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个饮食文化很浓重的地方,很多地方都会有当地的一些特色,而地方小吃一定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地方特色的东西,那些我们一直都喜欢吃的食物,都是隐藏在小巷里的美食,融合了当地人的口味和文化的,北京身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现代与古典结合完美的城市。当然也有很多知名小吃,那我们就来看看北京的十三绝,十三种非常的受北京人喜欢的小吃都是什么。唐诗 驴打滚,它又称豆面糕,用黄米面蒸熟后抹上豆沙或红糖,均匀的卷起来后,在表层撒上白糖和黄豆面制作而成,它的特点就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艾窝窝,在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人都会买一点回家,也会从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也属春秋品种。艾窝窝呈圆形,表皮用糯米,馅料是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做成的,吃起来美味无比。 豌豆黄,它本来是民间的小吃,后来传入宫廷。做法是用白豌豆为原料,做出成品色泽浅黄、吃起来细腻、入口即化,味道香甜。后来的慈禧太后很喜欢吃,是一道出名的宫廷美食。 糖耳朵又叫蜜麻花,这美食在北京比较常见,家家糕点店都有,糖耳朵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味道不错。因为它外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 糖火烧,北京人的早点桌上,都有它的身影,已有300多年历史,也是北京人常吃的早点小吃之一,糖火烧绵软不粘,也比较适合老年人食用,先将缸烧红,再将烧饼生坯贴在缸壁上烤熟再吃,也是这个独特的方法出名。、 面茶,北京人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就是一手拖着碗,再沿着碗边转圈喝,一般不是本地人,都不能用这种方法。。制作好的面茶上浇上一层芝麻酱,再在芝麻酱上撒上一些花椒盐,这样一碗老北京风味小吃就出现了。 炒肝,它是北京传统早点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不可替代的,出锅的炒肝汤汁油亮、蒜香扑鼻、肥而不腻、稀而不澥的特点。因为蒜泥很细,故有"吃蒜不见蒜"之说。正宗的吃炒肝方法也是面茶的吃法,不用勺子也不用筷子,一手托着碗底,转着圈嘬。 焦圈,它在北京是男女老少都非常喜爱的一种美食,北京人早餐一般都是夹个焦圈配着油条吃。而且它价格实惠,酥脆油香的味儿,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姜丝排叉,蛤蟆吐蜜,奶油炸糕,馓子麻花,糖卷果这十三种是北京很出名的小吃。大家可以去尝尝这些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