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郙阁颂》档案

 南山道人书斋 2019-09-01

             ——王自立  刘建福

 

阁颂》摩崖石刻镌刻于东汉建宁五年(172)二月十八日,原在略阳县城西北15公里处的析里,即今宝成铁路徐家坪车站南口郭家底隧道外嘉陵江西岸距水面八米的山岩上。原碑阴刻隶书共472字,正文后尚有五行61个小字,共533字。由于《阁颂》摩崖石刻裸露于山岩转角处,日晒雨淋,江运纤绳磨泐七道深痕,至宋代已泐损严重,1977年11月因修公路凿迁碎裂百余块,经粘接补合后嵌于灵岩寺前洞右侧西崖下,现残存220多字。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兴州太守田克仁在灵岩寺摹刻一处崖碑。

历史上曾传《阁颂》为东汉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蔡邕所书,甚至载入嘉庆《汉中府志》、道光《略阳县志》、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因蔡邕被元末戏曲《琵琶记》演绎为状元,故当地群众一直称《 阁颂》为“状元碑”。而该碑实为“仇靖字汉德为此颂”“仇绋字子长书此颂”仇靖、仇绋均为东汉武都郡属吏。

阁颂》记述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在路当二州”(指东汉辖武都郡的凉州和辖汉中郡的益州)的析里,敕命仇审主修析里大桥阁栈道,以便行旅的事迹,颂扬其功德。与汉中《石门颂》、成县《西狭颂》并称为我国著名的“汉三颂”,历来受到海内外金石学家和书法家的重视。是略阳最早的一块金石档案,也是略阳最早的珍贵文物之一,对研究略阳乃至中国古代嘉陵江沿线交通历史和弘扬中华书法艺术有着重大的作用。

阁颂》碑刻为汉隶八分书的标准之作,书法俊逸,古朴茂密,风格沉郁,是研究祖国文字和东汉八分书的重要历史文物和档案。晚清著名书法家康有为,一生致力于碑学研究,广泛搜集研究全国众多著名历史碑碣,他喜爱《阁颂》,研究甚详,论述较多,《广艺舟双辑》“吾赏爱《阁颂》体法茂密。汉隶已渺,后世无知之者,惟平原章法结构,独有遗意。”他评介碑刻书法时,多次以《阁颂》为标准。说“《北海相景君铭》丰茂似《阁》”“《东海庙碑》体渐匾阔,然笔气犹丰厚,有《阁》之遗。唯《樊敏碑》在熹平时,体格甚高,有《阁》意。”他在书法《十六宗》中说:“《三公山》为西汉八分书之宗,《裴岭》《阁》《天发神谶》辅之。”他把《三公山》碑与《阁颂》碑均列为八分书的典范之一,可见他对《阁颂》的重视。清代著名书法家包世臣对《阁颂》也十分欣赏:“《般若碑》浑穆简静、自在满足,与《阁析里桥》同法。”是由于“西晋人专精蔡体之书”缘故。即说《般若碑》和《阁颂》都是蔡邕书体,所以书法才能达到相同境地。蔡邕是东汉大书法家,精于八分,名震书坛,《熹平石经》《夏承碑》为书法经典,《阁颂》书法同样也受其书体的影响。现代书法家麦华三评《阁颂》“用笔结字,方整凝重,大气磅礴,如巨象蹒跚”,“八分至是,真万花齐放的黄金时代。”《阁颂》为仇靖撰文,仇绋书,为汉碑最早署名碑碣,这在重文不重字、碑碣无署名的古代,出现了东汉书法艺术的书家名号,着实难能可贵,值得书法界研究。

阁颂》中所修阁桥是略阳境内著名的古栈道,它是陈仓道的一部分,此路沿故道水(嘉陵江)南下,经故道(凤县、两当)、嘉陵道(略阳)两县境,因而又叫故道、嘉陵道,古代由长安通往成都,大官驿道长约一千余公里。

陈仓道全线从陈仓宝鸡沿千水清姜河经大散关上行至秦岭,沿嘉陵江下行到凤县折西南沿故道水河谷,经今两当(汉故道)、徽县(汉河池)至今略阳(汉嘉陵道)接沮水道抵汉中,或经今略阳境内的陈平道至今宁强大安驿接金牛道入川,至今略阳境内还遗留有很多栈道柱孔痕迹。据考证,此道早在西周时即开辟,西周在宝鸡渭水之南分封有散国,周初青铜器《散氏盘》铭文中记有“周道”,即为故道。《史记.高祖本纪》:“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汉书. 高帝纪》:“八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同书曹参传:“汉王封参为建成候。从至汉中,迁为将军。从还定三秦,攻下辨、故道、雍。”《资治通鉴》太祖高皇帝:“元年(前206)八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雍王章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 ,又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这些均是汉高祖“还定三秦”时走此道时的有关故道的记载。“暗度陈仓”至汉武帝时,也“入蜀从故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唐明皇李隆基避安史之乱幸蜀走故道,到河池(徽县),经兴州入金牛道到四川,次年十一月又从原路被接回长安,当上太上皇,由此唐·郑“津阳门诗”曰:“马嵬驿前驾不发,宰相射杀冤者谁?长须眉发作凝血,空有君王潜涕。青泥坂上到三蜀,金堤城边止九旗”。唐·诗人李白从故道经兴州,感叹《蜀道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杜甫经兴州《泥功山》“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碑刻,可佐证宋嘉佑二年(1057)前,故道兴州(今略阳)青泥岭上置青泥驿,有邮兵驿马156人骑、岁驿廪铺粮五千石、畜草一万围。宋·石介经兴州,走陈平道(略阳接官亭至宁强大安驿),过飞仙岭诗曰:“御爱数峰非拨秀,当时驻跸欲忘还。飞仙急过无真尝,始信明皇不识山”宋·陆游由故道到沮县略阳)诗《南沮水道中》曰“舍临湍濑,罾船聚小潭。山形寒渐瘦,雪意暮方酣。”宋以后还有很多文人在故道留下足迹,繁不列举。

如今,故道因宝成铁路修通而废止,往日“阁桥”、 青泥驿、白水路不再辉煌,但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极有前景。

 

附:《阁颂》原文:

    《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阁颂》

    惟斯析里,处汉之右。溪源漂疾,横柱于道。涉秋霖漉,盆溢滔涌。涛波滂沛,激扬绝道。汉水逆让,稽滞商旅。路当二州,经用沮。沮县士民,或给州府。休谒往还,恒失日晷。行理咨嗟,郡县所苦。斯溪既然,阁尤甚。

缘崖凿石,处隐定柱。临深长渊,三百余丈。接木相连,号为万柱。过者愕啼,载乘为下。常车迎布,岁数千两。

遭遇纳,人物俱堕。沉没洪渊,酷烈为祸。自古迄今,莫不创楚。

于是:

太守汉阳阿阳李君讳翕,字伯都,以建宁三年二月辛巳到官,恩惟惠利,有以绥济。闻此为难,其日久矣。嘉念高帝之开石门,元功不朽,乃俾衡官掾,下辨仇审,改解危殆,即便求隐,析里大桥,于今乃造。致故坚,结构工巧,虽昔鲁班,亦莫象。又散关之漯,徙朝阳之平、减西之高阁,就安宁之石道。禹导江河,以靖四海,经纪厥绩,艾康万里。臣举酒勒石示后,乃作颂曰:

上帝绥,降兹君。克明俊德,允武允文。躬俭尚约。化流若神.爱氓如子,遐迩平均。精通皓穹,三纳符银.所历垂勋,香风有.仍致瑞应,丰稔年登。民风以乐。行人夷欣.君靡已,乃新诗曰:析里之崖,川兑之间。高山崔嵬兮,水流荡荡。地既确兮,与寇为邻.西陇鼎峙兮,东以析分。或失绪业兮,至于困贫。危危累卵兮,圣朝闵怜。分笃 兮,命是君。扶危救倾兮,全育孑遗。劬劳日稷兮,惟惠勤勤。拯溺亨屯兮,疮痍始起。闾阎充庶兮。百姓欢欣。佥曰太平兮,文翁复存。

 建宁五年二月十八日癸卯。

时衡官掾下辨仇审字孔信。

从史位下辨仇靖字汉德为此颂。

故吏下辨仇绋字子长书此颂。

时石师南□□□□威明。

 

南宋-郙阁颂

 

 台湾故宫博物院《郙阁颂》

生僻字注解:

1郙:pu, ,地名,在今略阳徐家坪镇 口。字典未收。

2 bian, 略阳地名词,字典未收。

3 jie, ,地名,在今略阳徐家坪镇,字典未收。

4泐:le,石头被水冲激而成的纹理;刻写,同勒;

5zhu.久立。

6tui,同颓,崩坏,倒塌。

7掾:yuan,官员通称。

8jiao,明《嘉靖略阳县志》作校。

9:多音字,niyi(疑)、ai此文音ni,同拟义,比也。

10yi,苦酒;醇酒;用酒食饷士兵。

11zan,同崭。

12zao,燥字之讹。

13xuan,

14lin,同邻。

15:yong,同咏。

16:wei,高大。

17ji,同瘠,土地不肥沃。

18 :音义不详。字典未收。

19nai,同乃,于是。

20佥:qian,都;皆。

 

 

 

 

 

 

  者:

王自立:略阳县邮政局退休职工

刘建福:略阳县档案局副局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