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 第八十一章 既以为人既以与人

 香光庄 2019-09-02

第八十一章 原文诵读 来自老子道文化 05:39

【原文】

信言不美①,美言②不信。善者不辩③,辩者不善。知者④不博,博者⑤不知。圣人不积,既以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⑦。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注释】

1.不美:不伪饰、不名华。

2.美言:伪说、名象说。

3.不辩:不与争辩,一切在自然中本体中,与不懂道理无明的人讲理本身就不懂道理就无明。

4.知者:知者专真不舍洞明其深、不博无味的外象名识无益之劳、障明之痴。

5.博者:泛泛不止、神狂浮游、心不专定,故不知其中。

6.既以:随既而施出。

7.愈多愈有:言其源源归,但统统随来随去施天下。故其多其有不积不有不存。

【今译】

信言之说没有伪饰和华丽,无真境的伪饰和华丽名象不可信。善处者不与争辩,争辩者并不是善,并不在大善的虚中。真在知境中者专而不博,不博着名象学识,博识名象者不能专入而不得洞明之知见。圣人智与物不存积,既知既以为人,结果无则用之绵绵愈有;既得既以施与人,结果虚则源源自来而不止。这就是法天道,普利大公而不害与。法圣人之道,普天下而不争与的德。 

【要旨参解】

一、不能说空话妄话,要实实在在用人心说能做到的真话。

二、道佛容禅不容辩,辩也是争,真不是争出来,而是自然本存,不能用本与象辩清与浊较。

三、专念不博是简法,在现实欲识爆炸环境里,要专专其真不舍。博为专证,以专破其博,以专统其博。博无专而废,专不博用而亡,无于无量用。

四、随来随之天下去,始终不居不有清虚中,用无穷无尽、为之利而不害、益而不争。

【续解】

一、逝生之极失道之远的花花世界,美言层出不穷,充满了生活的所有空间,这些比空气污染自然环境破坏的危害还大无穷倍。人文污染还没被理论认识列项,此项不列就是空气再好都没用、都受用不了。文化的祖承基因被破坏了,良心没了,就要生诈出诈的行业产品,人的免疫系统就要错乱破坏。净化这个空间才是人类的第一当务之大大急。

二、人类的知域已经进入大爆炸的裂变识生之中,谁肯反思这个无限知的最后、这个无限知的结果;谁肯实证专而不博的新知解说与境。

三、木讷到头智慧绝顶,不辩是柔弱,不辩是虚静,不辩是容辱,不辩是本不用辩,不辩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封的一切由自然见证。

四、学做一个随来随施随用随既有的轻轻快快人、轻轻快快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