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历 | 想拥有赚钱的副业,未必要从赚钱出发

 我是圭水 2019-09-01
Summer on You
PRETTYMUCH - Summer on You 03:25

我始终觉得副业和兼职不一样,前者的持续性更强,能带来的收获和影响也更多。所以我是从副业,也就是长线的自我投资和回报角度来写的这一篇文章。如果只是为了快速赚钱,朋友你可以把这篇关掉了。

1.

人脉不够

机会自然没有

2017年我离开了文化氛围较好、机会也稍多一些的南京,来到了南北交通的交汇处蚌埠,接近而立之年,危机感也随之越发强烈。在这种宜居型城市,生活很舒服,文化氛围却很稀薄。我相信它会发展,但短时间很难扭转现状。身处文化行业,却很难感知到和自己有共同想法的人,我开始慌了。

山不来就我,我得就山。于是我开始扩大社交圈,哪怕只是基于网络。一边运营自己的社群,一边寻找可以拓宽自己人脉,增长自己见识的社群,寻觅可以交流的同行或前辈。幸而,高速的网络让我用一年的时间就把自己的微信从熟人社交优化到了以文化从业者为主的工作社交

现在我的微信里从事文化行业的人有500人左右,这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与文化有关的信息和工作机会。

不过,直到2018年初,我都没有考虑过开拓副业,倒是帮不少人互相引荐,诸如给某本书找个译者,找个校对,找个出版途径之类的事情没少干。这也让我慢慢意识到,其实不是没机会,只是缺少信息匹配。

一份工作和一个人匹配到一起,是需要双方释放信号的。

2018年,把生娃纳入人生规划,加之父母们的健康问题,让我的危机感变得更加具体了。我开始认真考虑在工作之余做点别的事情,这件事情要么可以提升自己,要么可以带来收入,这两样往往是互利共生的。

所以我在那篇文章里说过,对于人创收我还算有经验,那就开始吧。

2.

先开始

别管喜欢不喜欢

2018年4月,我从相熟的编辑那里接了一本10万字的书稿代笔工作,3个月完成初稿,陆续修改了5次左右,2019年初定稿,预计2020年初上市。

有的人可能接受不了代笔(即自己的文字,署他人名字,也可称为“抢手”),但实际上这在出版圈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影视圈更甚。我的权衡是,署名对我而言没有这份工作带来的挑战重要,我可以预见这本书稿能提升我的策划力和经验度。此外,它的稿费尚可,也算是对得起我的时间。

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因而错失机会这种事,对于不年轻的我来说应该少做一些了。

做过编辑的人写书是有优势的,他们对书稿有普通作者没有的整体规划意识,定目录的时候就会考虑融入卖点,层级标题之间有细密的逻辑,思路会非常清晰。

这本书的责编在看了我做的目录、大纲和样章之后基本没有做更复杂的工作。看上去是我额外分担了策划的工作,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无形的能力提升。

因为写这个稿子,我也第一次有了组稿的项目分解和执行经验,如果再有人找我做10万字甚至更多字数的稿子,我第一反应会是“可以试试看”,而不是“我可不行你找别人吧”。这是经验带给我的自信,它比钱更值钱。

3.

副业不是简单的重复

新挑战才有新收获

这本稿子定稿后,另一本书稿的英译汉翻译工作找到了我。那种感觉比较像是高三的自习课上,好不容易解开了一道物理大题,正有种蜜汁自信的时候,突然有人说你帮我看看这道化学。乐得换换脑子,乘胜追击,于是欣然点头,接了下来。

需要说明的是,国内图书翻译领域薪酬普遍不高(少数大神除外),还有较为漫长的结款周期,好处是拿到稿费的时候感觉像是白捡的。另外,做过翻译的朋友都知道,翻译对目的语的运用能力要求较高,这也是大家都能看懂源语言,译文却千差万别的原因。虽然我学了几年英语,但如果不是这几年我天天用中文写东西,也不太敢接。

这本书稿字数不多,但我翻译了足足一个月,因为它的内容比较烧脑,逻辑、数学、物理、文字游戏和生活常识杂糅其中,责编也常常陷入看答案都不明白的困境。

作为一个快十年没碰数学的人,它着实让我掉了不少头发。但清醒地想,做起来不轻松的事情才有价值,简单重复的工作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

幸而这本书即将印刷上市了,译者一栏印有阿姨的名字,虽然销量和我的稿酬无关,但也欢迎大家买一本看着玩。

4.

下一份工作在哪里

别问,先栽树

我前面提到自己为了扩充人脉圈做了一些努力,事实上这个努力无外乎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时间用来与人交流学习,钱用来为人脉渠道付费。纵使没有回报也比原地等死好,更何况这些投入往往会带来翻倍的回报

在这期间,我认识了一位编辑前辈,他对行业有敏锐的观察,对未来也有清晰的规划,更可贵的是他有自己发掘人才的思路,因为一些巧合他看到了我过去写在猫森的文章,对我的资历有了大概的了解,并且给予了我信任和机会。

于是我有幸参与到他所在的图书项目中去,这次的工作是对照英文原稿,逐字逐句审读译稿。大多数的图书审稿工作都是对着一份稿子看,这种中文要看,英文也要看的工作我其实是头一回做。译稿里的不足确实不少,为了赶进度,三伏天里我对着电脑一坐就是三小时,到后期家里连氧气袋都预备好了(对,以防看稿看到大脑缺氧)。所以当他说稿子改得还可以的时候,我心甚慰,如释重负。

往回看看这个工作,如果我没有写公众号“营销自我”,没有花钱花时间去就山,也就没有这份工作了。

总结一下,栽树的是自己,乘凉的也是自己。

5.

再着急

也要慢慢来

我这种发展副业的路径其实很慢,因为我还没有计入这许多年看书写字的习惯(可追溯到小学一年级),所以它不比那种立竿见影的兼职。想要开拓副业赚钱的时候要想清楚,到底是为了单纯的增加收入,还是为了可持续发展。

毕竟有的工作正是因为见效慢,所以无形中会阻挡住很多想要分走一杯羹的人;而有的工作门槛低,可取代性也就更高,不断寻求门槛低的工作消耗掉的时间也很值钱的,所以才会有那句“慢慢来比较快”吧。

有人问过我,你这么做能赚多少钱啊?如果我要的也是这个答案,便不会有现在的我了。

年轻时候,我们往往会放弃一些机会,要么因为它给钱太少,要么因为它看上去太难,要么因为它看不到结果,后来,我们就只剩下中年时代满脸愤懑和老年时代深藏在叹息里的后悔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