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颅内表皮样囊肿

 goodluckchao 2019-09-01

颅内表皮样囊肿又称上皮样囊肿或胆脂瘤,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皮肤外胚层的先天性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发病率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0.2%~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于女性。但由于其生长缓慢,起病隐匿,一般在成年后才出现症状,以20-50岁发病多见。

颅内表皮样囊肿手术切除,为珍珠样。

颅内的表皮样囊肿根据其发病部位可以分为硬膜内型和硬膜外型,硬膜内型占绝大多数,硬膜内型还可以分成脑内型和脑外型,实际上肿瘤可见于颅内任何部位,多在颅内中线部位呈伸展性地向脑池内或蛛网膜下腔蔓延,也可位于硬膜外、硬膜下、脑实质内和脑室内。以脑桥小脑角最多见,其次是鞍区。脑干内极为少见。因肿瘤生长缓慢、病程极长,从症状开始到确诊常须数年到数十年,而且临床症状轻微,除了它刺激神经根引起明显的神经痛外,其他症状都不明显,颅内表皮样囊肿常是影像检查意外发现,因为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没有临床症状而不会首先进行手术处理,往往临床建议定期复查,而病灶比较大、临床症状比较明显时则需要手术治疗。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①平扫可见类圆形、分叶状囊性低密度肿块,多为欠均匀的低密度,CT值类似或低于脑着液,一般在0HU以下;

②边界清楚,周围脑组织无水肿;

③偶可见钙化或脂肪液平面;

④增强后无增强效应;

⑤部分非典型病灶呈高密度或混合密度;

⑥肿瘤可溃破,破裂后脂类物质溢出到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成为移动的脂肪滴,CT表现为极低的脂肪密度,容易与气颅相混淆。

右侧桥小脑角区大片状不规则肿块,呈明显低密度表现,其CT值为脂肪密度,病灶比同层皮下脂肪密度略高,明显低于脑实质密度。

同一患者,T2WI像上呈高信号表现,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DWI像上呈明显高信号表现。

T1WI像显示脑池、脑沟、脑室内点状、条状高信号影,FLAIR像(脂肪抑制)上呈低信号表现,上述病例为颅内表皮样囊肿破入脑室、脑池。

【鉴別诊断】:

①气颅:颅内表皮样囊肿破裂后脂类物质溢出到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成为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的脂肪滴,其形态与所在部位空间形状相适应。溢出到蛛网膜下腔的脂类物质CT表现为极低的脂肪密度,容易与气颅相混淆。气颅可通过测CT值进行鉴别,另外气颅随着病程延长3~5天气体就被吸收,气体随着体位聚集性上升;

②囊性颅咽管瘤:好发于鞍区,以鞍上多见,壁常有钙化。增强后壁有强化;

③皮样囊肿:起源于外胚层及中胚层组织,好发于颅后窝或上中线部位。内含脂肪,甚至可有毛发、骨骼、牙齿等,囊壁或肿瘤内常有钙化。因此大多在CT表现与表皮样囊肿有所不同。

④蛛网膜囊肿:其密度与脑脊液相似,鉴别诊断困难。蛛网膜囊肿轮廓光整、规则,张力较高。表皮样囊肿轮廓多不光整,呈分叶状囊性,沿腔隙生长。当有脂质成分时,CT值低于0HU。 MR T1WI上呈高信号。表皮样囊肿在 MRI FIAIR或弥散加权成像上呈高信号,与低信号的蛛网膜囊肿显然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