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与慢

 nizijun 2019-09-02
快与慢
快与慢
 
    作者:积雪草
  傍晚,我在小区里散步,一个三四岁左右的孩童,顺着园中的小路,跌跌撞撞地往前跑。一个年轻的女人在他身后亦步亦趋,嘴里不停地喊:“慢点跑,别摔倒了。”
 
  这种情景太熟悉了。一个人,不管年纪有多大,只要母亲还健在,耳边就不会缺少类似关切的唠叨。

  每个孩子都这样,走路时不肯好好走路,吃饭时不肯好好吃饭,说话时不肯好好说话。母亲常常要根据情况,对孩子说慢点,或者快点。

  小时候的我,每次在外玩得很野时,母亲都会在旁边喊:“慢点跑,别摔倒了。”当我走路慢得不像话时,母亲则会说:“快点走,别磨叽。”当我吃饭慢悠悠时,母亲会说:“快点吃,饭要凉了。”当我吃饭速度太快时,母亲又会说:“慢点吃,别噎着,没人跟你抢。”大人说话时,我偶尔插了句嘴,母亲会说:“别抢话,一点儿规矩都没有。”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问我几岁了,在哪儿上学,我会假装没听到,这时母亲会说:“没礼貌,你快点回答,想急死谁啊?”

  小时候不太懂,觉得母亲一会儿说快点,一会儿又说慢些,前言后语自相矛盾。长大了,我才明白,母亲口中的快与慢是一种平衡,是一种节奏。该快时要快,该慢时要慢,两者并不矛盾。

  上中学时,有一天早晨起床,发现外面白茫茫一片。下了一夜大雪,远处的山,近处的树,都变得寒气逼人。我不想出门,天太冷了!呵气成霜,滴水成冰,透心凉!这样的天气适合赖在被窝里,或者围着小火炉取暖。偏偏母亲在外屋高喊:“磨蹭什么啊?快点!上学要晚了。”

  那时候上中学,学校离家远,有五六里地,而且路很难走。这大雪天,母亲还逼我快点去上学,可不是要冻死我的节奏吗?对我一点儿都不亲。我心里委屈,可埋怨归埋怨,还是磨磨蹭蹭地出了家门。

  后来结了婚,每次回家都不想走,贪恋家中的热汤热茶,贪恋家中的温暖和母亲的关爱。冷不丁自己过日子,笨手笨脚还真有点不习惯。每次母亲都会撵我:“快点回去吧!好好过日子,别动不动就发脾气,影响家里的安宁与团结。”

  那时候不理解,心里忍不住会有怨气,在家里多住了几天,就一个劲地撵我快点回去,难道结了婚就不再是您的亲闺女了?后来,年岁渐长,才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中年以后,身体每况愈下,家庭、工作、孩子像三座大山,压在头上,每天都觉得很累,缓不过气来。每次见到母亲,母亲都会说:“工作是干不完的,慢慢来,先把身体养好再说。”

  我无语,吃着母亲包的饺子,心中有些不是滋味,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母亲操心。后来想想又释然了。每一个做母亲的人都是这样,在儿女的身后紧紧地盯着,一有风吹草动,就赶紧提醒你快点或慢点。

  快与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快是速度,慢是心态。快慢之间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生活哲学,是一种处世之道。

  母亲说了一辈子的快与慢,儿女听了一辈子母亲说的快与慢。时而快,时而慢,一切都是因时、因事而定。在母亲唠叨的快与慢中,找到一个平衡的点,那个“点”就是爱,就是温暖,就是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