~~~~~~~~~~~~~~~~~

邢台部分书院介绍

【洺阳书院】 位于邢台威县。明嘉靖年(1523)知县钱术建于城西。清同治十一年(1872)知县溥福倡捐,供束修及膏火之资。院中肄业者不多,但逢初二官课、十六斋课,院外生童接踵而至。官、斋课皆为四子书题1道、试帖诗题1道。生班诗八韵,童班诗六韵。试后定超、特、一三等。光绪十四年(1888)李敬亭曾任山长。

【洨滨书院】 位于邢台宁晋。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御史蔡叆建于城外东南隅。蔡叆,字天章,号洨滨,故名。有赡田3000亩。有息存堂,壁上刻有湛若水之箴。序曰:“夫《息存箴》何为者也,明心也;夫《叙》何为者也,明箴也。叙以旧箴,箴以明心,而圣学尽之矣。”

【广阿书院】 位于邢台隆平(今属隆尧)。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知县侯文焯改三贤堂为义学。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袁文焕修建讲堂及门屋数处,改为广阿书院,并每月捐俸以资膏火。肄业诸生亦互相淬励,足副期望所赖。相继而治者加意焉。

【东阳书院】 位于河北南宫。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袁炳修就旧察院地基创建。有讲常5间,两旁为厢房。堂前为文昌祠,祠东西侧各建书舍13间。其外为聚奎门,门外为大门牌楼,院西空地为射圃,规制宏敞。从学者数十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知县吴承宪劝捐重修,共得钱4000余贯,迁文昌祠于东南隅,增建房舍数间。贡生魏炳文捐地40亩以备岁修之资。道光八年(1828)周栻增田至1007亩,年收租钱815千,又捐资发商生息,年收息钱720千文,重定章程。每月会课2次,初二官课、十六斋课,均试以制艺排律。生员每5人取1名,其有零数则8人取2名、13人取3名;童生则10人取1名,有零数则16人取2名,26人取3名。设首事24人,每期2人监课。时会课生童达200余人。

【凤台书院】 位于河北广宗。清乾隆三十一(1756)知县劳敦樟创建于县城东街。以建院余银400两发商生息,以作膏火。五十一年知县陈如谦置地107亩。嘉庆八年(1803)贡生韩箸等捐地175亩。道光十五年(1835)知县刘体舒重修,首事韩金声等捐钱750千文生息。同治四年(1865)知县李鹏展捐制钱200千文生息。十一年知县罗观骏重建,捐制钱1940千文生息。延山长一人主讲,每月二课,试以“四书”文,试帖诗。光绪二十六年(1900)停办。三十年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1920年改名县立高级女子学校。

【广泽书院】 位于河北巨鹿。清道光十七年(1837)知县黄育楩创建于关帝庙东。光绪二年(1876)知县张春煕移建于城东大街路北。有讲堂3楹,中悬“萃英堂”匾额。堂西有书差房2间,堂两侧有号房各30楹。堂前为走廊,走廊外左敬惜字炉,右竖纪事碑。有堂后退厅3楹,厅前左右厢房各3楹,厅西厨房3间;另有大厅5楹,厅后小院一所,北房2间,西房2间,厅前4房2座共7间。订有条规13条,规定设首事12人经管院务,分为2班,每班管理一年。院长由众首事禀商知县关聘“文行兼优之科甲”出身者充任。“不能常在院主讲者,不得滥充是席”。

信成书院】 位于河北清河。创建年代不详。清道光十八年(1838)知县曹笏重修,更名经正书院。有钱5000缗,学地242亩。每月初三官课,县官亲临书院点名发题:生童各“四子书”题一,试帖诗题一;由官评定甲乙,放榜时,生员分超、特、一三等;超等、特等按名给奖。童生分上取、中取、次取三等;上取、中取按名给奖。每月十八为斋课,由山长发题,评定甲乙。光绪戊戌政变后,则以“四书”义论策题题课士,废八股试帖诗。历任书院山长有举人张康溪、刘步岭、简存仁、崔丹栏、郭联墀、韩镜蓉、张汝猗、董芳三等。光绪末改为高等小学。

【春晖书院】 位于河北清河。清同治初赵庄文生崔纯儒创建。坐西向东,西正房3楹,左右耳屋各1间,南北配房各5间,大门1座,北耳屋2间,南耳屋1间。司知事奖以“振兴文教”匾额。山长聘宿儒硕彦充任,每年束修120吊。生童师课列前茅者奖以膏火。光绪初年东路文人又组织文社,凡入社者皆书院人员。贾品重、范杨藻同山长郭升三充任社长。山长命题后各社友互相批阅,诗赋论策八股字课皆有。戊戌变法时又购置一批新书,如《泰西新史略》、《英雄传记》、《舆地算术》等,并订有《时务报》,传播新知识。时本县拨贡崔椿鹤,孝廉郑金台、史振魁,进士王太史、刘观乐、崔溥、王延烛等以及武城诸多名士皆文社中人物。历任山长有滕雅、郭鳣堂、王霈恩、范澍祺等,民国初年改为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