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合作丨神木的味道

 二少爷收藏馆 2019-09-02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神木的味道

文/朱合作

人类从远古走来,其饮食文化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饥饿史。人们为什么会吃不饱肚子呢?在神木,有一则神话这样说:

老天爷在初留世事的时候,本打算让人们每天“一吃饭,三打扮”。可传递神谕的黄牛怕说错话,就不停地念叨:“一吃饭,三打扮。一吃饭,三打扮。”可落到人间时,还是把话说错了,说成“三吃饭,一打扮。”从此,人们就只好天天为了填饱肚皮而操劳。黄牛也被罚下了凡间,替人们拉犁种地。

可老天爷留下的这个世事,应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考古学讲,人类的历史被划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这样两个时代。旧石器的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通常是遇到什么吃什么,无所谓一吃饭和三吃饭这样的区别。如此,我们也就知道了,老天爷留下的这世事,自然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因为,只有到了靠天吃饭的新石器时代,老天爷才成为至高无上的神灵,才可以一言九鼎,才可以留世事,立规矩。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不久,有着七千六百平方公里的神木县境内,便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了。考古学发现,从新石器保存下来的人类“白灰面”遗址,几乎和现代的神木村落一样多。

那么,初创世事时期的神木人,当吃着怎样的饭食呢?

这就必须要说到一种天助神器的出现:陶器。

实际上,自从在旧石器时代的某一天,掌握了用火技能后,人类就尝试着开始熟食了。可早期人类的熟食,还只能是一些烧制和焙制的熟食,就是直接将食物投进火堆中烧烤,或者在石板上焙烤。那些最早的熟食,只有食材和篝火这两个因素在起作用。可人类一旦发明了陶器,第三个近乎万能的因素就可以参加进来了:水。

听说过“煮海为盐”这个成语吧?说的是将海水盛进容器中加热,让水分逐渐蒸发掉,就可以生产出食盐了。而这个“煮海为盐”的“煮”,就是用陶器来煮的。因此,那些居住在“白灰面”之上的神木人,当然也是以煮食开启了饮食文化的历史。那么,那个时候的神木人,在他们珍贵的陶釜中,又煮食着怎样食物呢?自然是黄土高原上土生土长的小米了。

作为世界农业三大起源中心之一的黄土地,对早期人类一个大贡献,就是培育了米汁如脂的小米。

不过,把谷子精碾成香喷喷黄灿灿的好小米,还只能是以后的事情。因为,在最初的日子里,人们只能将谷物作一些粗加工,也就是用石头制成的磨床和磨棒,将谷物磨制成一种半米半谷的颗粒状,再放进陶釜中加水煮。这已经很不简单了。因为,谷物可以较长时间的储藏,可防备人们在肉食与野果短缺时期的急需。要不然,人类为什么又要发明农业呢?

当然,人们既然发明了陶器,便也可以用来煮肉食。想来,在早期农业的阶段,吃食植物的种子,应该只占有人类食物很少的一部分;人们也并没有放弃捕猎和采集类经济。毕竟,肉食和坚果可以给人类提供更多的能量,也更加美味。再说,随着定居生活的深入,有一些性情温和的食草类动物,也逐渐地被人们驯化了。像猪,羊,鸡,狗这样一些飞禽和走兽,也成了人们生活永不枯竭的肉食库,可随时宰杀了煮炖着食用。这样,煮食,以及与煮食一起先后被发明出来的熬、炖、烩,这些人类饮食中最早的烹饪法,就在新石器时期的人类中,普遍地传播开来了。而且,这一些古老的食物烹饪法,至今还保留在神木人的生活中。

01

水煮鱼

在神木北部的毛乌素沙漠中,有一个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它颇有气派的67平方公里的水域,如今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度假区。客人来到红碱淖,常喜欢去湖水中捕一条鲜鱼,用原汁原味的海(湖)水煮出来,在傍晚的时分,围绕着篝火和帐篷来吃食。这个煮,其实和4300年前石峁城中的那个煮,几乎没有一点儿区别。只不过,4300年前的那个煮,是以陶为煮;而如今红碱淖湖边的这个煮,早已是用一种可以随大随小的铁锅来煮了。

神木北边的红碱淖,实质上是一个盛满了湖水的小盆地。而盆地周围那一圈时起时伏的高地,实际上是神木境内好几条河流的分水岭。秃尾河,这一条县境内数一数二的大河,就发源于湖边高地的西南部。这条从沙漠中渗出来的风情独特的河流,是奔腾在晋陕大峡谷中那条黄河的一条著名的支流。秃尾河一路向东南,在距离黄河入口处不到20公里的地方,流经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古镇——高家堡。就在高家堡西南一座高高的山头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座4300年前的石头城:石峁城。

石峁城被发现后,震惊了中外考古界。因为,它是目前所发现的全中国最早最大的古城,占地足足有400万平方米。将400万平方米开平方,把石峁城换算成一个四方四正的形状,则无疑就是说,在4300年前的神木土地上,曾屹立着一座每个边长都足有2公里,其周长则为整整16华里的繁华大都市。

我们知道,新石器时代显著的特征,就是农业与定居。在黄土高原的新石器时期,人们居住在一些最初的居室里,耕种着周围一些用野火烧过的土地,繁衍着生息。可人类最初的定居,只是一些村落式定居。村落中人口的规模,也只能是30人、50人不等的规模;而考古发现的石峁城,却是当时全中国最大的城市。这说明,以石峁城为中心的这一片黄土高原上的文明,是当时全中国最为先进的文明。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石峁城里饮食文化的水平,代表着全中国最为领先的水平。那么,那个时候的石峁人,又品尝着怎样一些人间美味呢?

02

杀猪菜

在神木境内传承久远的风俗习惯中,有一道著名的菜肴叫杀猪菜。小雪宰羊,大雪杀猪。在隆冬季节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村子里无论哪一家,在杀猪的那一天,都要把左邻右舍及亲朋好友们邀请到家里来,吃一顿四处飘香的杀猪菜。

家里杀猪那一天,男人们早早就聚集起来了。人们把肥猪围堵在靠墙的角落里,揪住猪身上的耳朵、四肢和尾巴,将它控制在预先安放好了的石床上,杀猪匠就下手了。这时候,就有人会在石床的下方,预先备一个盛有荞麦面粉的瓷盆来接猪血,并不时地将面粉与猪血搅拌在一起。这是为随后的另一道美食——猪灌肠做准备。

等待猪血全部淌干了以后,人们便将猪身拖进一面早已烧开的大铁锅,煺猪毛。这时候,杀猪匠就要在某一条猪的后腿上,用尖刀开一个适当的气孔,并用嘴用力将猪身吹嘘成一个鼓鼓的圆桶状,这样,才方便把一些不容易暴露的死角的猪毛煺干净。将煺洗干净的猪身倒挂在肉架上进行一番分割后,男人们就可以坐下来聊天了。

接下来,就该由女人们大显身手了。

在猪身上挑一块有肥有瘦的五花肉,切成一种符合“肥酒大肉”要求的宽肉片,加上葱、姜、蒜和盐,放进锅中一阵炒,等猪肉飘出香味后,再加入适量的土豆块和酸白菜,用水煮。等土豆煮沙煮绵了,可以用筷子穿透了,再添加一些浸泡好了的宽粉条,用勺子稍微翻几遍,一锅现杀现烩的杀猪菜就做好了。铲一铲黄米干饭在碗里头,再盖上一铁勺四处飘香的杀猪菜,会是种怎样的滋味呢?黄土高原上的土豆是最能吸收脂肪的,加上酸白菜又最是吸油腻,那宽粉条又特别有嚼劲,能吃食这样的美味可真是太的过瘾了。

同时,神木人不是最讲究肥酒大肉吗?当杀猪菜吃到中途的时候,男主人就开始敬酒了。主人敬罢客人敬。要是客人敬罢还觉得不过瘾,接下来就该是点兵点将了。点兵点将是这样点:在酒席上挑出两个互不服气的刺头来,比猜拳,胜一拳,点一兵(人)。等十拳八拳猜下来,酒席上的男人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就可以捉对儿厮杀了。当然,叫阵比输赢也得先有个规矩,规矩是这样展开的:双方的主将先猜拳,随便哪一方输了拳,都可以替补上己方的另外一个兵。这样依次杀一遍,哪一方再没有兵员替补了,这一局就算输定了,就该被罚酒了。或者饮三杯,或者喝五杯,按预先议定的标准办,不可以随便赖账的。至于哪一杯该由哪一个小兵喝,哪一个小兵饮几杯,则全凭主将说了算,小兵们一律要服从,不可以随意乱反抗。要是人人都乱反抗,哪还不乱了套?这么着轮番儿斗输赢,比了一局又一局,一直要喝到争斗的双方有一方彻底认输了,没能力继续争斗了,这一顿杀猪席,才算彻底吃食舒服了。

然而,这一道有酒有肉的杀猪菜,当真是4300年前石峁城里的祖先们,也曾经吃食过的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当然,也正像李太白诗中的“今月”和“古月”一样,如今的这个杀猪菜,石峁人是难以吃到的。因为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马铃薯(土豆)还只长在拉丁美洲的土地上,别人又怎么能吃到嘴里呢?但吃食猪肉是一定可以的。华夏民族是全天下养食肥猪的老祖宗,中国人不是至今都称呼猪肉为大肉吗?在石峁城4平方公里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已发现了4300年前的猪骨头和羊骨头,这样,那个时候的石峁人,一定可以时不时吃一顿炖猪肉或者炖羊肉。当然也可以吃一顿猪肉大烩菜,至于那时的猪肉烩菜中,究竟还烩进了哪几种食材,就要看那时人们的方便了。

03

二八月小蒜

二八月小蒜,香死老汉。

野生的小蒜古今都有,它是种不错的调味品,完全可以烩进去。因为,这个烩菜的“烩”字又是4300年不变的。在本质上,烩菜就是各种不同食材的大汇合,任什么山珍海味都可以一锅烩。黄土高原不是天下红枣的原初产地吗?抓几颗红枣烩进去,不会有什么禁忌吧?即便是那时的红枣颗粒有点小,有一点像如今的酸枣样,总也是一种食材呀。生命伊始,一切从简。天下事遵循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只有“简单”二字才能和那个时候相适应。不过,当岁月顺河而下,时光每走进一个不同的时代,人们舌尖上的大烩菜,便总会发生一些不同的变化。这么一直变化着,就变成了如今的这个热气腾腾的杀猪菜。

现在,我们可以彻底明白了。神木以及整个黄土高原上的饮食文化史,还真是蒸、煮、烩、炖这么一些古老烹饪方式不断丰富和不断演变的历史。

04

蒸面人

在神木九千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一个颇为奇异的风俗:捏面人。每年七月十五这一天,神木境内的婆姨女子们,都会用头一天晚上发好的面团,捏塑出许多形状各异的面花来。这一些众多的面花,从外形来识别,有天上飞的,有地下跑的,有水里游的,包括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飞禽和走兽。而其中真正的主题,无疑是那两个形体硕大的男女面人儿。要不然,神木人又为什么把七月十五这一天,叫做面人节呢?

老辈的神木人解释说,在最早的时候,面人节并不叫面人节,而是叫麻谷节。因为我们祖先最早种植的作物,主要是谷子和麻子。那时候,每年七月十五这一天,人们都要把麦面粉捏塑的麻谷神,供奉在庄稼地里头,来一番虔诚的跪拜。这就是捏面人的起源。

在神木的地面有这么一个面人节,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在石峁古城的考古发掘中,工作人员已经发现了许多个石造像:石峁石人像。这无疑就是说,在距今4300年之前,石峁城中的神木人,所供奉的神灵,就已经脱离了半人半兽的巫术氛围了,就已由人兽同体的狩猎神,脱胎成了完全人形的祖先神和农业神。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作一个富有诗意的人类学臆想: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崇拜祖先的源头,是不是就会在这个古老的石峁城里头?

当然,随着4300年时空悄无声息地划过,保存在今天神木人生活中的这个捏面人,其神秘的面纱已经被轻轻拂去了,而人间烟火的气息大大增强了。如今,每年七月十五,每家每户纷纷捏塑出来的这百十个面人,已经并不是用来祭奠神灵和祖先了。其主要的用途有两项:馈赠亲友与留作小孩节后的干粮。已很少有那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神秘色彩了。

不过,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有好奇之心的万物之灵长。今天和古代的神木人,在其日子清闲的时候,心中都总会冒出一些各种各样的问题来。比如说,今天的人们都是把铁锅烧开了蒸面人,也蒸馒头。那么,4300年前的石峁人,是如何蒸制自己的吃食的?

其实,蒸食和煮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煮食是直接在水中煮,而蒸食是把锅中的水烧开,用水蒸气来蒸。那么,怎么才能利用好这个至关重要的蒸气呢?就在于要有一个可以放置食物的蒸笼。其实,在4300年前的石峁城里,人们就已经把这一个问题解决了。只不过,那个时候的石峁人,并不把这个器物叫蒸笼,而叫做甑。在已经被使用了好长时间的陶釜陶鼎中,再放置一个留有诸多气孔的饼状物。将食物放置在这个可以透气的器物上,加上盖,用火烧;水开了,蒸气慢慢就就会把食物蒸熟了。简单吧?

就因为有了这个简单而又非常不简单的甑,4300年前的石峁人,就可以制作出能够远距离携带的干粮了,这样就大大地方便了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过,那个时候石峁城里的蒸食,只能蒸出一些用磨棒与磨床粗加工过的谷粒状饭团子。显然,要蒸出今天这样精致的小麦粉面人,则需要让时光行走两千年——因为一直要到中国历史的秦汉两朝时,牛耕、小麦、磨面技术以及铁锅铸造术,才最后在黄河流域普及和传播开来了。从此,人们便不光可以随心所欲地蒸面人,也完全可以在吃食杀猪菜时,再顺便蒸一锅煮灌肠。猪灌肠,就是把用猪血搅拌好了的浆汁荞麦糊,灌进翻洗干净的猪大肠,用猛火蒸,蒸熟了就是猪灌肠。实在好吃得很。

让我们回头再想想,从新石器时代走来的神木及整个黄土高原的饮食文化史,说到底就是一部蒸煮烩炖不断演化和丰富的历史。扩大开来了说,这当然也正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因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也同样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着。就连那一个老天爷立下的规矩,也已和最初的时候不太一样了。

因为如今的神木人,好像把吃饭和穿衣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至于每天起来究竟是几吃饭、几打扮,好像老天爷已不再过问了。可以遂尘世人们的心愿,随便你几吃饭、几打扮。神话好像被现实融化了。

作者简历:

朱合作,清涧人,榆林市作协副主席。著有《生活:陕北居民的衣食住行》、小说《葫芦》(未面世)。

公众号ID

梦回陕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