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5)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yljcl 2019-09-01
(2012-01-29 21:45:03)

杨凤池,著名学者,男,50岁。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 杨凤池教授长期从事心理学教学、科研、咨询工作。共发表科研论文37篇,译著4部,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12部及科普著作5部。曾获2项科研成果奖,1项技术改进奖。1995年获得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同年9月当选为首都医科大学“十佳青年”。自1985年开始从事心理健康工作,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丰富工作经验。1995、1996和1997年三度赴意大利进修,学习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技术,1996年获得国际本体心理学会颁发的“临床心理学家”资格证书。1997年6月参加瑞士日内瓦国际心身疾病研讨会,1997年10月参加莫斯科第一届世界本体心理学年会,并做大会发言。自2000~2003年接受中德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系列培训,取得毕业证书。 杨凤池教授开展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实践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他曾经为“神舟飞船”系统工程技术人员、中央驻京机关干部、国际航空公司、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等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高校大学生做心理减压讲座;并参与黑龙江洪灾灾后心理救援和“非典”心理干预工作。他的活动经常被中央和地方媒体报道,并经常应邀在电台和电视台主持心理咨询节目。目前,担任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专家主持。

心理咨询特色:

 杨凤池副教授在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学习了西方的现代心理学,历经十余年心理学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心理咨询融合了东西方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兼具东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在心理咨询实践中,他综合了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采用梦和意象分析、绘画分析、非语言信息的分析、音乐心理分析和电影心理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人的精神活动的内在动力。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帮助来询者正确认识自我,发现内心的积极动力和心理障碍的深层原因,发掘他们解决自身问题的内在力量。

 现代生活竞争激烈、挑战迭起,情感纠葛、人际冲突层出不穷,各种生活事件时刻搅扰着人们的心灵。尽管物质生活不断改善,人们却日益陷入内心的空虚、寂寞、失落和困惑之中,各种心理障碍由此产生。人们往往从外部寻找原因,忽视了精神结构内在的问题,造成了自我的迷失。他们常常反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努力学习、工作,却一事无成?为什么一腔热情,却引来意外之责?为什么别人幸运,自己却历尽坎坷?为什么播种爱,却遭逢恨的收获?杨凤池副教授长期从事青春期心理发展和心理障碍的咨询、人际关系不协调的咨询、婚姻家庭心理障碍的咨询,在这些方面富有经验。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恢复原本的自我,作出新的生活选择;也可以促进人们行为的改变,塑造健全的人格,体验到生活的充实和快乐。

杨凤池与《心理访谈》


《心理访谈》开播以来,每周录制这个心理谈话类的日播节目成为我固定的任务。我的工作和生活本来就繁忙,现在更加紧张,《心理访谈》把我有限的业余时间完全占据了。我的第一身份是教师,心理咨询在我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三项主要工作中大约只占1/3的比例。尽管我不是全职的心理咨询师,但是我始终对心理咨询工作充满了兴趣。我年轻的时候经常想,如果有一种职业能够帮助人摆脱精神痛苦,那将是永远不会退休的职业。学习了心理学,我感到自己正在从事这样的职业,所以不管多么繁忙、多么缺少回报,我也坚持做下去。 
  这一行至今我干了20年,应该算比较早的心理咨询师了。这些年学了很多西方的东西,包括去意大利、英国、俄罗斯、瑞士等欧洲国家,还在中德班受到了德国老师的精心指点。我想把这些知识机械地用于中国人,可能会遇到障碍。我原来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和古典哲学感兴趣,有些积累。于是,我努力将心理咨询方法本土化。我力图用中国人能听懂的语言来工作,用中国非心理学专业老百姓能听懂的语言来工作,这实在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心理访谈》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在电视上给请进演播室的人做咨询和分析,会谈时间是有限的,演播室的环境与咨询室也有很大的不同。心理访谈必须含有技术含量,否则就失去心理访谈概念的内涵。同时,这种技术含量又必须用通俗化的语言、公众能听懂、能看懂的方式呈现,所以要求通俗化。通俗化不排斥学术性和技术含量,强调学术性和技术含量又不能脱离通俗性,好的节目恰恰是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有人问我心理访谈有哪些技术?我仔细归纳了一下,列出来16种技术。没有技术信息的谈话就变成了浅层交流、一般的公众聊天,也就是节目的失败。 
  我做《心理访谈》跟门诊的心理咨询还有一个不同,就是对专家的压力很大。我们在中央电视台、在全国人民面前开展我们的工作,必须保持放松状态。同时,我们个人注意力集中的程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运用程度应该也是超过一般情况的。另外,来求助的人可能是一堆问题,他分不清主次和脉络,他来求助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呈现给我们,如果我们不是在演播室的话,我们要是在咨询室里,我们就会一个个问题进行解决。但是《心理访谈》节目里不允许我们下次再说,我们必须在众多的头绪里找到突破的一点,帮他做一个初步的解决。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访谈》要求专家既处于放松和自然的状态,又要保持相当集中的注意力,还要与主持人默契地配合,做得恰到好处着实不易。 
  我做《心理访谈》受到了不少鼓励,也有自己的苦恼和困扰。节目播出以后,收到了大量的观众来信、来电和邮件,其中有表扬、肯定,也有希望和建议,这些反馈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增强了做好节目的信心。还有很大一部分观众提出了心理咨询服务的要求,看着令人目不暇接的“求助”、“救救我的孩子”等等呼喊、一个个急迫求助的渴望表情,我有心帮助,而实际上无法实施,让自己心中感到了无奈。目前,在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不够普及,心理咨询师也比较缺乏。美国现在大约是100万人有500名从事心理学帮助的工作人员,但是北京1500万人口的城市,合起来100万人30名左右,更严重的问题是,这30名左右,或者是从业时间不长,或者缺乏专业的训练和督导,并且没有建立正规认证上岗的制度和考核体系。从这方面讲,心理保健问题比较突出,我们的心理支持体系―不论是自我调节还是社会支持都比较薄弱。我衷心希望,《心理访谈》节目的播出,能够对我国人民的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有更多的人投身于这项事业,让心理健康服务普及到千家万户。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杨凤池 

  大家好,我是杨凤池。可能大家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栏目已经对我有所了解。《心理访谈》栏目受到公众的关注,我感到很荣幸。同时,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心理访谈》栏目受到社会的关注,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跃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自己生活质量提高的美好愿望。 

  根据我们得到的通报,目前该节目的收视率一直不错。这与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普遍改善,老百姓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有关。目前,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应用心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前年发生的“非典”曾经造成了社会群体性的心理恐慌,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正是党和政府的重视使得心理学在这次事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通过心理咨询热线等心理援助形式,使得这次灾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大连空难发生后,对死难者家属来说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创伤。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心理学干预,这次事件对他们的打击必定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生活,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在这一次事件中,也正是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针对这次事件立即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专家组成的心理援助小组,对受难家属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干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于马加爵,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吧。我们可以反思当时他的心理状态以及他的心理发展历程。如果在他犯罪之前,他周围有人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去理解他、帮助他,我想可能今天他的结局不会是一场悲剧。《心理访谈》节目正是在这种社会大气候中产生,在观众的呵护与善意的批评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时候,我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参加到这个有益于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栏目中。从我进入这个栏目开始,《心理访谈》就像婴儿一样受到了我与栏目组的其他成员的精心呵护,我们对她倾注很大的精力和智慧。我们希望培养的这个孩子能够造福于社会,能够让人们从中受到一些启发。让人们面临社会生活的压力、遭受精神创伤、受困于心理困惑时,仍旧保持理智的思维、平和的情绪,最终能够在自身的努力下走出自己的误区,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和谐。 

  《心理访谈》栏目就是要让心理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渗透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让老百姓了解什么是心理学,怎样应用心理学知识。人的心理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心理学知识是让我们生活更加幸福的工具。通过这个栏目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心理困惑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让我们成为自己的心理学专家。并且使老百姓能够因为这个栏目获得的良好心态和启迪去影响和感染他们身边的人。《心理访谈》希望让百姓的人际关系更和谐,家庭生活更幸福,孩子身心更加健康,夫妻关系更融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美满。《心理访谈》作为中央电视台面向全国观众的栏目,是党和国家宣传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一个靓丽窗口。人们可以从这个节目中深切感受到自己生活的社会是多么的美好。只要我们愿意付出我们的真情,怀着一颗善良、友好和感激的心态去生活,那么生活一定会给我们丰厚的回报。 

  《心理访谈》栏目是全国第一个现场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栏目,整个访谈过程只有1个小时左右,并且来访者的情况在访谈开始前对于心理学家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种种因素使进入《心理访谈》栏目中进行现场咨询与治疗的心理学家感到压力非常的大。节目的特点要求心理学家必须要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经过长期的心理学专业训练,并且从事过长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而且这里所说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不仅仅指这个心理学家擅长的心理学流派的理论技术。而且还应该掌握其他心理学流派的理论技术,不但要精通经典的心理学理论,而且还要时刻关注心理学理论思潮的发展动向,对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和治疗技术始终有一个清楚的把握。虽然心理访谈节目播出只有二十分钟,但是它的技术含量是很高的,任何一次心理访谈都要运用到非常多的心理学理论与技术。例如,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焦点治疗,格式塔治疗,叙事疗法等等,粗略估算一下已经运用了十六种心理学理论与技术。而且随着心理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咨询技术出现在心理访谈节目中。但要求更高的是,在《心理访谈》栏目这种实践性特别强的场合,心理学家要灵活的将晦涩的、老百姓难于理解的心理学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喜闻乐见的语言传输给来访者,使他能够理解,领悟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迅速的将自己心理学咨询理论的知识,实际的应用到来访者身上。最后能够通过一些心理学的主客观测量,体现出来访者在心理访谈前后的情绪和认知有一个较大的改观。这就需要心理学家必须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细致的观察力,还需要心理学家在平时就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心理学问题,总结和提炼生活中的心理学意义。并且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必须要有一颗帮助别人的心,敏锐的感觉和了解心理的能力,具备丰富的精神病理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健康的心理与态度。 
许多观众在观看《心理访谈》节目时可能有一些误解,认为《心理访谈》栏目与社会上实际的心理咨询是等同的。事实上两者还是有许多不同的。首先是进行心理访谈的场所与正规的心理咨询室是非常不同的,在《心理访谈》栏目的现场,可以说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暴露的场所,有很多的节目组工作人员,例如,灯光师、摄像师,录音师,编导等等。在另一个房间还有其他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观察,并且心理访谈的内容是要通过荧屏向观众播出的。而正规的心理咨询设置具有私密性,咨询室相对封闭,使人感到温馨、安全。所以这对于心理学家来说,是否能够给来访者一个安全的感觉,使来访者能够暴露出自己的一些心理问题就至关重要。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咨访关系是能否顺利完成心理咨询和治疗,使来访者出现良好咨询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再一个主要不同点是常规的咨访关系是一个来访者与一个咨询师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心理访谈节目中出现了主持人的角色。这对于业内人士可能会产生疑义,但是我觉得既然是一个电视栏目,那么就应该有一些栏目所必备的角色。因为这是电视特殊性所决定的。当然由于心理咨询的特殊性,主持人在访谈过程中主要扮演一个观察者或者一个心理学家助手的角色。通过这种设置,不仅提高了电视节目的观赏性,而且在征得来访者的同意下,他还能够帮助来访者发现一些来访者仍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并且帮助来访者向心理学家提问,这不仅增强了咨询的时效性,而且可以配合心理学家更好的在短时间内解决来访者特定的心理问题。《心理访谈》栏目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要运用大量的心理学技术,可能大家对社会上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有所了解,认为心理咨询与治疗需要一个过程,甚至传统心理学理论中精神分析学派的精神动力学分析与治疗需要少则几个月,多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在《心理访谈》栏目中,仅仅用一次会谈中的短短几个小时就能够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吗?我想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一下我的观点。我认为现在任何一种心理学技术与治疗都不能完全解决来访者的所有问题。其短期目标是让来访者的心理状态有所好转,长期目标是实现来访者人格上的更加完善。《心理访谈》节目这种特殊的设置不允许心理学家与来访者进行长时间的沟通。这需要心理学家应该在短时间内敏锐的把握来访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接收到的来访者的语言以及非语言行为的信息,在大脑中迅速的整理、联系,运用理论修养与丰富经验,迅速的形成各种假设证实、证伪,进行判断,探索来访者表现在意识层面情绪困扰下潜意识里心理问题的根源,然后运用各种心理学技术进行处理,使来访者有一个初步的转变。当然,相对于长程心理治疗来说,这种设置下的心理访谈好像显得有些肤浅。但是,我认为做心理访谈就像是下围棋,当来访者刚来的时候,给人感觉全身不适,精神萎靡,或者焦虑不安,仿佛是一盘要输的棋局。如果咨询师想要全线出击,一下子反败为胜,可能会形成顾此失彼的状态,这只会加快失败的速度。但是,如果你从这盘棋中找到一个突破口,也就是来访者寻求你帮助的具体问题,那么你做起工作来就更有针对性,就更可能出现好的效果。心理学家可以帮助来访者领悟到这个具体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并且通过指导来访者使他掌握解决这个具体心理问题的方法,进而使来访者运用这次成功的经验去解决其他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把整盘棋救活。我做心理咨询的经验就是给来访者一根点金棒,而不是一座金山。 

  《心理访谈》节目的播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通过这个栏目让许多人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心理问题,打消了以前好多人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的观念,很多观众从电视中看到,去《心理访谈》栏目寻求帮助的来访者“很正常”,怎么还会有心理问题?其实,我们大家都可以好好反省一下,任何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上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心理问题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有心理问题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是需要我们正视而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出现问题不可怕,就害怕出现心理问题不愿承认而耽误了更有效解决问题的时机。来到《心理访谈》栏目的来访者,进行咨询和治疗后普遍反应心情好多了,头脑更加理智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具有强烈的求助动机和与心理学家配合解决自己困惑的强烈愿望。这个栏目也让观众进一步认清了心理咨询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同。明确了心理咨询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消除和缓和心理症状,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认识到了它的主要内容是调适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和婚姻质量,消除一些心理障碍。心理学家都是以来访者的利益出发,真正站在来访者的角度上体验他们的痛苦和感受,然后怀着一种理解、尊重、温暖、积极关注的心理去帮助他们。 

  最后,我想用我最喜欢的弗兰克尔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谈话。“生命的意义既不能模仿也不能引进,它只能由每个人在各自不同的存在环境中寻找和发现。人类的目标不是寻求心理或灵魂的安宁,而是在现实到理想的健康奋斗中体验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来自于个人在与责任相连的自由中运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人类精神力量。”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气氛与孩子的态度、情感和个性特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时,我们做家长的应该首先考虑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问题,而不应当指责孩子怎么不如别人的孩子有出息。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的形成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是遗传,一个是环境。对一个小孩子来说,父母集中了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从遗传方面来说,父母知道夫妻双方个性上的不足,在培养孩子时应努力加以矫正;从环境的角度讲,父母应该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在家庭里给孩子的积极行为以奖赏,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朝着家长和社会希望的方向健康成长。孩子上中学以后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内心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因势利导地教育孩子。 


  一、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前后,孩子在形体上更接近于成人,在内心里也向成人靠拢,类似成人的愿望在他们心里大量涌现。同时,他们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各方面的经验都缺乏,内心经常处于矛盾冲突之中。因此,我们要了解存在于他们自我意识中的几组明显矛盾。 
  1、 独立和依赖的矛盾 
  上中学以后,孩子们不再象小学时那样遵从老师和父母的指示,天真地接受别人的评价。他们开始意识到,以往自己的许多观念并不是自己的,而是从师长那里得来的。于是,他们开始探索真正的自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我的女儿就经常批驳我的一些言论,纠正我对一些事物的解释。孩子很想独立,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愿再和家长一起活动。但是他们很清楚,自己还不能完全独立,还离不开父母的帮助,还缺乏独立于社会的资本和经验。所以,在他们自我意识中存在着矛盾。 
  2、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所有的孩子都有着对于自己未来和关于人生的美好理想,随着他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他们也看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较大差异,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产生了矛盾。有时候,孩子过于理想化的倾向往往是父母教育方式的结果。父母极力让孩子看到生活的积极面,把消极面掩盖起来,一旦孩子自己发现,便处于困惑之中。有些父母本身存在着追求完美的倾向,凡事有绝对化的要求,这也导致孩子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加剧。 
  3、 自负和自卑的矛盾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开始象旁观者一样进行自我观察和评价。这种自我评价可能是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也可能与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较,或者完全是内心的自我分析和评价。这些评价具有相当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常常容易发生极端变化。例如,有的学生只因受到老师的几句批评就萎靡不振,而有的人为了别人不经意的夸奖而得意洋洋。从妄自菲薄到自高自大似乎只有一墙之隔,而较多的时间里处于自负与自卑的内心冲突之中。 
  4、 沟通和封闭的矛盾 
  青春少年渴望与同龄人交流思想、沟通内心体验,排遣日益增长的孤独感。从青春期开始,孩子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他们既充满了各种幻想和憧憬,又会萌发许多孤独和感伤,并且有自我封闭的倾向。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渴望有自己的房间,自己的桌柜,可以存放自己的日记本、信件像册等“私人物品”,不喜欢别人特别是父母向自己问这问那,不愿表露自己的内心感受。父母为了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有时对孩子的私人物品发生兴趣,往往引起孩子的反感。此时,父母与孩子的“代沟”表现比较明显,这种现象其实是孩子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矛盾之一。家长应该平等地与孩子讨论问题,以教训的口吻和孩子说话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家长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二、积极互动的亲子关系
1、身教重于言教 
  所谓教育孩子,实际上是教孩子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每个作家长的人都应该明白,当我们教育孩子应该如何时,应该注意到我们自己是否正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些道理。孩子也在察言观色,他们会从我们身上学习生活。有的时候,孩子做作业累了,抬起头来看到我们在玩牌、在喝酒、在闲聊,他的学习意志也会减弱;如果他看到的是父母仍在忙于工作上的事情、忙于学习提高、忙于劳作,孩子也会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有的家长辞去了工作,想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结果,孩子反而更加消极、懒惰,抛开其它因素不谈,家长丢掉了自己的工作,就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积极地生活的榜样。如果家长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尽管年纪大了,生活和工作的负担很重,仍然保持进取精神。孩子会得到某种启示。不要让孩子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父母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所谓家庭气氛是指家人相处时的关系、家庭与人交往的方式、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研究报告指出,家庭气氛与子女的适应状况有很大关系。在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中成长的子女,比较开朗乐观、积极自信,人际关系比较好,适应能力比较强;相反,在一个冷漠敌视和压抑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子女,往往在性格上容易退缩,缺乏安全感;有的则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搞不好人际关系,不易产生积极进取的愿望。从另一方面来看,子女也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家庭的影响。有些孩子家庭环境不太理想,要比其他孩子付出更大的个人努力以应对环境的挑战。因而他们的注意力、忍耐力、坚韧性和灵感、奋斗精神等自我拯救能力都胜过同龄的孩子。由此可见,家庭环境不够理想的孩子,应该发挥自我能动性,增强自我拯救能力,也是可以起到补偿作用的。 
  2、 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是子女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对子女过于严格,处处训斥子女,支配子女的活动,使孩子言听计从。这样教育的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养的,但因他们的独立人格没有受到尊重,往往表现出自我抑制,没有信心的个性特点;相反,有的父母对子女的任何要求都尽力给以满足,结果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蛮横的品质,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家长应该平等对待青春期的孩子,既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又要让他们逐步学习成年人的行为,按照一般人际关系准则行事。父母的错误态度是造成孩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正确地给以强化 
  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对孩子的行为给以正确的强化是教育孩子的关键。许多家长承认自己教育失败,主要原因是强化不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许多愿望,随后就会向家长提出。这些愿望或要求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不懂得是否有合理性。家长是否应该满足,应该如何满足,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般来讲,不合理的要求应不予理睬或加以拒绝。有些家长不恰当地满足了孩子的无理要求,无意识中强化了孩子的非理性。对孩子的合理要求,除了必须迅速给以满足的要求之外,尽可能地延缓满足,使孩子为实现他们的愿望而付出努力。让他们明白,任何愿望的实现必须以付出为代价,借以塑造他们的积极行为。一定要让他们的积极行为得到奖赏,这种奖赏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精神的。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许多环节中,都应该利用强化的原理。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以积极的鼓励为主,批评过多往往使孩子无所适从,甚至“破罐破摔”出现对抗行为。孩子报告成绩后家长的反应。考试前后家长的表现。 
  4、 给他们交往的空间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希望能有人倾听自己的话。这种需求较少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而同龄人的思想水平接近,对事物的看法有有更多的共同点,容易沟通、更可信赖。同龄朋友可以帮助青少年增进对自我的了解,可以帮助青少年肯定自我的价值,和朋友交往可以缓解不良情绪。另外,青少年正在学习适应社会,与朋友交往是他们学习人际关系能力的开始,进一步发展独立的人格。做家长的还应该告诉他们朋友交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明辨是非,选择好朋友交往。要让孩子懂得,不是每个人都是可以做朋友的。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发现自己交了坏朋友,就要拿出决心和勇气,坚决离开他们。其次,和朋友相处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短处,朋友之间要取长补短。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帮助别人改进不足。嘲笑朋友的缺点是最伤感情的。另外,朋友之间要保持独立性,才能建立对等的朋友关系。有的孩子形影不离、不分彼此,久而久之,只能给双方带来心理负担。 
  我们都喜欢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希望孩子快快长大,快快成材,这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美好愿望的实现需要用心去思考,需要作出努力。 

职业生涯与心理健康  

  ——献给劳动着的人们 
  个人事业发展不仅是谋求生计、获得归属感的需要,也是实现自我价值、寻求他人与社会尊重的重要活动。在社会转型期生活的人们常常叹息“太累了”、“压力太大了”,说明他们终日奔波劳顿、心力疲惫。然而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我们每天醒来,无事可做,终日在床榻之间辗转反侧,尽管寸步未行,仍然会心倦体乏,不会感到轻松。所以,个人职业生涯和他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处理好工作场所的生活事件和人际关系,完成职业角色规定的任务,就会产生胜任愉快的感觉。许多心理健康的人热爱自己的职业,创造性地应对自己面临的挑战,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在他们看来,工作不仅不会让他们厌烦,反而成了他们生活乐趣的来源。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职业生涯中充满了紧张性的刺激因素,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职业生涯中的紧张因素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和挑战,职业生涯让每个人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走向成功。人们通常把职业性质和职业环境看作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决定着自己的安宁、幸福和前途。同时,人们也意识到自己从事的工作往往是挫折和困扰的来源,职业特点和工作环境往往产生各种紧张性应激反应。研究表明,有两大类与工作相关的应激因素:一类是职业内在的因素,包括劳动条件、劳动范围、工作负荷等;另一类是职业人际关系及管理因素,包括组织结构和团体气氛、职业人际关系、个体的职业角色、个人职业经历等。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工作安排、人际关系会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心身健康。在工矿企业中,由于工作疲劳和精神紧张往往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工作引起的心理应激和心身功能低下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据调查,大约85%的工伤等灾难性故事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人为因素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身体不适、疲劳和疾病致使精神状态和工作效能发生变异;另一方面是由于不良生活事件导致情绪波动,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的现象;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使员工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工作,最终酿成灾祸。在职业群体中,个体对自己、对同事、对工作内容是否满意,上下级关系是否融洽,能否与他人协调合作,都会影响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劳动效率。工作要求高于个人能力、与个人愿望不符,工作性质突然发生变化,责任的突然增加或减少都会使人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劳动的性质和状态也是一个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些劳动是简单重复性的操作,很容易引起疲劳和烦躁。如有学者报道,有些职业操作不到1分钟就要重复进行,另有些职业操作间隔3—30分钟才要重复一次。两者比较,前者比后者更易患失眠、胃肠病和抑郁症。海员、飞行员、矿工等特殊职业从业人员都有其独特的心理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心理卫生措施。变动频繁、无章可循的工作易使生活节律紊乱,引起生理和心理不适,例如出租车司机这类工作往往破坏饮食起居的规律性,没有好的应对措施就容易出现生理心理障碍。劳动环境污染、过量噪音、粉尘、高温、冷冻、潮湿、振动、拥挤、放射线等不良环境因素都会对职工的心身健康产生损害,引起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如长期在超量噪音环境中工作,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出现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可能诱发血压升高、心律不齐、消化功能减弱、听力下降,严重的会导致行为异常。此外,工作负担过重、领导方式简单粗暴也会成为职业性心理应激的来源,影响职工的心理健康。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应当努力提高职业满意度、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实现工作环境优化和劳动管理科学化,从而提高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紧张与健康 
  心理紧张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从积极角度来看,在劳动中适度的紧张可以消除单调的操作引起的厌烦情绪,同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验表明,紧张度过低不能激发职工的兴奋性,也就不能发挥其最好的工作能力。随着紧张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达到最高点,此时点称为最适合紧张度。超过这一水平,由于唤起水平过高,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工效降低。一般说来,脑力劳动时的最适合紧张度偏低,而体力劳动的最适合紧张度较高。但是,关于心理紧张的研究,大量集中在消极后果方面。据报道,美国每年由于心理紧张致病而降低劳动生产率的损失可以高达600亿美元。心理紧张对健康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心理紧张可以加重已有的疾病,第二是心理因素作为促发因素参与疾病的发生。 
关于心理紧张的成因,学者们进行了研究。一般认为:个体通过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觉察到环境的需求和人体的适应能力之间存在差距时的心理状态,称为心理紧张。研究表明:个人经历、认知评价、个体的情绪状态、个体的倾向性、生活经历对心理紧张的产生都有影响。每个人的社会生活经历不同,所经受的紧张体验也不一样。一个有实践经验的司机能够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复杂的路面情况;而对一个实习司机来说,路面上出现的任何新情况都会造成心理紧张。个人经历与心理紧张的的关系是建立在强化基础上的,积极的强化和成功可以降低紧张体验,而失败的经历可能增加紧张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追求,也都有自己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例如职位的升降对权力欲旺盛的人来说,影响很大;而对于淡薄名利者,影响较小。个体的情绪状态对紧张的发生也有明显的作用,因为个体的情绪影响他对事物的看法。例如心情愉快时,容易接受适当的批评;在心烦意乱时,极可能由于细小的不如意而大发雷霆。人们对某一事件的预期或抱负水平常直接影响认知评价,如两名考生同获90分的成绩,期望得100分者懊丧,期望得80分者欣喜。紧张性的生活事件是否在个体引起心理紧张主要取决于认知评价。认知是人们选择外界环境的信息并经过对比评价,构成反映现实的概念的关键性心理活动过程。环境的需求固属重要,但有当它们被觉察到,而且是经过评价,认为个体难以应对这些需求时,才体验到紧张。例如,对两个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工作调动,两个人就产生了不同的想法。甲认为这种工作调动是领导对自己信任的体现,是学习新技术的机会;而乙则认为这是领导对自己的不信任,是对自己既往工作业绩不满而给予的一个处罚。这两位管理人员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思考得出的结论。但是,由于他们得出的评价结果不同,他们的情绪反应和心理紧张度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了解心理紧张对健康的影响和产生的原因,促使我们采取积极的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提高适应能力以维护心理健康 
  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就业中的紧张因素与日俱增。求职、面试、应聘、下岗、工作压力过大、人际竞争激烈、劳资矛盾纷呈,都会造成心理紧张。当然,社会一天天在发展,各种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然而对于个体来说,改变环境的力量是有限的,主要的任务是提高自己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个体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改善适应状态。 
  首先是主动适应环境。被动适应是对环境无可奈何、被迫顺应的心理反应,是一种消极的适应,常常会伴有压抑、紧张、焦虑、痛苦等心理感受。如下岗职工在家里郁郁寡欢,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产生的自卑自怜,这些都属于被动适应。主动适应是面对现实环境积极地寻求适应,是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困难和走向成功的过程。主动适应往往伴有因为积极向上、最终获得成功而产生的喜悦和兴奋的心理体验。如下岗职工不安于现状,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们努力挖掘潜能,重谋职业,寻求新的发展;在贫困中生活的人自强不息,变压力为动力,集思广益、勤劳致富;这些行为都是主动适应的行为。主动适应有利于人的才能和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情境时,要善于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的和自然环境,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是适当回避挫折。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环境我们难以适应,同时也有回避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采用回避的方法来减少或消除环境对个体的不良刺激。如心理承受能力低的人就不宜炒股票、做期货生意。下岗再就业职工就不宜从事投资过大的事业,避免造成新的严重的挫折,而应当循序渐进、从小到大地逐步发展。回避法虽然缺乏积极意义,但是在一定情况下运用得当也可以解除或避免心理困扰。 
  第三是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时所得到的他人关心、帮助。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起到降低生活事件造成的紧张性,促进适应社会环境的作用。朋友、家庭、群众团体、党团组织、行政机构都能够为个体提供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不仅是物质上、经济上的有形支持,更重要的是心理支持。如有的生活困难者获取社会经济资助,当然这会使他们缓解生活困难,但是难以消除其自卑心理。社会的心理支持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强向上的精神,使其消除自卑感,挖掘潜力、发展能力,赢得人生的成功。

一、从业经历:

  自1987年开始从事心理健康工作,有12年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经验。
  1995、1996和1997年三度赴意大利进修,学习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技术
  1996年获国际本体心理学会颁发的“临床心理学家”资格证书。
  1997年6月参加瑞士日内瓦国际心身疾病研讨会
  1997年10月参加莫斯科第一届世界本体心理学年会,并做大会发言。
  此外,还开展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实践活动,被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二台,北京和中央电台和报刊所报道,并应邀在电台和电视台主持心理咨询节目。
  二、部分荣誉:
  长期从事心理学教学、科研、咨询工作。共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译著六部,主编、参编教材七部及科普著作四部。
  曾获两项科研成果奖,一项技术改进奖。
  1995年获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同年9月当选为首都医科大学“十佳青年”。
  三、经验-特色:
  杨凤池副教授长期从事青春期心理发展和心理障碍的咨询、人际关系不协调的咨询、婚姻家庭心理障碍的咨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恢复原本的自我,作出新的生活选择;也可以促进人们行为的改变,塑造健全的人格,体验到生活的充实和快乐。
  在长期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中,杨凤池副教授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心理咨询融合了东西方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兼具东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具体综合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同时采用梦和意象分析、绘画分析、非语言信息的分析、音乐心理分析和电影心理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人的精神活动的内在动力。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帮助来询者正确认识自我,发现内心的积极动力和心理障碍的深层原因,发掘他们解决自身问题的内在力量。
  四、媒体报道
  “成长”着才能快乐

  心理访谈之与王刚  

杨凤池著作:

1《让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

  出版社: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 讲师:杨凤池

  内容介绍:

  第一讲. 与孩子沟通遵循的原则和态度

  第二讲. 怎样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效的沟通

  第三讲. 言语信息交流的沟通技巧

  第四讲. 非言语信息交流的沟通技巧

  第五讲. 如何做明理家长

  第六讲. 如何引导不良行为的孩子

  2《和孩子做朋友—如何有效的和孩子沟通》

  出版社: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 讲师:杨凤池

  内容介绍:

  第一讲:婴儿期心理营养的良方

  第二讲:了解和掌握幼儿期的心理特点

  第三讲:学龄前期心理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讲:学龄期面临的那些心理问题

  第五讲:解析青春期孩子的内心矛盾

  第六讲:怎样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偏激行为

  读者对象

  政府官员、学者、企事业单位及民营企业的领导、董事长、总裁、高级管理者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