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歌诀及其注释6:五、祛暑剂,六、温里剂(057-071)

 追梦一往无前 2019-09-02

五、祛暑剂

()祛暑解表
057
香薷散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主治:治脏腑泠热不调,饮食不节,或食腥、生冷过度,或起居不节,或路卧湿地,或当风取凉,而风冷之气,归于三焦,传于脾胃,脾胃得冷,不能消化水谷。

用量:香薷500g,白扁豆250g,厚朴250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不拘时候。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阴暑。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
)祛暑利湿
058
六一散(益元散)
六一散用滑石草,清暑利湿有功效,益元碧玉与鸡苏,砂黛薄荷加之好。

处方:滑石粉600g 甘草100g

炮制: 以上二味,甘草粉碎成细粉,与滑石粉混匀,过筛,即得。

功能主治 :清暑利湿。内服用于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治痱子刺痒。

用法用量 :调服或包煎服,一次69g,一日12次;外用,扑撒患处。


059
桂苓甘露饮
桂苓甘露猪苓膏,木泽寒水滑石草,祛暑清热又利湿,发热烦渴吐泻消。

组成:白茯苓(去皮)、白术、猪苓、甘草(炙)、泽泻各一两,寒水石(别研)一两,桂(去粗皮)半两,滑石(别研)二两。

用法:上为末,或煎,或水调,二三钱任意,或入蜜少许亦得。

功用:流湿润燥,宜通气液,解暑毒,兼利小水。

主治:饮水不消,呕吐泻利,水肿腹胀,泄泻不能止者;兼治霍乱吐泻,下利赤白,烦渴。


(
)祛暑清热
060清络饮
清络饮用荷叶边,竹丝银扁翠衣添,鲜用辛凉轻清剂,暑伤肺络服之安。

】鲜荷叶边6 鲜银花6 西瓜翠衣6 鲜扁豆花1 丝瓜皮6 鲜竹叶心6

】用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日二服。或煎汤代茶,预防暑病。

】清透暑热。

】暑温经发汗后,暑证悉减,但头微胀,目不了了,余邪未解者;或暑伤肺经气分之轻证。


(
)清暑益气
061
清暑益气汤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津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功效。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夏季热等属于气津不足者。

用量:西洋参5g,石斛15g,麦冬9g,黄连3g,竹叶6g,荷梗6g,知母6g,甘草3g,粳米15g,西瓜翠衣30g

用法:上药㕮咀。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六、温里剂
(
)温中祛寒
062
理中丸
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

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9g)。   

用法用量: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次,夜二次。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自利不渴,呕吐腹痛,不欲饮食,中寒霍乱,阳虚失血,胸痹虚证,病后喜唾,小儿慢惊。

 
063
吴茱萸汤
吴莱萸汤参枣姜,肝胃虚寒此方良,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亦堪尝。

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冷,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用量:吴茱萸 9g,生姜18g,人参9g,大枣十二枚。

用法: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服三次。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064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痛服之瘥。

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效。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临床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功能性发热属于中气虚寒,阴阳气血失调者。

用量:桂枝9g,甘草6g,大枣6枚,芍药18g,生姜9g,胶饴30g

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取汁,兑入饴糖,文火加热溶化,分两次温服。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065大建中汤
大建中汤蜀椒姜,配伍参饴建中阳,脘腹剧痛有头足,呕不能食急煎尝。

用量:蜀椒3克,干姜12克,人参6克。

用法: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内饴糖(30克),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主治: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手足厥冷,舌质淡,苔白滑,脉沉伏而迟。

(
)回阳救逆
066
四逆汤
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逆急煎尝,脉微吐利阴寒盛,救逆回阳赖此方。

用量:炙甘草6g,生附子10g,干姜6g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水煎服。

段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067
参附汤

参附汤是救脱方,补气回阳效力彰;元气大亏阳暴脱,脉微肢厥自尔康。

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现用于心力衰竭见有上述症状者。

参附汤1

【组成】人参附子(炮,去皮、脐)青黛各15

【用法】上药㕮咀如麻豆大。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楮叶1片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日二夜一。

【功用】益气回阳 救脱

【主治】阳气暴脱症,肾消,饮水无度,腿膝瘦细,小便白浊,

参附汤2

【组成】人参15克附子(炮,去皮、脐)30

【用法】上药㕮咀,分作三服。每服以水300毫升,加生姜10片,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回阳,益气,救脱。

参附汤3

【组成】人参 绵附(炮,去皮、脐) 肉豆蔻(微火煨裂)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6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2枚同煎,空腹时服。

【主治】下痢鲜血,滑泄不固,欲作厥状者。

组成:炮附子(9克) 人参(12克) 【功用】益气回阳固脱。

【主治】阳气暴脱证。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呼吸微弱,脉微欲绝。

【用法】用水煎服,阳气脱陷者,倍用之。

068回阳救急汤
回阳救急用六君,附桂干姜五味寻,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有奇勋。

具有回阳固脱,益气生脉之功效。主治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恶寒蜷卧,吐泻腹痛,口不渴,甚则身寒战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临床常用于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休克、心力衰竭等属亡阳欲脱者。

用量:熟附子9g,干姜6g,人参6g,炙甘草6g,炒白术9g,肉桂3g,陈皮6g,五味子3,茯苓9g,制半夏9g

用法:水二盅,姜三片,煎之,临服入麝香三厘(0.1)调服。中病以手足温和即止,不得多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麝香冲服。

功用:回阳救逆,益气生脉。


(
)温经散寒
069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草通草施,血虚寒厥四末冷,温经通脉最相宜。

【组成】当归(12克)、桂枝(9克)、 芍药(9克)、 细辛(3克)、 通草(6克)、 大枣(8枚、)、 炙甘草(6克)。

【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070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营卫俱虚风气袭,血痹服之功效良。

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功效。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临床常用于治疗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

组成:黄芪15 桂枝12 芍药12 生姜25 大枣4

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成人常用剂量: 3)

主治:营卫虚弱之血痹。肌肤麻木不仁,或肢节疼痛,或汗出恶风,舌淡苔白,脉微涩而紧。

071乌附麻辛桂姜汤

乌附麻辛桂姜汤,甘草蜂蜜共煎尝;寒湿痹阻关节痛,温经宣痹庶能康。

处方:制乌头10g、制附子10g、麻黄6g、细辛3g、桂枝9g、干姜10g、蜂蜜30g

功用:温经散寒,除湿宣痹

适应症:痛痹。肢体关节剧烈疼痛,屈伸更甚,痛有定处,自觉骨节寒凉,得温痛减,舌淡苔白,脉沉紧或弦紧。

减法:若寒甚加制草乌15g;痛偏上肢加羌活15g、威灵仙24g,千年健15g;痛偏下肢加独活15g、牛膝18g、防己24g;痛偏于腰加桑寄生15g、杜仲10g、川断15g、淫羊藿15g

临床应用:1三叉神经痛2癌性疼痛

编辑:追梦一往无前

20199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